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地方动态 >> 正文
山东即墨农民便利参与现代化进程
来源:中国交通报 熊水湖 张永霞 2013年11月20日8:2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作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农村客运的发展,让更多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

  日前,记者在山东省即墨市东夼村公交站偶遇王仕会,他刚从青岛打工回来,要回老家社生村。“每个月都会回来一两次,帮着老伴料理家务。”王仕会告诉记者,现在出门就有公交车,又便宜又舒适,“跟城里几乎一模一样。”

  自今年年初即墨市实现“村村通公交”后,当地70万名农民像王仕会一样,享受到城乡统筹发展带来的实惠,在城市与乡村间自由行走。

  镇村公交只需1元

  “村村通公交车之前,我们可没这么有福气。”在即墨开往丰城镇的公交车上,乘客赵先生告诉记者,那时从镇里去即墨市区,小客车司机不等人坐满是绝不会走的,车也比较破旧,坐着不舒服。

  据青岛市运管局客运处处长陈龙介绍,即墨市的城乡客运原来是由即墨市运输公司(下属8家分公司)和交运集团即墨分公司经营,主要客运班线9条、客运车辆211辆,线路总里程800余公里,日承运3万余人次。原客运线路经营者在2000年前后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初步完成了各条客运线路的集约化经营,有的线路拥有三四十辆客运车辆。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也存在服务质量不高、车辆状况较差、客流高峰期间随意涨价、群众投诉较多等现象,制约了客运业的进一步发展。

  今年1月,即墨市投入410辆公交车、开通51条线路,全部由交运集团即墨分公司经营,车况新、票价低、服务好,深受老百姓喜爱。

  以即墨市田横镇为例,原先即墨至田横有客运班线车20辆,平均每辆车载客25人,每30分钟一趟,票价为12元。现在,即墨至田横的公交车有26辆,平均每辆车可以载客65人,每15分钟一趟,票价仅为7元。通公交车前,田横镇山南村的村民要去即墨城区,需先搭乘出租车到镇上,然后乘坐客运班车到城里,往返费用约50元;通公交车后,村民只需在村口花1元钱坐公交车到镇上,然后再换乘其他公交车即可,往返费用仅16元。

  城乡客运公交化整合了即墨市城乡客运资源,打破了原来的城乡客运二元化格局,改变了“最没有钱的人坐最贵的车”、农民群众出行费用高的局面。为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城乡公交线路按照每人每千米0.125元的原则确定票价,全程票价2元至7元,平均降幅约为30%。镇村公交线路全部实行1元制,基本实现定点发车,镇村公交车每15分钟一班,城乡公交车每20分钟一班。

  “我们的生意更好做”

  早在即墨市城乡客运公交化工作规划之初,决策者除了考虑方便村民出行之外,还着眼于拉动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设置城乡公交线路和公交场站。在50多条城、镇、村公交线路的规划过程中,充分调研沿线学校、村庄、企业分布情况,统筹解决农民乘车、学生上学、职工上班等问题。在城乡公交场站和港湾式停靠站建设方面,各镇、街道、中心社区负责选址和地上附着物的清表工作,交运集团负责出资建设,实现重要功能区、中心镇、社区无缝隙覆盖,构建快速便捷的城乡公交体系。

  “今年4月,我们公司门口设了一个公交站,来我们这儿采摘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万总在即墨经营着两个基地,主要种植草莓、芹菜等绿色食品。他说,公司2008年开业时,附近还没有开通公交线路,前来采摘的游客并不多。那时,如果坐小客车,从即墨到移风店要花12元。现在坐公交车只要花5元。“村村通公交后,大家出门更加方便,我们的生意也更好做了。”据他粗略计算,仅今年“五一”期间,就有七八千人来他们的草莓基地采摘。这个数字,几年前他并不敢想。

  “村村通公交车是继村村通沥青路之后,我市实施的又一项民生工程。”谈起城乡客运公交化对城乡经济的推动作用,即墨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刘永军信心十足。他表示,即墨市采取城区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镇际公交四级公交有效衔接的模式,改变了原客运班线单纯从市区到乡镇的辐射状布局,形成了城乡相连、镇村相接、无缝隙覆盖、零距离换乘的网络化布局,既最大限度满足了农民出行、学生上学等乘车需求,又构筑起“对外快速融入、内部紧密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交运集团董事长刘永康说,交运集团一定会利用管理、人才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支持即墨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将即墨城乡公交打造成为行业的样板工程。

  “公交化”的背后

  刘元峰,即墨市103路公交车的司机,每天往返于即墨市与丰城镇。他每天早上6点上班,线路上跑两个来回,通常下午4点半就能收工回家,月工资4000元左右。来交运集团即墨分公司工作前,刘元峰在即墨至丰城的线路公司工作了五六年,每天起早摸黑地开车,月工资却不到2000元。“那时,我们老板基本上就想着怎么多拉多赚钱,很少顾及我们是不是疲劳,对客车的保养也不在意。”刘元峰说,“那时老百姓管这叫‘土匪开车’——只要看到路边有人拦车,立马一脚急刹!”

  刘元峰描绘的这一场景,在即墨市村村通公交车前屡见不鲜,许多私营业主往往不顾服务质量。

  城乡客运公交化也曾遇到不少阻力。比如,原8条乡镇线路中几条效益好的大线路的经营者结成同盟,极力阻挠想接受政府条件签订协议的业户。

  为实现真正的“公交化”,即墨市交通运输局与国有大型运输企业交运集团共同努力。

  交运集团收购原属即墨市运输公司的新客运站并安置部分职工,确保实现平稳过渡。

  “公交化”攻坚阶段,即墨市交通运输局争取多方支持,全程参与,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特别是在一些关键和敏感问题上,相关谈判和协商工作经常要一整天,甚至到凌晨,这种局面曾一度持续数月以上。“回想起那些艰难的谈判,我觉得疲惫不堪。”即墨市运输管理处客运科科长邱文选直言不讳。

  好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结果令人满意,之前极力阻挠“公交化”的原线路经营者平稳退出,关于城乡客运公交化工作的既定政策也全部落实到位。

  服务百姓之路,永无止境。目前,即墨市城乡客运公交化工作虽然取得不少成绩,但当地交通运输人仍然在优化公交线路布局、合理设定发车密度、发展低排放公交系统等方面开拓前行。

(值班编辑:杨艳梅)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