完成投资最多,建成里程最长,建设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十一五”时期全国的农村公路建设,将以“四个之最”的刷新纪录,呈现其发展史上的又一辉煌新篇。
从以完成年度为单元的统计显示,“十一五”前4年(2006年~2009年),我国已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6万公里(年均建成39万公里),比整个“十五”的五年新增28万公里,从而使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和通畅程度大幅提高。全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2.7%,较“十五”末提高了11.3个百分点;建制村通公路率、通沥青(水泥)路率分别达到96.3%、76.9%,较“十五”末提高了2个和14.5个百分点。
截至2009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33.56万公里,乡镇通达率达到99.4%,通畅率达到92.7%,东、中部地区建制村通畅率达到95.6%和88.5%,西部地区建制村通达率达到90.1%。为此,“十一五”前4年,中央投入农村公路建设的车购税资金即达1336亿元。
农村公路的发展,不仅凸显于里程数量的增长、通达通畅率的提高,还表现在工程质量和管理养护的成效显著,特别是农村客运的发展引人瞩目。
目前全国农村公路主要指标总体合格率达94.7%。2009年全国农村公路列养里程已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94.3%,18个省份做到了全部列养。全国农村客运车辆达到34万辆,农村客运站14万多个,农村客运线路近8万条,日均发班约100万个班次,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全国3.5万个乡镇、55.3万个建制村,全国乡镇、建制村通班车率分别达到98%和87.8%。同时,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正在显著推进。
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县乡村之间公路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繁荣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农民生活,提高了村民素质,为农民这个最具消费潜力的群体扩大消费提供了必要条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亮点。
交通运输部表示,到今年年底也就是“十一五”末期,农村公路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将实现96.1%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东、中部地区94.2%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地区98.1%的建制村通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