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国际车展,博世(BOSCH)携三大智能主题绿·动擎能、联·行天下、智·汇驾乘参展。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其最新汽车技术成果也同时亮相2015年上海国际车展,通过三大智能主题向公众展示了一系列驾乘出行解决方案。通过在相关领域的持续创新,博世也希望致力于实现清洁经济、舒适安全的驾乘体验,践行“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品牌承诺。
在这个“车联网”的时代,各家公司争相在这个板块上加入自己的份额,而真正谋划并改变这个行业的则是类似博世这种幕后大佬。在此次2015国际车展上,我们看到了最新的CCU互联控制单元,也看到了其最新的电子地平线系统,更有mySPIN智能手机互联解决方案与汽车售后服务方案等等,可以说博世并没有落后在其他企业后面,只是在走着自己的步伐。
一、互联技术:未来智能交通的基石
电子地平线系统 (360°logiQ)
这项技术也是博世针对互联网技术的另一项展现,通过实现数据在车辆与云系统中的实时交换,得以实现一些技术,比如导航系统针对线路的规划、只能操控来降低油耗、遇到危险或拥堵猜出警报等等,通过一些措施来辅助驾驶者的操控,给予驾驶者带来便利。
互联控制单元(CCU)
博世这套互联控制单元(CCU)系统其实就是车联网的硬件基础,有了它就可以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并自动将所得数据传输至后台的运营系统或控制中心,从而实现诸如紧急呼叫救援、车队管理、预测性导航、故障诊断和养护建议等一系列互联化服务。以紧急呼叫救援为例:当车辆发生事故时,即使驾驶者失去知觉,CCU也能自动呼叫紧急服务,急救中心收到通知后便会即刻向事故现场提供援助。并且其内置备用电池、扬声器和麦克风,所以在车内系统损坏时依旧可以提供这一紧急服务。
▲▲CCU互联控制单元,简单说这是博世推出的车联网硬件,目前长城汽车即将使用。
▲它可以实现呼叫救援、车队管理、预测性导航、故障诊断和养护建议等一系列服务。
mySPIN智能手机互联解决方案(My Smartphone integration)
智能手机强大的兼容性,配合丰富的APP资源,可以为汽车多媒体系统提供很多定制化应用,这类新型多媒体智能系统也得到了很多车主的认可,在博世新的mySPIN智能手机互联解决方案里,导航、音乐、FM甚至纵横之旅已经截图,覆盖了全方面娱乐生活需求。
互联化的汽车售后服务方案
从今年1月起,博世汽车售后市场业务在华成立了一支专门的项目团队,在下半年就将推出第二代基于车载诊断系统接口(OBD)的产品BV-Link。该系统可向车主提供更加精确和全面的油耗监控、故障检测、全时定位、行驶路程记录和保养提醒等服务。
另外博世今年还将首次引入其智能快速检测系统Flex Inspection。通过车联网技术将维修站内的多项检测服务集成在一个网络系统内,短时间内就可对车辆进行诊断并提供报告,目前已经在北京直营店启动试点项目。
互联化充电解决方案
越来越多的用户购买电动汽车,那么为爱车充电就变成了一个问题,而现在在德国,车主只要有智能手机、开通了PayPal付款的账户就可以在任意地方为爱车充电,这就是基于博世集团的软件公司发开的系统,在这套基础设施体系中,各个充电站借助开源网络平台相互联接,注册用户可随时通过网络查询最近的充电站,并且因为采用开源设计,所以可应用于不同的基础设施供应商。未来这套系统未来也将应用在国内领域。
二、自动驾驶技术:成就智能交通"零事故"愿景
在这项大的主题里,主要讲述了驾驶员辅助系统、自动泊车辅助系统、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化助力器iBooster、ESP hev再生制动系统、摩托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与摩托车车身稳定系统(MSC)、专为微型车设计的三通道基本型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博世新一代喷水雨刮(Jet Wiper)这些内容,而其中一些内容与我们日常用车是息息相关的,下面聊聊其中的内容。
驾驶员辅助系统
这项系统其实已于今年在国内量产,并搭载在自主品牌的车型上,通过雷达等传感装置对车辆周围进行检测,并对驾驶员进行警示,提高安全安全。而2014年最新投入量产的博世立体摄像头具有双目摄像头,能够拥有360度视角,保证传感器覆盖车辆周围的整个区域,特别对泊车时进行辅助。
自动泊车辅助系统
博世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的遥控功能可让车辆即使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也能精准停入狭小空间。车辆移动时,传感器会对道路一侧进行扫描。一旦系统发现合适的泊车位,将立即告知驾驶员。驾驶员可待在车内或下车通过遥控装置(如智能手机)实现自动泊车。特别是当泊车空间极其狭小时尤为明显。自动泊车辅助系统能够完全胜任平行和垂直泊车时的转向、加速和制动操作,并适应各种环境。驾驶员松开操作按钮即可暂停泊车过程。最关键的是泊车后,系统将按要求自动切换变速箱至P档,拉起手刹,关闭发动机并锁车。刚才说到的辅助系统其实也会对自动泊车辅助系统起到帮助。
专为微型车设计的三通道基本型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三通道ABS专为微型车(面包车)设计,适用于平行制动回路布置的车型。基于博世模块化的软件架构,该系统具备防抱死制动和电子制动力分配功能。此外,在第九代ABS系统的硬件结构上,该系统对于系统配置进行了精简,以灵活适应不同的安装需求。制动安全对于微型和小型车也极为重要,但目前此类车型的主动安全配置却有待提高,博世开发的三通道基本型ABS可满足以微型面包车为代表的微型车的安全制动需求。
三、高效内燃机与电气化技术:驱动未来智能交通
最后来说说第三大类,就是关于智能交通,其实“智能”这个词汇是近两年非常流行的关键词,此次2015上海国际车展博世所展示的技术,也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车辆科技,从而驱动未来智能交通。
此次博世展出了: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BRS)、驱动电机(SMG &IMG)、电力电子控制器、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电池系统、起动-停止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博世两轮电动车驱动系统、博世电动单车系统、博世清洁柴油技术、无级变速器 CVT技术和压力钢带、涡轮增压技术。
驱动电机(SMG &IMG)
针对新能源汽车,博世可提供两种不同种类的永磁同步电机:分离式电机(SMG)和同轴式电机(IMG),以适用于从弱混、强混、插电式混合动力到增程式电动车、纯电动车等各种动力总成电气化系统。分离式电机采用分布式绕组,径向尺寸小,具有更高的转速,可应用于更高的传动比。而同轴式电机采用集中式绕组,轴向长度短,易与变速箱、发动机等动力系统集成。
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电池系统
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通过电机驱动,电池系统则为电机提供电能。由罗伯特 博世电池系统部门研发和制造的高压及低压电池包系统,可存储电机在车辆制动时回收的能量或通过外部充电以用于满足加速和行驶需求。基于锂离子技术的高压电池将其高性能和高能量密度发挥到了最优。博世电池系统的第一代电池已经实现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30~50公里以及纯电动汽车200公里的纯电动行驶里程。在中国,首个与高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合作的项目已于今年1月正式量产。此外,博世电池系统已经开始了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研发,旨在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提高一倍的同时,将电池成本下降一半。而在低压电池系统领域,为博世能量回收加速辅助系统(BRS)而开发的48伏低压电池组也即将完成。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助力是由电能来实现的。传感器检测到驾驶员的转向转矩后,通过控制单元将信号传递给电机。电机转动并通过齿条将助力传递给需要转向的车轮。因此,助力扭矩的计算会把整车的其他参数一并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在新一代的乘用车中,驾驶员辅助功能是通过连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单元来实现的。速度感应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能提高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以提高道路安全的侧风补偿驾驶辅助功能来说,在有侧风或路面倾斜的情况下,方向盘上可能产生扭矩,而这些扭矩完全可以通过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抵消。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被称为具有高经济性的产品, 主要原因在于其按需助力的工作原理。该转向系统只有在方向盘实际转动时才需要电力的供给,在汽车直线行驶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任何的能量消耗。相比液压转向系统,其燃油消耗在混合路况下能减少5%,在城市路况减少10%。此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是实现汽车互联驾驶的关键零部件。
博世两轮电动车驱动系统
博世的电动交通实力不仅体现在汽车领域,还被运用到了两轮电动车上。2012年博世成立合资公司,进入快速增长的中国电动自行车电机市场。轮毂电机在高性能和小体积之间实现了平衡,能方便快捷地被安装在后轮上,完全能满足中国市场的标准安装需求。不仅如此,博世还提供完美匹配电机的控制单元。博世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具有加速功能,在最大程度提升驾驶乐趣的同时可有效回收制动过程中的能量。无论是质量还是性能,博世轮毂电机和控制单元都树立了新的标杆。
博世清洁柴油技术
博世共轨系统由四大主要部件构成:共轨喷油器、高压泵、高压轨、电控单元。蓄压容器(高压油轨)中的高压泵可产生独立于发动机速度和喷油量的压力。燃油直接经喷油器喷入燃烧室。整个过程由电控单元(ECU)加以监控。共轨系统使得低速时高喷射压力成为可能,燃油也得到更充分的燃烧,从而减少了排放、降低了油耗和噪声,同时提高了驾驶舒适性。博世共轨系统不仅可应用于商用车以及非道路用车,也可装备于各类乘用车上。对于乘用车来说,相比同类汽油车,现代柴油车的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显著降低,扭矩输出和动力性则大幅提高。尤其对于运动型多用途车(SUV)而言,清洁柴油技术能提供低油耗和高扭矩,使其成为了SUV的理想选择。目前,在欧洲市场上销售的SUV车型中,柴油版的比例已达到80%。
总结:纵观博世2015上海国际车展的展台,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车辆科技的提升,更是未来车辆智能化与机械性能提升的综合表现。车联网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而博世展出的一些列辅助与自动功能处在行业领先水平,而电气化技术博世则更是处于领头羊位置,展示其对汽车领域的风向标作用。这些技术有的已经在车辆中应用,有的则还在继续研发当中,不过很快也会与各位车主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