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现代供应链成物流业发展新动能 专业服务企业超过5000多家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7年10月31日11:5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近日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物流业的产业地位稳步提升。

  据何黎明介绍,近五年来,物流需求保持中高速增长,社会物流总额从198万亿元增长到230万亿元。其中,今年前三季度的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85万亿元。而在市场规模方面,社会物流总费用已超过11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公路、铁路货运量和港口吞吐量多年来位于世界第一。

  何黎明说,今年以来,快递业进入日均亿件时代,医药、冷链、汽车、电商等细分市场逐渐成为发展热点。物流业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降低物流成本成效明显,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5%以下,物流运行效率进入快速提升期。同时,物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品物流中的高端物流持续快速增长,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的物流需求增长10%以上。与消费相关的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也保持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

  近年来,国务院先后颁发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等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前不久结束的十九大,更是把物流业放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并要求在现代供应链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对我国物流业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何黎明说。

  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梅松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物流与水利、交通、电力等并列,要求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而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流领域的先导性产业,快递业将从中受益。

  在此背景下,物流企业群体已初步形成,全国A级物流企业超过4600家,一批物流企业集中上市,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与联盟合作日益活跃,平台经济、智慧物流、物流金融、现代供应链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动能。

  其中,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国运营、在建和规划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1210家。何黎明表示,园区服务功能日益完善,涌现出了一批货运枢纽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口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持续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衔接互动的发展格局。”

  何黎明认为,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现代供应链能否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全球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显示,通过供应链等方式推进企业运营转型,可使中国劳动生产率提升15%以上;而通过发展全球供应链等方式,还可使劳动生产率再提升10%以上,供应链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物流业正加快进入现代供应链时代,一批物流领先企业开始加快延伸服务链条,承接企业物流业务,并提供供应链增值服务,向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商转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供应链专业服务企业超过5000多家,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地区的三大经济带。

  国务院刚刚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出,全面部署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有关工作,标志着我国现代供应链步入重要发展机遇期。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何黎明说,这表明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物流业将进入以质量和效益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必须坚持效率改进、质量提升和创新驱动,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做好转型升级“加法”,逐步释放行业发展新动能;同时,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全产业链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供给质量,做好降本增效“减法”,不断增强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因此,何黎明认为,要把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深入开展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落实国家“互联网+”战略部署,推进互联网与物流产业深度融合;要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投入力度,促进物流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逐步向产业链高增长领域和高价值领域延伸。

  此外,还要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链环节之间均衡发展。要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顺应智能制造趋势,服务制造业新要求,主动培育“制造强国”所需要的供应链服务;顺应消费个性化、品牌化的新要求,提升物流时效体验;顺应全面脱贫攻坚和农业现代化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何黎明还提出,物流业要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主动推进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物流发展。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行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和绿色配送。要以节能环保为切入点,促进技术装备升级,提高排放标准,降低能耗水平。

  同时,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沿线国家物流资源布局。要跟随国内企业“走出去”发展,建设与国际贸易需求相配套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提升国际物流话语权。逐步加强对全球物流、商流、信息流资源的整合,提升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要按照“共享”理念,探索共享经济新模式,与上下游企业和客户,分享业务模式创新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魏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