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说好的发车间隔5分钟,市民为什么要等10几分钟都见不到有车进站?那么,起始站运营时间设计合不合理?公交车的发车间距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公交车进站为何难守时?对此,1月6日,记者进行了探究。
起始时间合理吗?
乌鲁木齐市公交线路有150多条,营运公交车超过了4000多辆,不仅有常规的公交车,还有BRT公交车。每条线路公交车都会根据实际运营长度计算起始站运营时间,比如有的单程58分钟,有的是1小时。
那么,这个运营时间合理吗?驾驶员能够在设定的时间内按时到站吗?
“在正常情况下,这个时间还是合理的。”BRT1号线队长张林生说。
BRT1号线北起机械厂,南至火车南站,全长约16.4公里,设置21个站点,单趟运营时间分为上行58分钟,下行56分钟。
张林生介绍,在1号线开始运营前,他和驾驶员已驾驶公交车在机械厂和火车南站之间来回试跑,就是要测算单程所需要的时间。
在试跑中,张林生要考虑途中的红绿灯时间、路口等车时间、进站时间以及上下乘客时间,这些时间都要计算在单程运营时间中去,否则就会让驾驶员感觉到紧张。
经过试跑后,1号线才定下来最终的单程运营时间。
张林生介绍,冬季时,道路状况稍差,58分钟的运营时间倒还宽裕,除非遇到大雪天或者交通事故,驾驶员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抵达终点。
夏季时,道路通行良好,在路上消耗的时间会少,单趟运营时间相对会减少,上行时间就会减到56分钟,下行会减到54分钟。
车队对单程运营时间还有一个弹性的规定,张林生介绍,驾驶员要是提前3分钟进站,尚还在合理范围内,可要是超过5分钟进站,车队领导就要追查该驾驶员是否有超车、飙车、加速行驶的行为,一旦查出,就要进行处理。
不过晚几分钟到站反而不予追究责任,只要乘客的安全得到保障就行,但也不能晚点过久。
发车间距咋算出来的?
每条线路公交车在运营时都会有自己的发车间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到点发车。但这种3分钟、5分钟甚至10分钟的发车间距,都是怎么测算出来的呢?
张林生向记者解释了发车间隔的计算准则。BRT1号线高峰时发车间距为1分钟,平峰时发车间距为1.5-2分钟。“我们当初的间距,是根据沿线客流量计算出来的。”张林生总结道。
在BRT1号线开始运营前,张林生带着人沿着线路走了一遍,把商场、中学、小学、大单位等都标下来,看学生们几点上课,观察上班族几点上班。
张林生得出结论,8时30分左右,学生会集中乘坐公交车上学,到了18时30分左右又会放学,上班族会在7时和18时左右集中出行,这些乘客将会陆续走进BRT站台,不到1分钟就能坐满一辆公交车。
这样,张林生就得出了BRT公交车早晚高峰时发车间距,及时运送火车站商业区、沿途的学生、上班族出行,并根据不同的出行客流形式来安排车辆。
张林生介绍,18时以后,火车站商业区的人会下班回家,此时,长江路站内的乘客就会聚集。车队会联组发车,即1分钟内连续发2辆公交车的形式把乘客及时运送走。
常规公交车测算的发车间距也是按照客流量的多少计算。
14路公交车所属车队书记陈兴盛向记者介绍,14路公交车从万泰阳光城发往红桥,一头连着西山,一头连着红山、北门等中心城区,日均载客达到5万人次,潮汐客流特别明显。早晨把西山的人拉出来,晚上把西山的人送回去,成为14路公交车最重要的任务,为市民的顺利出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几年前,西山居民数量还未猛增,那时14路配车并非如今的62辆,发车间距也非如今的高峰时2分钟、平峰时3-4分钟。
随着西山居民日益增多,在早晚高峰时分,必须要快速把站内的乘客输送走,否则就会造成乘客滞留。经过测算,2分钟的间距可以满足高峰时乘客的出行选择。
当天9时,记者在红桥终点站内的调度室里看到,站务员李华敏盯着面前的GPS监控显示屏不断给各个车辆发送发车时间。
记者留意到,根据李华敏安排的时间,高峰期公交车的发车间隔不到2分钟,甚至达到1分钟发出一辆车,经常是驾驶员刚到终点站,就要掉头返回运营。
这是怎么回事?李华敏解释,高峰时为了及时运送乘客,14路安排了一些区间车,把客流较多的旅客最快送走,所以就显得发车间距更短了。
公交车进站为何难守时?
公交车运行在线路上,能保证准时进站吗?由于BRT1号线有专用道,进站时间相对较准确,记者就以14路公交车为例进行了抽查。
当天,记者在汽运司站随机测算了一下,9时30分至9时40分之间,共有6辆14路公交车进站,平均不到2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
平峰期时也能保证进站时间吗?当天12时10分,记者赶到红山站,看到在12时15分一辆14路公交车进站,12时18分进站一辆,12时24分进站一辆,最长等车时间为6分钟。
“我在红山附近上班,有时等车时间会超过10分钟甚至更多。”经常乘坐14路公交车的张先生说。
为什么14路公交车规定了2分钟间距,乘客在2分钟内却等不到公交车呢?
“路上的情况谁也说不准,有时会遇到堵车,有时会遇到红灯,有时也会下雪,我们也无法保证一定能按时按点进站。”14路公交车驾驶员希尔艾力说,当天早上,由于西大桥路段车多,这段路的红绿灯很难通过,有时候连续3次都过不了一个红绿灯,他在西大桥就堵了7分钟。
陈兴盛介绍,如果路上不堵车,驾驶员会自发调整驾车速度,拉开距离,尽量不会出现几辆车同时进站的情况。
当天10时,记者在乌市西虹路站点外看到,社会车辆和公交车辆挤成一团,公交车排队等待进站。站内有2辆14路公交车被前面的车堵住,无法启动。红山站外,3辆14路公交车被堵在路上。记者继续向光明路方向走,刚到西大桥的位置,就看到2辆14路公交车在车流中蜗行。
记者算了一下时间,5分钟以内,西大桥设计院站东向西方向没有一辆14路公交车驶来,6分钟左右,才看到一辆公交车驶进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