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相传神农氏在神农架遍尝百草,为民除病,故得名神农架。在这崇山峻岭、山水绝佳、葱郁森林中充满神秘色彩,感受着原始、自然的美丽风景,这里不仅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而且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1992年被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会确定为“亚洲生物多样性永久示范地”;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三峡库区的天然绿色屏障。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为保护好这一片宝地,在交通事业发展中讲究科学、注重保护,走出了一条科学保护与科学发展共存的新路。
神宜路始于神农架林区旅游重镇木鱼镇,止于宜昌市兴山县昭君村,沿209国道和209国道复线改扩建,全长52.96公里。初期提出建设神农架高速公路的设想得到中央、交通部、湖北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多次派人研究、考察工程建设可行性;神农架林区交通部门始终从生态环保、注重保护的角度反复调整建设思路,决定将神宜路从生态旅游高速公路改为二级公路,投资从20亿元降为3.84亿元,新征用地按交通部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用地估算办法测算,从4130亩减少为620亩,科学地提出了湖北省第一条生态旅游公路构想,在设计理念上也有了创新和优化,建设理念和经验被交通运输部在全国推广。
——注重保护。充分利用原有老路和溪滩,同时避开生态敏感区和集镇,避开老线紧邻的国家珍稀植物园、易发山体滑坡带和人口密集村镇,避免大填大挖生态资源,有效保护路径地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神农坛植物园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植被、珍稀植物。
——注重自然。因地制宜,宜路修路、宜桥建桥、宜隧开隧,神宜路新增隧道5条;新改建桥梁34座。
——注重科学。注重技术经济论证,创新设计流程,共采用22项“四新”技术。并通过路线平纵面、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设计,将废弃公路重新利用作为观景走廊、养护工区、停车休息区:利用冷再生技术将废弃沥青路面就地处理,用于农村公路连接线。
——注重和谐。确保水系畅通,专项设计路基、隧道排水系统;采用柔性防护系统、混凝土喷锚和挡墙等多种上边坡防护形式,对全线34处上边坡进行工程防护,确保上边坡安全;设置完善交通标志,重点弯道路段采用彩色路面等人性化线形设计,强化路线线形的安全保障;利用废弃老路和改建公路两侧余宽空间改建成紧急停车带、停车休息区、观景台;就地取材,从59种植物中筛选出的30余种草籽、苗木和物种,绿化路景;新改建桥梁、涵洞同时作为野生动物通道,达到“路景交融,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