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县有个马回岭镇,这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镇内有大量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指马回岭镇境内的面阳山,陶公之墓便座落其中。马头村荆林街为汉柴桑县唐楚城县故址,富民村荞麦岭有东汉墓葬区遗址,马回岭老火车站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出发地,杨柳村六祖庙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大师为弘法道场而建,杨柳村王家冲溶洞(据说是当年朱元璋屯兵之处)。境内有万亩桃园,十里飘香,每年3月—4月桃花盛开、十里花海、景色怡人。境内有九江县唯一的中型水库—马头水库,其水源来自庐山康王谷,集雨面积达32.9平方公里。有延续一百多年历史的传统庙会。
马回岭庙会的由来
马回岭庙会始于清朝末年,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在马回岭镇马头村荆林街历史上有座闲居殿,俗称大庙,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远近朝香者络绎不绝,来庙里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起始是商贩趁机摆摊设点、供应饮食、茶点。后发展成交易农副产品、小型农具和日用品。经过百年的历史变迁和沿革,马回岭镇庙会从马头村荆林街转移到马回岭集镇,时间由每年二月初四一天延续到二月初六三天,由原来相邻县乡农副产品交流发展到赣、鄂、皖、湘四省周边市县物资交流的重要场所,交易摊位千余家,物资交易品种千余种。除农具、种子、农副产品应有尽有外,服装、百货、文化用品等也样样齐全。
马回岭庙会的作用
集市庙会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与俗称的“赶会、赶集”有了质的区别,商业贸易、物资交流成为集市庙会的主旋律。集市庙会中的贸易、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多样,商业氛围浓厚,人流相对集中,群体集中消费,交易额较大。庙会延续了历史民俗风情,在当地群众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举办时间、地点固定,逐步发展成为以农副产品、山货、农作物良种、土特产、苗木花卉、日用百货、家电、服装、美食娱乐等为主的综合性物资交流会。这里集市庙会能以较少的投入,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给众多行业带来生机和活力,拉动旅游、餐饮、文化娱乐等快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庙会期间,人群摩肩接踵,场面热闹非凡,每年赶庙会人员达六、七万人次,交易额达200万元以上。成为马回岭镇一道亮丽风景和收获时节。目前,马回岭庙会经济呈现出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水平提升的良好态势,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马回岭庙会的安保
今年马回岭庙会期间,九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公安、交警、工商、卫生、城管等部门,以公安交警为主力,周密部署、全力维护 “赶庙会”活动的市场秩序、治安秩序、交通秩序、卫生秩序。按照民间习俗,今年农历二月初四到初六又是马回岭民间自发形成的盛大庙会的日子,来自四面八方的车辆高达数千台、人员三万余人汇聚在一起,这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一派春耕生产前的物资商品交流繁华景象。做好 “赶庙会”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是公安交警义不容辞的职责,交警大队主要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其他副职领导亲力亲为,分片包干,从大队治安科、宣传科、车管所、事故处理中队抽调警力联合辖区大塘交警中队、县公安局治安、刑侦、国保、经侦、机场派出所、马回岭派出所等警种重点做好信息传递和现场交通、治安管控以及路面巡逻等工作。重点防止人群拥挤造成踩踏伤害事故。重点在马回汽车站等路口处设立4个固定执勤点,指挥车辆按序停放进站,在集镇其他路口宽敞地段设立临时停车场,指挥车辆按序停放,禁止所有机动车进入庙会,既方便司机停车,也易于集中统一治理。与此同时,在通往庙会地点的各岔路口、急弯、桥梁、遂道等处安排警力站岗值守,防止车辆堵塞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群众开开心心赶庙会,平平安安回家去。(刘礼平 黄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