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互动中心 >> 通讯员专栏 >> 正文
[广西]践行“一线工作法”:联系群众 服务群众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蒋 盛 2012年11月22日10:34

    11月19日,新华社播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文章《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中最后一句强调: 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朝气蓬勃地带领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源头镇党委践行“一线工作法”,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在一线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坚持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坚持建立健全科学的党员干部工作长效机制,“五个一万亩” 种植基地正在实施建成,招商引资工业基地焕发生机活力,乡村面貌和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目前,源头镇正朝着在欠发达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迈进,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强调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的深刻内涵。

    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源头镇总面积232平方公里,139个自然村,总人口49600多人,境内为丘陵低山区, 农业大镇,“偏、远、苦、贫”,欠发达地区。现有耕地43792亩,林地面积达12.453万亩。距平乐县城50公里,是平乐县最远的乡镇。全镇辖17个行政村和一个街道居委会,设党组织25个,党员882名。平乐县源头镇党委在深入开展“一线工作法”活动中,围绕“农业富镇、旅游兴镇、商贸活镇、和谐建镇”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服务农民、报效农民”的执政理念。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后发赶超”, 财税、固定资产投资、通村公路建设、危房改造等工作排在全县前矛。

    一、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以人为本。

    践行“一线工作法”,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平乐县源头镇党委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住房、上学、看病、生活、致富等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2012年源头镇党委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300人,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参保率达到80%以上。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新农合人数达到42073人,参合率达90.42%,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二是完成义洞水库出险加固和东西干渠改造维修,已完成改造24公里;三是完成第一期130户农村危房改造;四是完成农村改厕110座;五是完成8条自然村道路硬化和2个“普惠制”新农村建设;六是完成车田至金井坳等4条总长达31.3公里通村水泥道路硬化工程,占全县任务的5分之一以上;七是完成2个自然村篮球场建设;八是完成2个自然村文化室建设,4个以上自然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九是完成卫生院业务大楼建设;十是新建17个村级卫生室,逐步改善村级就医看病环境。

    二、践行“一线工作法”, 坚持在一线提升党员干部素质。

    践行“一线工作法”,党员干部是决定因素。平乐县源头镇党委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如何“勇当全镇转型跨越发展的排头兵”,“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通过 “一线工作法”的实践,在招商引资中拓展思路,在基层工作中锤炼党员干部,坚持选派党员干部到村(社区)挂职锻炼,建立基层下派党员干部长效培养机制,让干部在应对突发事件、解决突出矛盾中接受历练,以提高党员干部发展的能力、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源头镇党委坚持让党员干部在一线中解放思想,通过开展“我是党员向我看齐”、“创先争优在会战,为民服务在一线”、“解放思想推进‘五大’工作,赶超跨越实现‘三大’变化”、开展“百名干部入乡住村”、“四帮四促” 、“问计于民求发展”、“支部比拼谋发展”、“五农五送”, 以提高党员干部服务发展能力。将8件急需解决的疑难复杂信访件交给8名领导带案下访,包案处理,确保各类信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开展远程教育、电化教育、微型党课、“党员流动课堂”、“网络党校”、“手机党校”、党员论坛、干部轮讲、教育培训、专家辅导、典型教育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全镇有850多名农村党员干部参加轮训,参训率达到95%以上。一年多来,镇党委共发展党员84名,其中女党员19名,致富能手50名。共举办各种培训班12期1500多人(次),组织观摩学习16次。

    三、践行“一线工作法”, 坚持改进党员干部作风。

    践行“一线工作法”,作风决定事业成败。平乐县源头镇党委在各单位、各部门设立了征求意见箱,开通了书记镇长信箱、留言簿、建言献策、意见征集等专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公开纳谏,广开言路,使各种决策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入户走访、重点回访、及时督访”,在一线疏导群众情绪,在一线解决群众问题,在一线化解群众矛盾,在一线转变工作作风。

    源头镇党委树立“讲政治责任重于泰山,抓落实不讲任何理由”的理念,全力打造了三支敢干会干的干部队伍,即:一支强有力的班子领导核心队伍;一支深入基层埋头苦干的普通干部队伍;一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村干队伍。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例如中共平乐县委书记陈国禄;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陆智成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谢海明;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陶伟文;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谭玉成;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光强;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宣传部部长李钧等领导多次深入源头镇乡村,走进百姓家门,敞开心扉倾听群众的呼声,从群众的批评、责怪中查找自己工作的不足,大打“感情牌”。 中共源头镇党委书记陶捌旺就一个月内八进村子,解决了一系列难题。组织46名机关党员干部,组建了8支专业服务队,在辖区各领域、各层面为群众开展服务活动。发扬“白加黑”、“5加2”的工作精神,形成了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级级抓落实的局面,将责任心、执行力层层传递,确保各个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四、践行“一线工作法”, 坚持建立健全科学的党员干部工作长效机制。

    践行“一线工作法”,健全完善制度是重要保障。平乐县源头镇党委先后下发了定点联系、下访接待、考核评价等9个制度性文件;建立党员干部下基层的“三定”(定时、定人、定点)工作制度;建立党员干部一线考评机制,把干部下基层情况纳入综合考评体系,并加大党员干部考核中基层群众参与评判的力度;改进党员干部选任机制,把党员选拔干部的重心引向基层、推向一线,切实把那些长期深入基层摸爬滚打、人民群众拥护、政绩突出的优秀党员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真正形成推进党员干部践行“一线工作法”的长效机制。

    源头镇党委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相关人员各负其责的问责制,坚持责任到岗、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加强督促检查,修订和完善岗位目标考核办法和奖惩办法,做到职责在肩、任务在手,人在岗上、岗在心上。通过开展服务意识、依法履职、办事公开、清正廉洁和改革创新等五方面内容进行考评,考核采取社会考评和组织考核的方式进行,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评选出1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32名优秀共产党党员、1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工作典型,营造出创先争优、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严肃纪律“惩”。对干部不履行、不及时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等造成重大工作失误的情形进行问责。2011年5月以来,全镇对干部进行问责5起8人,其中因工作失职、监管不力被追究责任2人,年度考核排名靠后被追究责任3人;党纪政纪处分1人,组织处理1人。

(值班编辑:吕海凤)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