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是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的问题,而最终的目的就是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公司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运输企业的规模会直接影响运输成本。当企业的规模增大时,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我们称之为“规模经济”,当企业规模增大时,产品的成本不降反升,我们称之为“规模不经济”。通常,生产规模较小时,报酬增加的幅度要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幅度,但是达到一定规模时,继续增加投入会产生相反的后果。因此在运输中,生产经营者总是追求规模经济,避免规模不经济。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我国各地之间的人员、物资来往十分频繁。
社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直接促使了交通的发展。社会对运输的需求使目前的运营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经济的发展,规模运营方式正因其成本低、效率高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道路运输业基础设施改善力度的明显加快,各种运输服务项目和服务类型的不断出现,运输需求多样化程度的增加,道路运输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从而对道路运输市场结构的调整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按照现代运输经济学的观点,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以及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撑,包括道路运输在内的各种运输方式,均具有规模经济性,而道路运输规模经济性更为明显。
基于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充分借鉴国内外道路运输发展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本着有效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在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推进道路运输规模经济,并极大地发挥其作用。
(一)运输企业的规模化是规模运输的保障
目前运输市场中乱、小、多、个体经营问题很多,直接导致实现规模运输的手段仅仅是超载、超卸,对运输业的长久发展很不利。运输生产必须由运输企业来完成,因此运输企业实现了规模化将为规模化运输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实现企业规模化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
1、整合有限资源,完成初步规模化。在现阶段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加大对道路货物运输市场中的配载服务机构的研究力度,研究如何对货物运输服务主体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其规模以及运作更加规范化,通过配载机构的运作将众多的个体运输户有效地组织起来。
2、组建集团化运输企业,实现规模运输。个体经营实体的联合终究有其致命的问题,完成规模化运输必须要依靠集团化的运输企业才能很好地实现。集团化的企业恰恰有足够的资金,先进的技术来完成规模运输。这也就决定了只有完成了企业的规模化才能有效地实现运输的规模化。
(二)企业内部管理要科学合理化
实现规模化运营,企业的规模化无疑是首要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进行企业管理时要注意以科学为本,合理管理企业。
1、企业管理。企业要进行较好地管理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技术规律,有计划地、合理地组织企业运输生产经营活动,提高运输质量,开发运输市场,完成运输任务,降低运输成本,保证企业的生产得到高速度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②根据我国运输市场的具体情况和世界交通科技的发展新成果,研究和制定企业运输技术发展规划和技术政策,加强科学研究,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推广先进技术,努力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水平。③不断对员工进行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建设一支素质过硬、技术较高的工人队伍和一批善于管理技术人员的干部,以适应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需要。④合理地利用企业的人、财、物,不断提高运输生产率,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降低运输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提高运输经济效益。⑤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逐步提高职工的物质文化水平。
2、运输组织网络化。在确立运输计划和运输线路时应避免单点、单程运输,这就要求形成运输组织网络。合理充分调配车辆,用最少的车辆运输尽可能多的货物也是规模化运输的另一个形式。我们必须将运输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纳入到整个网络中来,以便从整体上实现规模化。
(三)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规模化
运输经营主体要实现规模化扩张,就必须充分掌握运输车辆的生产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生产信息,使企业的生产环节在掌控之中。
(四)科学安排组织运输生产过程规模化
运营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运输作业。如何科学安排组织运输生产过程非常重要。运输生产过程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运输方式。如何运输,用什么交通工具是运输方式的主要研究内容;车辆运行作业计划;车辆运行组织方式;合理、科学的组织车辆运行,可以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五)政府的管理和作用
作为集约化、规模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公路运输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适时的战略性调整。同时,作为政府管理职能部门,必须以服务为主,建设完善的路网,发挥其公共职能,为实现规模化运营做准备。
1、公路网的建设。实现规模化运营必须要有足够的公路来作为基础条件。公路建设的初期投资较大,一般的企业是不可能承担的,而规模运营就必须形成公路网,投资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就要由国家和政府来解决。我国公路在客运量、货运量、客运周转量等方面均遥遥领先于其他运输方式。根据交通部规划,到2010年,公路总里程要达到210~230万km,全面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目前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高速公路连接率将达到90%,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万km。
2、以结构调整为核心,推进公路运输优化升级。必须在政策导向上适应市场需求和集约化、规模化及技术进步的服务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从而达到改善公路运输结构,推进升级的目的。
3、推进道路运输市场向有利于形成运输规模经济发展。其转变的措施包括:结合道路运输市场发展实际和发展趋势,明确提出市场结构转变的政策措施;推进运输企业经营方式向以分工协作为主的集约经营转变;推进运输技术进步和现代技术应用。
4、制定科学的公路运输发展政策,促进公路运输增长方式的转变。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引导结构优化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重要手段,必须积极利用这一手段,促进公路运输经济增长方式的尽快转变。
6-6·以东明县为例 试谈公路运输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6-6·公路货运“冰变” 促使行业整合升级 5-29·运用新技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对驾驶员不安全行为控制技术的探讨 3-2·像公共交通一样建设运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3-1·浅谈现代企业物流的战略规划 12-27·校车需要专门的运输公司来管理和运营 12-27·我国校车运输服务市场现状/运营模式分析 11-29·论客运线路的整合 11-28·关于促进运输和物流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11-21·浅谈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11-14·城乡客运一体化政策将对客车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10-18·关于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快宜城与襄阳对接的思考 9-15·中国物流业的阶段性特征与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 9-5·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SWOT模式分析 8-24·道路货运业体制机制缺陷引发货车事故高发的成因及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