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客车资讯 >> 正文
淮北汽运:多重压力下的乐观派(图文)
来源:李笃生 2011年11月4日10:13

   “从淮北到合肥,我肯定是会选择坐火车,因为空调车才42元,普通车只需要24元,方便快捷,经济实惠……”这样的声音在淮北与合肥两地经常听到。面对铁路的威逼、油价的持续飙升,淮北地区的公路客运是否被压垮了呢?带着疑问,中国客车网记者走进了淮北市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淮北汽运)。

    一进门,记者心中就有了答案。这个企业没有一点苟延残喘的气息,扑面而来的全是生机勃勃与欣欣向荣。“有压力才有动力,才能让我们迅速在综合的运输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尽快进入新角色。”淮北汽运副总经理张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带微笑地说

     结合优势  发力中短途与公交

     淮北汽运是国有控股的道路二级资质企业,坐落在秀丽的相山脚下。据张晓副总经理介绍,淮北汽运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至今已现拥用各类营运车辆1200辆,其中大中型公路客车520辆,有客运班线124条,下属6个客运站、6个客运分公司,形成道路客运、货运物流、汽车出租、汽运快修等多元化产业结构,经营范围辐射周边地区及京、鲁、豫、鄂、苏、浙、沪粤等省份,长途线路覆盖到珠三角和长三角,已发展成为淮北道路运输的专业骨干企业。

     是什么让淮北汽运有了如此快的发展?是什么给了淮北汽运与铁路竞争的勇气?

    “铁路的提速、动车的开启、高铁的气势汹汹让淮北汽运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之地,我们充分结合自身优势,进行了大胆创新。”张晓副总介绍。

     首先,淮北汽运在中短途市场进行了开拓,充分发挥了公路客运“门到门”、“点到点”,机动灵活、方便快捷的优势。经过几年的努力,当前淮北到合肥、淮北到徐州的班线已深受乘客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次,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地加快,淮北汽运已经着手大力发展市内公交、城乡班线。同时经过摸索,淮北汽运在农村班线推出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举措;如今已有18条公交线路,形成了“三区一县”的交通布局,成为了当地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针对当前人们出行方式多样化,淮北汽运大力推广品牌线路,针对乘客特征开辟了一系列商务班线、农民工班线等。尤其是农民工专线的开辟备受认可,让农民工深深感受到了淮北汽运的真诚与责任。

   追求卓越  严把采购“高压线”

   面对诸多压力,客运企业进入了所谓的“微利时代”。因此,如何以合理的成本投入赢取最大的价值回报,已成为每个客运企业的重心!那么,如何在丰富多彩的客车市场上选出适合自己运营、能够迅速提升竞争力的车型也自然成了“学问”。

   提起车辆选择,张晓副总表示:“客车是一个特殊的交通工具,是最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件的交通载体,因此,淮北汽运在选购客车时会将安全置于首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会考虑性价比优势,而后结合线路运营效益情况合理选购客车品牌和档次。之后,我们对车型的选择也有一些系统的要求,如底盘与发动机要匹配、整车品质和外形要相符、车内内饰及空间比例要合适等。”

   据悉,当前淮北汽运520辆大中型公路客车中有100多辆都是中通客车。为何中通客车能通过层层考验,担当了淮北汽运打造自己的“交通核心圈”的重任呢?张晓副总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

   原来,自1990年第一次采购当时的聊客东岳SD662A型客车15辆,中通产品的品质第一次赢得了淮北汽运的认可,尤其是中通产品安全、可靠、耐用的性能让淮北汽运获益匪浅,为此开启了今后持之以恒的合作;

  1996年-2007年,淮北汽运进入与中通客车合作的第二阶段,尽管该阶段是中国客运市场“挂靠”经营为主的阶段,车辆品种众多、五花八门,但中通客车卓越的安全性、节能及稳定性深受挂靠车主的认可,在其内部曾掀起了购中通客车热;
 
   2007年后,淮北汽运大力推行公司化改造,走品牌化发展之路,严把采购“高压线”。中通客车除了提供良好的产品外,还在服务方面力争至真至善,在淮北汽运建设了中通特约服务站,储备了配件库,确保了客运通畅万无一失。

   转变思路  提升服务品质

   众所周知,服务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但它却可以用极快的速度走进人们的心里,并在那里生根发芽。因此,服务品质已成为当前各种竞争的“秘密武器”。淮北汽运则深深认识到了服务品质的重要性,长期恪守“物流的速度,客运的愉快,驾培的责任,修理的技术”的经营理念,竭诚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满意的运输服务。


淮北副总经理张晓副本


   张晓副总说,做企业要和做人一样,要“诚”字为先。多年来,淮北汽运公司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内强素质方面,公司把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做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对员工进行法律知识学习,职业道德培训,开展岗位培训、岗位练兵等,并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员工积极性,做好主动安全,避免给乘客留下坏印象,还需“亡羊补牢”的缺憾。

   同时,公司不断完善资源管理机制,从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管理。2006年起,公司全面引进GPS和视频监控系统,从源头强化车辆运营的安全管理,强化车辆运营过程的监督和惩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宰客、卖客”等现象的发生,为乘客营造了“安全、优质、舒适、快捷”的出行环境。

   走出淮北汽运,记者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里有着难以言表的热情,这里有着无穷无尽探索的精神……相信这个致力于“做中国客运行业丑小鸭”的企业早晚有一天会蜕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值班编辑:郭艳超)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