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站场动态 >> 正文
[安徽]农村客运站为何成“空巢”
来源:安徽日报 钱良好 2011年4月6日11:35

  实施“村村通”工程而逐步建立的农村公路网,随之兴起的客运“村村通”,必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然而,近日笔者在庐江县各地了解到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农村客运站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很难适应建设发展的需要。

  在庐江白湖镇军二路和裴桂路交叉口,远远就可以看到“白湖客运中心”的红色大字。进入车站候车室一看,右边是服装加式点,左边是饭馆,而投资几万元购置的椅子全都塞进了地下室。环顾20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不见一辆客运车辆。
 
  事实上,在2007年7月底投资100多万元建成的这一农村客运站,曾经有过辉煌,受到省及巢湖市有关部门的重视,成为当时交通运输改革的风向标。现在为何冷清到这种地步,站长陶月贵道出其中原委:目前农村客运经营户收入不高,不愿支付进站费用,致使客运站没有效益,车站候车室只好改作他用。

  农村客运站成为“空巢”不只是白湖镇的这一家。笔者走访了盛桥、白山、汤池和万山等镇的农村客运站,状况如出一辙。其中有个别车站虽然免收了停车费,但车辆还是不肯进站载客。

  庐江县交通局站场股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有19个农村客运站享受国家和省财政15万元的资金补助,已经建好8个,还有11个在建。国家的资金全部到账,但是就现在状况,建还是不建,处在两难之中。建容易,管理很难,发挥效益更难,必须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让这项民生工程真正惠及百姓。

  交通部门要求所有客车必须“车进站、人驻点、客运畅、人便行”,可事实并非如此。农村客运站成为“空巢”,那么车都停到哪里去了?

  在白湖镇中心十字路口,道路两旁和人行道上停满小“面的”,而且路过的车辆也随意停车上下客。 “这给我们集镇文明创建和综合治理带来难度。 ”白湖镇分管道路交通负责人说。而在盛桥镇大桥头、道路交叉口,大客车、小轿车、农用车横七竖八地停在道路两旁,售票员大声叫嚷着拉客,形成交通拥堵,行人无路可走。附近的居民告诉笔者:“这里经常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乘客抱怨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乘车真受罪。 ”

  笔者问白湖镇一位姓徐的“面的”司机:“为何不进站泊车? ”“进站要交费,现在生意不好做,一天赚不了几个钱,全家老小还指望这个生活。 ”他说。

  “镇里的车站变成农贸市场,几间破房子也早卖掉了,车无‘家’可归,只好停在大路上。 ”盛桥镇的“面的”司机高飞说:“车进站,也需要硬件到位。 ”

  在庐江县交通部门,笔者看到省物价局核定的《经营性收费许可》规定的各种车型的收费标准,像农村客运车入站一个月,只需要交纳40元的费用。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庐江县内有农班车354台、“村村通”班车33台,即使这些车辆都进入车站,收入也是杯水车薪。农村客运站如何生存,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

  针对农村客运站点“建而不管、建而不用”的状况,笔者走访了几位客运站站长。他们普遍认为:要出台有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重拳打击“黑头车”和乱停乱载现象,保障进站车的合法权益;各部门要齐抓共管,成立相关组织,全方位监管,做到“车进站、人驻点、客运畅,人便行”,保护群众生命安全;要以“公交一体化”为龙头,规范农村客运市场管理,并加大政府投入,将农村客运站建成集停车、住宿、餐饮、配客、组货、车辆维修于一体的多功能道路运输综合服务站,实现“以站养站”,变“空巢”为“暖巢”。

(值班编辑:兰霞)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