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互动中心 >> 通讯员专栏 >> 正文
[江西]大余运管所抓好客运管理 服务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王华军 2012年2月24日11:17

    大余县位于江西西南边陲,古称南安,位于江西省西南端,赣、粤、湘三省交汇处,与信丰、南康、崇义和广东南雄、仁化县接壤,全境面积1368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辖11个乡镇105个行政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抢抓机遇,锐意改革,使大余的道路运输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至2011年底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1162公里,全县所有乡镇、行政村都通了水泥公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客运输发展迅速,客运量稳步增加,大余县也迎来了道路旅客运输快速发展,大余县汽车站所属一个汽车南站、四个区乡站,共接收118辆客运车辆进站作业,开通45条客运班线(其中省际13条,县际15条,县内17条),日均发班次171余趟次,年旅客发送量134.4万人次。抓好客运管理是发展县域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一、认真抓好道路客运企业经营资质管理

    实行经营资质管理是加快道路客运行业结构调整,改善行业形象,提高行业素质,促进行业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县道路客运业迅速发展,原先困扰人民群众“乘车难、出行难”的局面得到基本缓解,客运市场经营主体出现了个体、集体、国营一起上的格局,为大余县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经营主体过多过散,也导致了整个道路客运市场既形不成规模经营,又带来了恶性竞争和秩序混乱。二是车辆结构和布局不合理。车辆在主干道路上相对过剩,而在广大农村线路则相对缺少。三是经营方式落后。单车承包、个体挂靠等经营方式并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因而安全无保障,服务水平低,经营上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有效的客运网络。

    2005年,根据省、市有关部门文件精神,大余县开展了对客车清理挂靠、客运市场整治工作。我们的作法是:由县政府牵头,成立领导机构和资产评估机构,开展了对客运市场和各客运车辆的资产调查摸底和评估。按照客运企业经营班线资质条件,多次召开经营业户座谈会,进行协调。采取收购、资产估价入股等方式,由原来的30多户经营主体,合并成大余县通达汽运有限公司一家客运企业,从而在经营上杜绝了“坑、蒙、宰、骗、倒、甩”旅客现象。通过公司化经营,对主干线和农村班线运力进行合理配置,避免了恶性竞争,交通事故和安全隐患明显下降,取得了根本上的治理效果。客运出租汽车公司也在2006年通过招投标方式由大余县通达汽运公司中标获取经营权,城市公交也由该公司经营。目前大余县严格按交通部相关文件所规定的资质条件进行道路客运经营审批。

    二、做好调查,制定规划,规范管理,集约经营

    掌握客运市场情况,对道路客运运力、运量、流向进行调查、分析、预测,制定道路客运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客运站(场)对指导道路运输和抓好客运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开展客运市场调查。大余县每年要对客运市场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制定本县客运发展规划和客运管理工作方案。先后制定了《大余县“十一五”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大余县“十二五”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规划》、大余县政府《关于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客运事业发展的意见》、《大余县农村汽车站、点建设规划》、《关于加快我县城市公交客运事业发展的意见》等规范性指导文件,为加强客运管理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优化运力结构。根据客运市场情况,指导客运企业紧跟形势发展步伐,不断新增和更新能耗少、成本低、客位多、安全性能好、宽敞舒适的中高档豪华客车,淘汰老旧破车,以缓解节假日客运高峰期运力紧张矛盾,提高班车发车正点率(正点率达98%),减少旅客投诉。仅2011年大余县通达汽运公司新增12辆中高档客车,新增300多个座位,在2012年春运中新增客车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该公司由“清挂”前的50多辆客车发展至2011年底的100辆客车3217座位,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

    指导客运企业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对大余至赣州主干热线,县通达汽运公司和赣州市新世纪客运公司实行联营,双方各11部客车对开,营收对半,成本各自承担。对省际班线,根据双方对等对开原则,县通达汽运公司积极争取,取得对开单位线路经营权。从而避免了因多家企业经营而引发的诸多矛盾。

    合理布局客运站场建设和客运网络。根据本县客源及运输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客运站场建设项目,对征地相对容易、积极性高、客源多的乡镇优先考虑客运站建设。先后建设了汽车南站、黄龙站、青龙站、池江站、新城站、左拔站(在建)等几个区乡站。县政府行文要求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遵循“社会效益优先,多予少取,让利于民”的指导思想,坚持“立足需求,合理布局;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集约经营,规范管理;安全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具备农村客运班车安全通行条件下,按照道路客运经营许可准入条件,鼓励客运企业和个体户开辟农村客运班线。对不宜开通每日班的农村线路,允许开隔日班、周班、赶集班;村村间、村镇间、乡镇间客运班车采用区域经营、滚动发车、定线循环、电话预约等灵活经营方式;对客流量大、途中停靠点较多的农村班线,实行“定班、定点、定线”的公交化经营模式,以满足农村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

    三、加强市场监管,强化责任意识

    加强客运市场监管,强化客运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确保道路客运市场安全、有序,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和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效益,促进道路客运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措施。

    加强客运安全监管,健全管理措施。一是坚持对客运企业每月安全检查制度,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二是定期召开客运企业司乘人员及管理人员事故座谈分析会,找出交通事故发生原因,预防今后发生类似事件。请专家对企业司乘人员授课,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会同公安交警、安监局等部门,对县内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条件进行勘查,提出意见,签字盖章备案,做为审批开通农村班线的先决条件。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奖惩机制,落实企业法人代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司乘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三是设立企业安全绩效工资和安全基金。以此来约束和激励司机安全行车。县通达汽运公司每年投入安全资金20多万元。由于监管到位,我县道路客运多年来未发生较大交通安全责任事故。

    强化客运站管理。运管部门派3名运政人员长期驻站,督促车站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运用GPS对客运车辆实行动态监控,发现超速等违章行为,立即通知相关人员纠正。车站将客车安全例检单号输入报班、售票系统,否则该班次无法开具运量,把好客车出行安全性能关。车站主要场所、窗口安装视频监控。客车进出口、旅客出站安全通道分离。发车前乘务员提醒旅客系好安全带,二级车站实行全封闭管理。

    整治客运市场,维护运输秩序。由政府牵头,由县交通、公安、城管、广电、综治办、联合组成执法队伍,统一安排,各司其职,形成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对客运市场进行综合整治,严厉打击聚众闹事的黑恶分子,处理从事非法经营的违法人员,查处非法经营的客运“黑车”。对查扣的“黑车”,由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处理,严格处罚标准,达到打击和取缔道路客运非法经营,消除道路安全隐患,维护道路交通和客运市场秩序的目的。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通过发放文件和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打击“黑车”非法经营的意义和违法经营的危害性。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曝光非法经营行为,从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广泛宣传政府打击非法经营,维护道路和运输市场秩序的决心。形成政府主导、行业监管、舆论监督的治理机制。通过宣传乘坐“黑车”的危害性,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交通安全知识,自觉抵制乘坐“黑车”。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县交通运输局还抽调精干人员组建执法队伍,专司客运市场整治工作职责,使客运市场整治活动常态化。通过打击非法经营车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净化客运市场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钟元生 谢辅栋)

(值班编辑:Online Team)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