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暨,有一些贴有“残疾人专用标志”的私家车戴着“诸残爱心车”的帽子拉客,这些车辆不仅“山寨”出租车私自接装计价器和空车灯,而且以火车站为据点,私自“接客”营运,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客运市场秩序。
据了解,此类“诸残爱心车”实为由残疾人驾驶的黑车,车身外观虽与普通汽车无异,但内部经过改装,油门、刹车都是通过手控制的,残疾人车辆不像营运车辆进行定期维护和性能检测,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加之残疾人驾驶员未经过从业资格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在处理突发、紧急事件时有极大缺陷,无法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且无旅客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者产生纠纷,也无法承担赔偿责任,乘客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这一被网友戏称为“诸暨特色”的残疾人非法营运现象,也让运管部门很是头疼。诸暨运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前该局已多次对涉嫌残疾人从事非法营运车辆进行查处,但因为涉及群体较为特殊,直接的执法整治存在较大难度。
残疾人车整治需要寻求多方的配合。8月22日,诸暨运管部门联合该市公安、城管执法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残疾人非法营运行为开展整治。至8月25日,共有4辆涉嫌非法营运的残疾人专用小轿车被查。此次联合整治,通过多部门的力量整合,对残疾人非法运营行为进行了有效的打击,并将按照《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规定,对所查获的4辆残疾人车处以不低于2万元的处罚。
据悉,此次残疾人非法营运车的整治只是序幕,在下阶段,8月28日起,诸暨交通、公安、城管执法等部门将启动为期2个月的非法营运车集中整治行动。重点锁定全市各个客运站场、火车站场周边、高速公路出口、学校门口等客源集散地以及店口、大唐、枫桥等几个较大集镇和国省道干线、重点旅游景区等地,对残疾人非法运营车辆以及未取得道路客运经营许可、擅自从事出租客运经营的社会车辆开展集中整治。
每天联合执法组将派出多个整治小分队开展路面巡查,发现一辆查处一辆,并建立“黑名单”制度。一旦上了“黑名单”,车主将面临严厉的处罚,不光车辆交由各职能部门依法处置,对初次查获非法营运的车辆还将依法处以不低于2万元的处罚;第二次被查获的则将予以最高额度的处罚;对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若构成违法犯罪,公安部门还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