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午,省交通运输厅与市政府在城区举行《“十二五”时期宜昌市现代运输体系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签约仪式。此举表明,“十二五”时期,省交通运输厅将与宜昌共同推进总投资为273亿元的十大工程、106个项目建设,推进宜昌现代运输体系建设。
副省长、市委书记郭有明,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尤习贵,市领导郑超、胡家法、马学军等出席签约仪式。
这是省交通运输厅在全省首家推出现代运输体系建设总体推进方案,旨在为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条件,发挥交通运输先行作用。方案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出发点、四大重点领域、五项基本要求、十大工程”的宏伟蓝图,即围绕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以服务和改善民生、提高宜昌区域竞争力为基本出发点,以加快现代物流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发挥航运潜力、完善管理体制为重点,通过推进十大工程建设,全面构建宜昌市现代运输体系。
方案提出,到“十二五”末,实现交通运输更安全、运输结构更优化、枢纽衔接更顺畅、运输服务更绿色、服务体系更完善等五大目标。为此,将重点建设物流基地工程、港口工程、客运枢纽(节点)工程、现代公共客运服务网络工程、运输枢纽集疏运网络工程、主要货类和旅游运输系统工程、运输装备与节能减排系统工程、骨干运输企业培育工程、运输安全和管理平台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工程等十大工程。省交通运输厅将对宜昌现代运输体系建设重点项目,优先纳入规划,优先和重点安排年度计划,并继续实行补助投资政策。
郭有明在讲话中说,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大发展必须有大交通。在省交通运输厅大力支持下,近几年宜昌累计完成交通投资近300亿元,已经成为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撑。省交通运输厅将与宜昌合力推进现代运输体系建设,推进宜昌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由“总体适应”向“先行引领”转变。全市将统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立体交通格局,着力构建畅通、安全、经济、高效、绿色的现代运输体系,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为全省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尤习贵在讲话时说,今天签约,为宜昌现代运输体系建设迈出了第一步,是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一主两副”重大决策的实际行动,是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推进全省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宜昌将成为我国现代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省交通运输厅将坚持综合发展、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以《总体推进方案》为蓝本,以“十大工程、106个项目”为支撑,全力推进宜昌市现代运输发展。
273亿打造宜昌现代运输体系 物流港口工程占总投资六成以上
以十大工程、106个项目为支撑,投资273亿元,推进宜昌现代运输体系建设,实现宜昌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由“总体适应”向“先行引领”转变。昨日上午,省交通运输厅与市政府签订《“十二”时期宜昌市现代运输体系建设总体推进方案》,描绘出宜昌现代运输体系建设宏伟蓝图。
这十大工程着力打造宜昌畅通、安全、经济、高效、绿色的现代运输体系,其中物流基地工程、港口工程投资占总投资的63.8%,突出了加快宜昌现代物流发展、发挥航运潜力。十大工程分别是:
--物流基地工程。投资84.11亿元,占总投资30.8%。共有15个项目:宜昌东站物流中心、伍家岗物流中心(花艳)、宜昌货运中心(白洋)及二期工程(猇亭)、云池物流园区、宜昌空港物流园区、宜都枝城物流配送中心、宜都红花套物流园区、点军货运站、小溪塔物流园区、太平溪物流中心、三峡茅坪货运配送中心、长阳货运配送中心、远安货运站、各县市区农村综合交通服务站。
--港口工程。投资90.19亿元,占总投资的33%。共建设21个项目:宜昌港茅坪、太平溪、艾家、红花套、云池、枝城、田家河、白洋、七星台9个作业区,长江三峡国际游轮中心码头,宜昌港客运码头扩建,临江坪综合码头,太平溪及茅坪客运码头改造,银杏沱客运滚装码头,乐天溪磷矿码头改扩建,兴山峡口货运码头,兴山昭君镇水陆客货运码头,长阳清江隔河岩码头,艾家深水码头等。
--客运枢纽(节点)工程。投资12.77亿元,共有17个项目:伍家岗客运枢纽,宜昌港客运站,点军、夷陵、当阳、远安、宜都陆城、宜都红花套、长阳清江、五峰渔洋关等客运站,三峡工程旅游客运中心,三峡机场公空换乘客运站,枝江仙女换乘客运站,陆城、贺家坪、点军公铁换乘客运站,主要景区旅游客运集散站点。
--公共客运服务网络工程。投资15.57亿元,共建设6个项目,分别是:宜昌市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公交场站建设,清洁能源公交车更新,城际公交网络建设,宜昌至枝江、长阳、当阳、宜都、兴山班线公交化改造,城郊公交化改造。
--运输枢纽集疏运网络工程。投资32.78亿元,共有11个项目:东山至猇亭一级路,秭归县城出口一级路,107省道伍家岗至龙泉公路改扩建工程,宜昌长江公路大桥至葛洲坝连接线,虎周公路至宜万铁路点军南站连接线,雅澧线紫荆岭火车站至枝城大桥一级路,滕家河码头、白洋作业区、田家河作业区、七星台作业区分别与318国道连接线,艾家作业区与江南翻坝高速连接线。
--主要货类和旅游运输系统工程。投资16.86亿元,共有10个项目:三峡翻坝转运系统,宜昌长江过驳中转系统,宜昌三峡旅游运输系统,发展鄂西旅游圈旅游客运项目,打造两坝一峡观光旅游项目,宜昌载货汽车滚装运输系统,甩挂运输、冷链运输、配送物流、速递物流示范项目。
--运输装备与节能减排工程。投资17.44亿元,共有8个项目:应用车辆智能监控系统,污油水回收船项目,危险品标准化船舶建造项目,集装箱标准化船舶建造项目,牵引车、挂车及冷藏车等设备新增项目,车辆维修保证网络项目,汽车驾驶员培训提升项目,船员培训中心提升项目。
--骨干运输企业培育工程。扶持宜昌公交集团、宜昌交运集团、宜昌港务集团、三通航运公司、三峡游船公司、宜昌实华商贸公司等6家本土骨干运输企业加快发展。
--运输安全和管理平台建设工程。共投资2.89亿元,共有11个项目:宜昌市交通信息中心、公路运输管理信息平台、港航管理信息平台、物流信息中心、城市公交智能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汽车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主城区城市化交通专项规划修编及主要县市城乡公共交通规划编制、宜昌港主要港区总体规划修编项目、应急运力储备基地建设。
--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工程。引进人才、招商引资、体制改革、基层站点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