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公路物流 >> 物流动态 >> 正文
DHL中国盼“金婚”:拉手中外运50年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 2011年12月6日10:8

  今年是中国加入WTO十周年,恰好也是敦豪公司(DHL)与其中国伙伴中外运走完25年合资期的最后一年。11月1日,DHL再度与中外运签署新的合资协议,拟再保留中外运敦豪这个合资企业25年。

  如无意外,这或许是中外合资企业中第一单“金婚”案例。

  事实上,四大国际快递巨头都曾在中国有过合资企业。但自中国加入WTO,承诺有序开放快递服务和物流服务市场之后,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和天地快运(TNT)均买断中方合资伙伴的股份,转为外商独资企业。

  “我们认为合资能够给我们带来本地市场发展的机遇,能够更了解本地市场发展的状况。”DHL亚太区CEO许克威认为,这就是为什么中外运敦豪是唯一能够剩下的合资公司的原因,“我们大家各取所需”。

  许克威还表示,DHL会持续不断地跟中外运合作,没有任何跟中外运分开的打算和想法。

  牵手中外运

  DHL是最早将快递概念引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之一。

  1980年,DHL正式来到中国。由于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不允许外商独立从事快递经营,因此当时的外经贸部要求,所有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从事快递业务,必须与中外运公司进行合作。国外的业务完全由外资公司处理,国内的快递主要由中外运负责。当年,DHL与中外运签订了互为代理协议。

  从代理向合资演变是自然而然的。1986年,中外运与DHL成立了合资公司中外运敦豪。这是中国第一家一体化快递业的中外合资企业。

  紧随其后,UPS、TNT和FEDEX也相继与中外运合作。每家合资公司的合资形式大体是50∶50的出资,双方共同派人参加管理,但各合资公

  司在规模上不一样。DHL的分公司有50多家,TNT有11家,而UPS只是在北京与中外运成立了合资公司,在其它地方都是代理关系。FEDEX则是寻求代理的方式合作。

  也正因如此,中国的快递业在过去十年发展非常快。国家邮政局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快递业务收入达574.6亿元,快递业务量完成24亿件。同时,快递日业务量突破了1000万件,中国成了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快件日处理量突破千万件的国家。

  赵沪湘表示,受益于此,过去十年中,中外运敦豪发展得相当之迅速。收入规模,盈利能力,股东回报,网络建设,都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收入和利润都是在数倍地增长。

  不谈离婚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后,经过三次修订和颁布的《外商投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管理办法》,决定从2005年12月11日起,允许外国投资者可以100%股权独资经营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含国际快递业务)。至此,兑现了我国在加入WTO的四年过渡期后全面开放国际货代服务市场的承诺。

  于是,外资快递企业着眼于未来的更大发展,于2004年至2005年期间,抢先实施了一轮兼并重组。

  2004年,美国联邦快递公司以4亿美元收购与大田集团的合资企业——大田集团-联邦快递公司50%的股权及大田集团国内快递业务网络系统与资产。

  2005年,UPS以1亿多元收购中外运与UPS在华合资企业中方股权及中外运全国的UPS代理业务系统的经营权。

  同年,TNT公司以1.35亿美元收购国内最大的民营公路货运企业——华宇物流集团。

  在这起独资狂潮中,DHL的选择却相当扎眼。2003年,DHL收购中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公司的5%的股份。双方的合资不但没有随之破裂,反而更有加深之意。

  “过去25年看得出来我们表现都很好,结婚结得很好,干吗谈离婚呢?”许克威表示,DHL与中外运的合作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跟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许克威解释道,DHL相信,当地代理和伙伴能够提供帮助,让DHL的品牌、渠道和网络能够健全发展。他直言,DHL透过中外运在政府的影响力、以及中外运本身企业的发展需求,尽量寻求双方能够合作的地方,听取本地合作伙伴的业务需求,规模的改变,环境的变化,“帮助他们,配合他们,协助他们,而不是去干扰他们”。

  “我们是以合作的态度来经营企业的,而不是以一个概念,以控制的目的来经营企业的。”许克威认为,双方的结合就像结婚一样,双方只有不断地了解,形成一样的想法,以及对事物共同的看法,才能走得远。

  赵沪湘也认为,双方合作以来,“双方的沟通一致,我觉得这很重要”。

  撒手国内业务

  不过,在中国的合资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今年6月,中外运敦豪公司宣布将所持“中外运全一”及金果公司的全部股权折价转让,完全退出中国国内快递市场。

  两年前,中外运敦豪以3亿元收购了全一和金果公司,与中外运集团旗下的北京中外运速递有限公司共同启用新品牌“中外运全一”,准备借全一的快递网络迅速切入国内快递市场。

  许克威表示,退出主因是中国国内快递市场的过度竞争。眼下网商和消费者过度地追求快递低价,部分民营快递企业以劳动力的低成本和牺牲快递的服务质量为代价,赔本参与竞争,导致国内快递市场的价格倒挂。因此,中外运敦豪所收购的三家国内快递企业在完成重组后,运营亏损仍达2000多万元。

  在DHL退出之时,UPS、TNT和FEDEX仍在坚持。UPS中国区供应链业务营运副总裁黄毅民对记者笑称,中国仍是UPS最重要的市场之一,UPS也开始了向中国三四线城市投资的步伐。而联邦快递不仅在做国际快递业务的延伸,也开始切入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成为部分高端电子商务平台的物流供应商。

  许克威表示,DHL短期内不会重返中国国内快递市场,待市场份额集中之后再进场。

(值班编辑:郭艳超)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