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交通新闻 >> 正文
[江西]开创“绿色服务”:实践科学发展营造和谐交通的生动之举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信丰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 肖媛媛 2009年5月11日15:6

——信丰交管大队开展“绿色通道”“绿色区域”创建的情况调查 

    信丰县工业园,是一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近崛起的工业开发区,园区(含新、老园区)占地总面积13㎡公里,入驻园区外资企业共计125家,覆盖着电子、建材、水泥、医药、化工、服装等行业产成品的生产和销售,为当地农民和国有困难企业下岗人员提供就业岗位达2.3万个,年GDP值达34亿元,每年为国家提供税收达8200万元。信丰县工业园的形成与发展,不但给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劲的拉动,也给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

    地处105国道两侧的信丰工业园区,厂房林立,地域开阔,交通便捷,每天进入园区拉运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货运车辆达上万趟次,企业员工上下班进出厂区的摩托车辆达到2.6万余辆次。庞大的机动车流量,日益聚增的物流量与人流量,给园区及其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给公安交通民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与严峻的挑战。

    被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马路平安天使”的公安交通民警,如何充分利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这一平台,切实为县域经济平稳发展保好“驾”、护好“航”,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面临严重金融危机冲击、国内实体经济受到巨大影响的大环境和大气候下,怎样通过“人性化”交通执法服务,去为外资外企营造宽松、优质、高效、便捷的创业环境,为地方经济社会实现科学、持续、平稳和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这已经成为公安交通管理的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

    信丰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实施“机关效能年”活动中,从辖区道路交通管理尤其是工业园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特点出发,充分地把握时机和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思维,激发热情,从道路交通管理层面,为县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架构“绿色通道”和开辟“绿色区域”,在坚持公平、公正和阳光执法基础上,全面实现“创新服务”、“绿色服务”、“特色服务”与“和谐服务”,努力营造“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环境,实打实地为工业园区外资外企分忧解难,把落实“机关效能年”建设的各项工作目标当着交通执法的主打方向,积极地回应新形势下外资外企对优化创业环境的新期盼和新要求。

    “绿色通道”——让“老外” 充满信心在园区安营扎寨与和谐创业。外资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也是实现多渠道融资和促进地方产业升级的鲜活平台。特别是信丰工业园区内,大多数企业属成长型、就业型企业,它们的进驻和开业,对在目前国际经济风云变幻情况下扶持返乡农民工和城市困难企业下岗职工的重新就业,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积极意义。信丰大队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对接长珠闽,融入珠三角,面向港澳台,建设新信丰”的发展战略目标,大力营造“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创业环境,对县工业园区外资企业,全面开通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绿色通道”,对持有“绿卡”的外商和外资企业机动车辆,凡属轻微性和一般性的交通违法行为,均实行不拦截、不扣车、不记分、不处罚,坚持以教育为主,经教育后一律放行。为了使交通违法行为人认真吸取教训,大队民警在其出现一般性交通违法行为之后,及时将其车辆型号、车牌号、驾驶人姓名和交通违法的具体时间、地点及交通违法的具体类别特征和处理结果,一并进行详细登记,经交通违法驾驶人签字认可之后,将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县优化办,以确保交通违法行为人“以此为鉴”,确保道路交通安全。进入2009年以来,大队按照“人性化”执法要求和重在养成的管理思路,对工业园区外商外企以及相关机动车辆出现的100多起一般性交通违法行为,均采取养成教育办法,给予了认真对待和及时处理。不少外商外企从信丰交警“人性化”执法服务中体验到了平安交通的幸福与优化服务的温暖,看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其和谐创业保驾护航的力度所在,不少老板摇着大拇指夸奖:“信丰交警给了我们和谐创业的信心,我们只有以感恩之心在这里长期安营扎寨和优化创业,才能对得起当地党和政府,对得起信丰交警,对得起信丰73万父老乡亲!”

    “绿色区域”—— 让工业园区道路交通在平安氛围中充满生机与活力。过去,公安交警为了加大工业园区交通管理力度,常常出现随意进入园区拦截车辆和实施违法处罚的情况,由此,给部分拉运工业园区原材料和产成品车辆及其驾驶人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恐慌”,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的正常生产和销售,影响着警民关系的和谐。在“机关效益年”建设中,信丰大队针对以往少数民警搞“创收执法”、“趋利执法”和“霸王执法”的不规范执法行为,严格地将县工业园区划定为交通安全管理的“绿色区域”,明令规定,在日常交通安全管理中,未经大队主要领导同意,民警不得随意进入园区对外商、外企车辆实施检查,不得对行驶在工业园区道路上的机动车辆随意盘问、拦截、处罚和扣押,更不得“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在工作中出现“冷硬横推”与“吃拿卡要”。由此,大队民警转化服务理念,变先前强制性执法为“保姆式”服务,重在加强工业园区周边道路交通巡逻,开展交通秩序维护治理,以确保园区周边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为园区企业生产和销售提供平安、便捷、畅通、高效的交通运行环境。自开辟交通安全“绿色区域”以来,信丰大队安排民警469人次,对工业园区与105国道交叉路口上菜农、商家乱摆摊设点阻碍交通和影响安全的情况开展了12次集中整治行为,派出民警和交通安全宣传车在园区周边组织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8次,组织事故展板和交通典型案例光碟播放5次,开展交通法律法规现场宣传咨询4次,受教育达9.2万人次。通过这些活动,营造了“绿色区域”浓厚的交通安全氛围,为园区创谐企事业开通了“康庄大道”,也给园区企业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有力支撑,使之焕发出勃勃生机。

    “绿色服务”——为构建和谐交通、和谐警民关系夯实了坚实基础。信丰大队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中,既努力完成“规定动作”,又主动做好“自选动作”,特别是对工业园区交通安全管理,全面实现了“绿色服务”、“特色服务”与“和谐服务”。大队无论是车管、违处、事故处理等“窗口”部门或是基层中队一线执勤民警,都认真坚持和全面落实“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要求,工作上从不推诿扯皮,不故意刁难群众,不延误办事时间,确保优质高效服务。大队领导按照工作分工,全面落实了“绿色通道”、“绿色区域”创建的督导检查责任。各科室中队“一把手”被认定为开辟“绿色通道”、“绿色区域”的第一责任者。大队把创建活动列入年终业绩考评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实行“一周一检查、一月一通报、半年一总结、全年一考评”制度。为了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性,县公安局副局长、大队长刘萍和大队教导员陈世忠等领导同志,多次带领相关科室中队负责人,分别走进工业园的“诚志药业”、“ 亿达天然气”、“万基水泥”、“康达化工”、“圣塔实业”等大型外资企业中进行走访,与企业老总“面对面”用心交谈,征求他们对交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共商企业应对目前金融危机及今后发展大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和实际困难,并邀请企业的老总们对公安交警的服务态度、执法质量、安全效果和政风行风给予测评打分。根据工业园区众企业业主的建议,立说立行地解决了包括对“运送工业园企业原材料机动车轻微交通违法实行不拦、不扣、不记、不罚”等17条工作建议,深受企业业主好评。自开展“绿色服务”活动以来,大队民警进一步强化热情服务,对工业园区企业物资运输车辆所出现的交通拥堵、交通肇事、车辆故障和紧急物资运送等,做到“特事特办”、“专事专办”和“好事快办”,确保材料和产成品运输车辆快速、安全、准时、高效,及时地将外地原材料送达园区厂家,也将园区产成品畅通无阻地销售到外省外地,不仅为企业生产经营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信丰交警开通“绿色通道”和“绿色区域”之后,给工业园区外资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极大便利,不少企业老总深受感动,他们将一面面书有“警民一家、共创和谐”等大红锦旗赠送给了大队,深深表达了他们对信丰公安交警执法服务良好形象的崇高敬意和褒奖。此举为构建和谐交通、和谐警民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班编辑:Online Team)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