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警务效能和队伍战斗力,切实加强警队作风建设,密切警民关系,着力推进“创先争优”、“三访三评”大走访活动,深入开展“访基层惠民生,解难题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常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三大队扎实开展了“一包双联”活动”,积极转变作风、服务基层,将联系群众的举措落到实处,取得良好效果。
一、领导包案,化解矛盾。大队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取预约接访、随机接访等形式,认真落实大队长信访接待日制度,大队“一把手”和信访分管领导每月接访不得少于1次,其他分管领导每季度接访不得少于1次。各基层股室、中队单位结合各自工作职能,认真解决涉及本部门、本中队的信访事项。活动开展以来,上级督办的3起信访案件已办结3起,另外共办理信访案件1起。2012年4月16日,大队长、教导员、办公室主任等支委成员接待了安乡县李某等3名外地信访人员。经了解得知,李某之子李某某于今年3月6日晚上在经开区工业园乾明路骑摩托车上班途中撞到路边大树意外死亡,后经事故认定为一起单方交通事故,家属不同意该结论,其子死亡不能按照劳动法认定因公死亡得到获赔。便组织自己的亲朋好友及村民到恒安纸业集团公司封堵生产基地大门,并扬言要将尸体抬放公司来。在区管委会综治办的组织协调下,积极配合做死者亲戚家属的工作,反复说明该起事故的勘察分析情况,大队领导也耐心地做信访人的思想工作,并与信访人所在地乡村领导取得联系,争取支持。后在管委会的主导下,组织区相关职能部门、恒安公司、乡村干部及死者家属进行多轮协商,最终达成协议,圆满解决了这起事故的赔偿事宜,死者家属感激不尽,停访息诉。也极好的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单位联点,服务基层。一方面开展警企对口联系。大队制定专门方案,选择常纺机、云锦纺织、三金药业等18家规模以上企业为对口联系企业,明确大队领导和中层骨干一对一联系。继3月份后,本月党支部成员和股室、中队主要负责人均积极到对口企业又上门走访了一次,与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分析治安形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加强警企换位体验和交流互动。同时,采取举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解答法律疑难问题等形式,送法上门,增强企业职工的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对企业安全防范工作及时进行指导,及时掌握企业不稳定因素。4月20日上午,大队长韩公明深入常纺机开展座谈调研,就全力服务辖区企业,尤其是加强企业周边交通环境、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积极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行了交流,并主动向企业征求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强化社区结对帮扶。大队下发《德山城区社区“一室一站”扶建活动单位责任分工表》,出台“一对一”对口联系制度,将德山城区10个社区扶建工作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通过对口扶建和指导,全部按要求完成“一室一站”硬件标准化建设,交通服务管理室(站)新增办公电脑10台、空调7台,办公桌椅8套、档案柜9套、饮水机6台,专职社区民警配备率达100%,充实和壮大了社区联系民警队伍,极大地激发了社区警务活力,实现了社区警务和交通安全服务管理工作的共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民警联户,结对帮扶。大队结合社区扶建工作,开展“公安民警在您身边”主题公益活动,股室及中队每名民警人手一本民情日记,都在本单位的社区扶建点联系一户群众,重点是对困难户中的残疾人、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活动,让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深入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了解民意、倾听民声,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目前,大队各基层股室、中队民警已与102户困难居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累计捐款近万元,送食用油、大米、面条等生活物资若干。4月份以来,大队以各基层股室、中队为单位,组织民警下到对口的村组和社区组织了交通安全宣传、上门服务、帮扶老人、参与春耕等形式多样的劳动10余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群众同劳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拉近了与群众的感情。4月中旬开始,大队领导及全体民警先后到演舞堆、窑场河等社区帮助特困户、事故受害家庭、特困学生及孤寡老人30多人,受到社区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