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江西]九江县交警“十大亮点”推进交管工作上台阶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刘礼平 陈俊杰 2014年10月21日15:56

   2014年,以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长干崇生为首的班子成员高度重视交通管理工作,不断加强队伍正规化建没,提高民警执法能力,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全体民警以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核心,紧紧围绕“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创新社会管理,夯实交管工作,牢固树立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意识,打造“十大亮点”推进公安交管工作再上新台阶,从而提高公安交管工作水平,提升公安交警队伍形象。

  亮点一:创新宣传理念,推进交通管理

  九江县交警以“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实现经济双核”新战略为目标;以“建设长江沿岸中心特大城市”为核心;以“对接主城区、融入大九江、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 为动力,全力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信息工作。交警宣传部门挖掘宣传潜力,创新宣传理念,总结宣传经验,推出宣传成果。针对各类人群,以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如在学校开展“交警当老师、老师当交警”活动,组织中学生交通志愿者行动,推行小学生“小黄帽”执勤活动。在讲授交通安全课时,宣传民警采取提问回答送图书、一问一答等互动形式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抢答竞赛,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灌输了通俗易懂的基本交通安全常识。在农村,宣传民警通过与相关部门联动,组织送电影下乡、送戏剧下乡、宣传车下乡等形式,通过每场电影放映后插播公益广告《行人请勿进入高速公路》、视频《莫让货车变祸车》以及相声剧《我的二舅》等交通安全教育视频,通过邀请演员表演《女驸马》、《白蛇传》、《海滩别》等一出出优秀的传统黄梅戏剧目,穿插具有农村交通特色的安全宣传知识,让村民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学到交通安全知识。今年1至9月份,大队在中央、国家级媒体上稿30篇、省级123篇(条)、市级200篇(条),市交警外网157篇,省红绿灯网54篇。省交警总队采用舆情信息35篇,市支队采用159篇,完成各类调研文章26篇。开展声势浩大的宣教活动80余场次,出动宣传车120余天次,深入运输企业召开宣教信息工作通报会30余场,上交通安全课200余节,播放宣传光盘8800余场次,LED电子显示频滚动播放交通安全宣传标语12000余次,悬挂横幅350余条,开放警营30余场次,张贴宣传画620余张,发放宣传画册2600余本,印发宣传单80000余份,播放电视新闻50余条,制作电视专题片8期,实现了宣传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亮点二:创新车管服务,获得优秀殊荣

  今年以来,县交警结合本县实际,勇于实践、推陈出新,推行免费导办服务举措、温馨服务举措、远程查验举措、报废监销举措以及简化业务流程、规范窗口设置、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延时服务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落实机动车异地检验制度、实行警务六公开制度、实现“五小车辆”考试“一站式”服务等二十项阳光服务举措,荣获“全省优秀县级车辆管理所”这一光荣称号。不仅表明县交警车管工作走在了全市县级车管所的前面,也为创建全国一等车管所夯实了基础,更能进一步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感、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度。

  亮点三:创新服务观念,建设三个中心

  九江县交警以“创新服务理念、构建和谐交通”为抓手,建设三个服务中心。创建快速理赔中心。县交警依托社会力量,与保险公司联合建设交通事故快速理赔中心。以快速处理机制为核心,通过提高事故理赔时效、简化理赔手续、提升机动车保险理赔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缓解因小额财损交通事故引发的交通拥堵,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创建执法办案中心。县交警不断加强执法办案中心建设,对办案中心询问室、讯问室、候问室、醒酒室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对信息采集室、辨认室、物品保管室、人身安全检查室进行四室合一建设,使其适应新时期的办案需求。同时,不断提高交通民警办案效率,提升交通民警办案水平,提高执法办案中心软实力,服务人民群众。创建交通指挥中心。针对日益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式和不断攀升的交通事故出警率,县交警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狭小的大队院内挤出空间,建设300多平米交通指挥中心。交通指挥中心将充分发挥智能交通、区间测速系统、道路视频图像监控、动态交通流动检测等功能作用,促进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经过紧张施工,交通指挥中心将于2014年12月底之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亮点四:创新基础建设,推进“三基”工程

  县交警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创新管理,不断推进规范辖区中队执法办案中心建设,服务好人民群众。县交警依照相关规定、审批相关手续,于2013年破土动工,建成全省规范化交警农村中队—九江县交警洗心桥中队营房。率先在营房内兴建规范化办案中心,现已全部竣工,将于2014年10月底之前正式投入使用。在执法办案中心,设有信息采集室、询问室、讯问室、侯问室、约束室、醒酒室和警示教育室,各室设备齐全。同时,为充分保障交通违法者的合法权利、监督规范民警执法,每个功能室都安装了声像监控设备,并对办案全程进行录音、录像。县交警指挥中心安装有监控终端,适时连线,自上而下的对中队执法办案中心进行视频巡查和实时监督。与此相应, 针对辖区大塘中队无单独营房的现状,县交警进一步深化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三基”工程建设,在新建洗心桥中队营房之后,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在岷山乡大机线大塘村路边空闲山地,新建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大塘交警中队营房,为基层民警提供警务实战练兵场所。大塘村地段位于大机线路边,离庐山机场、通远高速路口都比较近,离辖区主干道105国道仅5分钟路程。山坡凹凸不平,空旷闲置,适合建设中队营房。同时,营房建设既会吸引其他机关、企业落户大塘村,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也能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民警生活和工作无后顾之忧,从而扎根基层、安心基层、服务基层。目前征地、规划、招投标工作进展顺利,将于2014年底之前破土动工。

  亮点五:创新基础设施,建成智能交通

  县交警为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基础设施管理,自筹资金10余万元,对老城区十字中心路口红绿灯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改造后的红绿灯管理系统能自动调节红绿灯时间,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缓解了交通压力。经过试用一段时间,使政府放心、群众满意。同时,争取了县政府与相关部门支持,投入经费29万元,重新施划庐山西路、柴桑北路、渊明大道、沿河南路、沿河北路等城区道路标线,并增设沿河南路禁令标志监控卡口等交通设施。九江县将继续投入资金陆续对城区丁字路口、一中路口、庐山火车站路口、政府路口、法院路口等重点路口的红绿灯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增设监控卡口,全面普及九江县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亮点六:创新严控举措,建设区间测速

  九江县交警创新严控措施,强化测速管理,降低辖区车速,预防交通事故。近年来,不少车主为逃避超速抓拍纷纷安装“电子狗”等高科技车载反测速雷达。这种行为给车主带来极大的侥幸心理,也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县交警根据地域特点、精心谋划、与时俱进,于2014年8月份开始率先在全九江市建设区间测速试点系统,将把辖区九码快速通道婺源至桃树路段的304省道254KM+250M至261KM+800M两端的测速卡口升级改造成区间测速系统。届时九江县辖区九码快速通道测速方式将从“点测”变为“线测”,通过测量一段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来确定是否超速,从而克制“电子狗”等反测速产品,预防和查处超速交通违法行为。

  亮点七:创新科技强警,配发警务装备

  随着信息化社会加剧,科技以巨大的优势和爆炸性增长潜力渗透到社会各项工作和生活中,一些交通违法行为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和隐蔽,给打击违法犯罪,处理违章带来新的挑战。为此,九江县交警创新科技强警、加强科技投入力度,为全体民警配发警务通、执法记录仪等设备,提高执法办案水平。警务通是在智能手机上安装“移动警务系统”,其加载的“移动警务通系统交警模块”具备相关信息实时查询和部分业务实时处理功能,从而将信息应用延伸到路面一线,使基层中队民警在路面就可以对机动车、驾驶人、被盗抢车辆、在逃人员、交通违法记录等信息进行查询和比对,完成现场拍摄取证、部分交通违法处理等业务,极大地提高了警务工作效率,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执法记录仪集数码摄像、数码照相、对讲送话器功能于一身,能够对执法过程中进行动态、静态的现场情况数字化记录,它重量轻,体积小,佩带灵活方便,具备防水、防震、抗摔能力,同时内置红外灯在全黑的夜晚条件下依然能够保证图像的清晰拍摄,便于公安民警在各种环境中执法使用。其能在固定执法证据、加强执法监督、保障合法权益、提高执法质量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亮点八:创新社会管理,设置示范岗亭

  九江县交警以开展“畅通工程示范路口”创建活动为契机,创新社会管理,利用社会资金,不断加强科技投入力度,建成县一中路口女子示范岗亭、县建设局路口党员示范岗亭、县水利局桥头示范岗亭、老城区十字中心路口红绿灯智能交通示范岗亭等畅通工程示范岗亭。示范岗亭响应科技兴警战略,岗亭外围设置电子显示屏,岗亭内部配备液晶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便于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与交通指挥中心相连接,指挥疏导交通,从而有效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示范岗亭的建成,加强了路面巡逻管控力度,加强了对客车超员、货车超载、机动车超速、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改善了道路行车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出行舒适度,推进了交通管理水平的提升,达到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

  亮点九:创新防控体系,创建“两条”公路

  九江县交警紧密结合辖区实际,创新防控体系,创建“两条”公路,自2014年至2016年开展为期3年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交警大队就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建设具有九江县域特色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将防控体系建设中的各项工作量化到人,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同时,规范设置城市及农村集镇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建立日常巡查和管理工作机制,掌握对县辖内所有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底数并全部登记建档。与此相应,县交警积极开展“两条路”创建活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上级部门调研核定,县辖的狮城大道全线20Km按照市级重点整治公路标准创建,105国道九江县段1570Km—1576Km+300m和1586Km+500m—1590Km按照省级示范公路标准创建。重点整治公路狮城大道设立了42处交通安全设施,示范公路九江县段在原有27处交通安全设施的基础上新增了减速垄10处,路口警示桩11根,标志标牌8块。此外,根据省文件精神,县交警根据辖区内交通流量并聘请江西同联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调研,最终确定县辖区东泉路与渊明北大道交叉路口和东泉路与柴桑北路交叉路口为九江县畅通工程示范路口。

  亮点十:创新特色交管,预防涉农事故

  县交警为切实预防涉农交通事故的发生,创新涉农交通管理,深化涉农交通隐患排查。通过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应急反应机制,以预防为主、强化安全监管,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能、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并以“自上而下、循序渐进、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为原则,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积极排查治理辖区农村岷山、朗山、长山、面阳山等危险山区路段,增设路口标志、警告标志、减速板等安全防护设施,制定整改建议和措施,加强农村道路隐患排查治理;通过对县辖农村地区现有的3400余辆微型面包车以及23辆校车进行集中摸排和汇总,及时准确掌握新增车辆及其驾驶人的基础信息,进行登记造册,健全基础台帐及完善待查信息,同时做好张贴提示标志工作,严厉查处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逆行行驶、超员载客、违法载人、无牌无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加强农村地区车辆安全管理,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和谐稳定。此外,通过组织县乡联动、拓展宣传教育,深入乡村集镇、强化传统宣教,依托宣教阵地、强化媒体宣传等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不断赢得人民群众对公安交管工作的信任,共同打造安全畅通、和谐有序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经过治理,县交警经市支队定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示范单位。

(责任编辑:杨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