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张掖市道路运输管理局领导班子按照省委“3341”项目工程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立足“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战略定位,凝聚正能量,力求新突破,着力加快运输站场建设,创新行业管理措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创造良好的道路运输环境。
一、攻坚克难,加快道路运输枢纽站场建设。今年以来,市运管局采取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办法,狠抓项目建设,完善服务体系,着力打造立体交通枢纽,推进道路运输行业转型跨越发展。一是加快建设张掖国家公路运输枢纽项目。投资5920万元历时8年的“难产”项目---张掖客运中心站,终于在今年有了大的进展,环境评价、能源评价和岩土勘察等报告通过审查,初步设计通过省发改委批复,征地工作全面完成;投资3.2亿元的张掖客运枢纽站公铁联运项目,已经市区两级政府多次论证,正在进行平面设计;投资2.1亿元的张掖工业园区物流中心公铁联运项目,已报省交通运输厅待批。二是加快区域级公路运输枢纽建设。投资920万元的肃南县客运站和投资800万元的民乐县城乡换乘站,已通过省交通运输厅验收;投资3963万元的山丹县新城区客运站和投资2890万元的高台县客运站两个一级客运站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并报省交通运输厅立项。三是稳步推进农村客运站建设。投资580万元的马蹄寺景区客运站已完成主体工程,投资240万元的120个行政村停靠亭通过省运管局验收。四是科学编制《张掖城乡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从公交、出租、城乡客运、公共自行车、公交站场、智能运输等10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并于8月初通过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待市政府审核批准后实施。
二、理顺体制,运政执法队伍建设走向科学化。市运管局领导班子把队伍建设工作作为道路运输基础工作的突破口,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一是根据省运管局要求,将张掖市公路运输管理处更名为张掖市道路运输管理局。二是采取公开竞争、择优聘任的办法完成了中层干部的竞争上岗工作。打破了过去论资历、熬年头等用人观念的束缚,变带有主观色彩的“伯乐相马”为比较客观的“赛场选马”,破除了以往干部选拔任用的封闭性和神秘化,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体现了选人用人的公平与公正,激发了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加强和提高干部职工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依托西南交大,要求全系统男55岁、女50岁以下的干部职工纳入专业化网络教育的范畴,参加道路运输专业的学习。全系统69人参加入学考试,其中市运管局30人。四是按照省运管局“四统一”的要求,对机关大楼外饰、内饰进行了重新布置,为全体运政执法人员配发了新式制服,换发了新的执法证件,统一了执法车辆标志,机关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面貌焕然一新。五是在取得道路运输行业和交通运输系统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区级文明单位和五好班子,努力创建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工作氛围。
三、率先启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道路运输安全是运输行业最为重要的生命线。今年以来,市运管局狠抓安全生产,重点抓好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努力构建“2+4”(抓企业的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使这两个主体责任共同作用于“人、车、路、技”)安全生产框架,形成全方位的监管体系。今年,组织39名人员参加了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考评员学习。市运管局举办了两期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员培训班。各县(区)交通运输局和运管所的安全管理负责人、信息系统管理员以及客运企业、危货运输企业、二类以上维修企业分管领导和安全(技)部门负责人共计228人参加了培训。同时,市运管局自行筹资,筛选确定了48家交通运输企业作为先行试点,率先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
四、开拓思路,破解驾培市场管理难题成效显著。近年来,随着报名考取驾照的人数急剧增加,导致一些“马路驾校”和非法培训点应运而生。为彻底解决驾培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市运管局领导班子深入调研,采取有效措施破解难题。一是下放许可权限,解决县境内没有驾校的问题。目前,在四个县上分别审批了5所资质条件达标的驾驶员培训机构,结束了多年来驾校集中在甘州区的格局。二是推进驾培行业规范化管理,全面推广应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计时计程管理系统。止目前,全市389辆教练车安装了计时计程管理系统,实现了教练车车载指纹应用、视频记录(实施监控),图像抓拍及GPS定位等功能,近期内将全面启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计时计程管理系统。三是实行违规违纪教练员黑名单制度,对确有违规违纪行为的教练员列入黑名单,视其情节予以处罚。
五、锐意创新,道路运输科技水平明显提升。一是着力建立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系统。按照交通运输部和市政府建设“智慧张掖”的工作要求,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智能交通为目标,着力建设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全市“两客一危”车辆、教练车和出租汽车动态监管系统初步建成,207辆长途客车、22辆旅游客车、61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和389辆教练车、1455辆出租汽车全部安装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市、县(区)运管部门和各运输企业建成三级动态监管(控)平台,解决了运输车辆在营运过程中看不见、管不住和发生交通事故后取证难的问题,为社会稳定、行业监管和企业精细化管理创造了条件。二是对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实行无纸化考试。为推进从业人员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市运管局筹措资金70万元,改善交运培训中心教学环境,搭建先进的网络信息传输系统、完整的操作和信息监控平台,启用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无纸化考试系统,实现了随机选题、自动计时、同步阅卷、成绩统计等一次完成。目前,已对参加培训的278人进行了无纸化考试,保证了从业资格证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和高效。三是加快建设应急指挥系统。投资70多万元,建成了96779语音平台,集政策咨询、市场监管、应急指挥、维修救援、行业投诉、信息发布、出行服务、动态监管为一体的应急指挥中心,提升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四是加强安全检查,确保旅客出行安全。全市13个三级以上客运站全部安装了X光行包检测仪,杜绝了危险、易燃、易爆品进站上车,全市10个应该兴建安装安全门检系统的客运站均已建成,并根据车辆的技术性能每月进行一到三次车辆性能检测。近年来全市客运车辆没有因车辆技术性能问题而出现的行车事故,确保了广大群众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