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抓好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广大民警的执法水平,常德交警支队直属四大队密切联系辖区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实际,坚持严字当头,细处着手,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格落实,采取五项有利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较为科学规范的执法模式,确保在2013年交管工作中呈现出人心齐、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一、统一思想,加强执法理念建设
为加强执法工作的领导,大队成立了由大队长刘代兵任组长,教导员王毅华任副组长,各中队负责人为成员的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并进行了详细的责任分工,对全队民警的执法工作进行经常性、全程性的监督检查,把执法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方面,为树立民警依法办事、公正执法的意识和观念,利用周一例会组织二层骨干熟悉执法考核细则,为民警日常执勤执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对执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难点、疑难问题进行研讨和学习培训,利用典型案例开展讨论,进行警示教育,动员民警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通过以案说法、举一反三,增强民警依法行政意识,改变过去个别民警执法中的轻程序、重处罚现象,坚决杜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不廉现象的发生。
二、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日常执法管理
大队坚持教育培训和制度监督并举,严格规范民警执法行为,做到纠违规范、程序到位、依据准确、文明有礼。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大队对上岗民警和协警进行执勤执法教育培训,组织认真学习《交通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切实做到全体民警熟知法律法规,正确运用法律,增强民警文明执勤、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人性化管理意识的培养。二是大队要求民警在具体执勤执法岗位中,在检查交通违法行为过程中,首先要对驾驶员敬礼,然后用“你好,请出示驾驶证、行驶证”的语气对各种证件进行查实、核对,在确定没有明显交通违法行为后,使用“谢谢配合”的规范语言。并要求全体民警在路面执勤执法过程中,举止端庄始终要保持精神饱满,正确有力,节奏分明,捷径迅速,切实规范民警执勤执法用语和执勤执法行为举止。三是大队要求民警在接待群众办事、报警、报案、求助、咨询时要热情接待,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耍态度,严禁“冷、硬、横、推”,保障执勤执法规范到位。
三、规范执法程序,依法公正处理违法
为了确保公开、公正处理交通违法行为,大队在组织专人梳理执法依据,界定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职责的基础上,制订了分工细致、责任明确、环环相扣、衔接紧密的违法处理流程,按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分类,对违章记分、吊扣证件、行政拘留等行政手段的实施做了严格规定。在违法处理流程中,由执勤民警、中队负责人、大队领导层层把关,互相监督制约,避免出现乱扣私放问题,维护了执法严肃性。大队还要求民警在日常执法中严格做到“三告知”,即在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时,依法告知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告知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和依据,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自觉让群众监督我们的执勤执法行为。
四、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大队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判断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从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入手,积极探索为人民服务的新举措、新方法。要求民警在执勤执法的过程中,坚持采取“以宣传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方式,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积极消除和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对轻微违法行为,要多采取批评、教育、警告的方法纠正和制止;对严重违法行为,在教育违法行为人的基础上,要依法给予处罚,促使违法行为人真正认识到自身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从而进一步增进警民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执法环境。
五、规范文书档案管理,建立量化考核机制
大队将规范文书档案管理,作为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加强队伍管理的重要手段,规范档案室,设专人管理法律文书,违法案卷分类建档,要求文书案卷制作做到“四个一”:即一起违法一份档案,一名警员一份档案,一月检查一次档案,一季更新一次档案。大队通过明查、暗查、联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定期检查各中队民警的法律文书制作和工作完成情况,坚持每周一次通报,对业务实绩突出的民警在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对执法质量差、工作不到位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取消年终评先资格。通过对案卷的规范管理,努力实现执法工作的量化考核,有效地提高执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