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运输管理 >> 运管动态 >> 正文
[河南]方城县打造高效持续和谐交通 服务方城社会经济发展
来源:王 琰 2011年11月28日8:47

  “十一五”是方城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效最大、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五年。方城县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强力实施“改革强交、项目兴交、依法治交”战略,重点突出规范行政执法、强化路政治超、坚持建养并重、加强运输市场管理等中心工作,努力实现方城交通运输事业的大突破大发展,有力地服务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五年共荣获省、市、县表彰103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17项、县级83项。其中养护工作代表南阳市迎接全省“好路杯”检查,获银杯奖;交通行政执法工作荣获“省级行政执法示范单位”称号;超限站被授予“省级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单位”称号;连续四年荣获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单位称号;连续两年被市政府授予“农村公路通达杯”劳动竞赛银杯奖,被县委、县政府荣记“集体三等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荣获“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和“省交通劳动奖状”。

  坚持公路建养并重

  提升安全便捷服务

  近几年来,方城县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提升“三个服务”水平,即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取得公路工程建设和公路养护工作的跨越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成效显著:共争取并实施各类公路建设项目1566.6公里,其中干线公路240.2公里、农村公路1293.1公里、城区道路33.3公里;新建、改造大中桥66座(含在建);累计完成投资8.45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资金近5亿元,社会融资3.45亿元。至“十一五”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3131.8公里。其中:高速、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共27条671.7公里,村道2460.1公里,实现通油(水泥)路里程2540.5公里,比“十五”末的1137.8公里增加了1402.7公里。563个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率达100%,油(水泥)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99.9公里(含村道),是“十五”末油路44.8公里的2.2倍。2011年紧抓新一轮干线公路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机遇期,用足用活政策,掀起方城干线公路建设的新高潮。始终不渝地坚持推行和完善单项工程核算制度,进一步加大投融资力度,计划重点完成以方城至社旗快速通道、郑新线城区段改建、高兰线城区段改建为龙头的省道路网改造项目,以及一批城区市政道路、新能源产业集聚区道路建设项目。农村公路重点解决县乡公路贯通和乡镇之间的道路通达问题,初步形成连通乡镇的循环公路网,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计划争取新开工县乡公路项目40公里、村道联网路项目30公里,大中桥9座705延米,逐步报批项目255.5公里。

  公路养护工作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管养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提升管理水平、推进科学养护、强化应急保障、提供优质服务”的指导思想,努力构建更安全、更畅通、更环保、更高效的交通公路综合服务网络。认真贯彻《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等法律法规,着力提升省道干线和农村公路的整体服务水平。列养省道好路率连续五年超标完成,平均达92.7%,S103线好路率达100%,连年保持文明样板路和文明示范路效果;县道、乡道、村道公路平均好路率分别达85%、80%、75%,营造了“畅、洁、绿、美、安”的行车环境,公路网络的整体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至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高速公路和省道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支脉,辐射各乡镇、厂矿,南接荆襄、北贯京冀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规范交通行政执法

  优化交通服务环境

  方城县交通运输局历来高度重视交通行政执法工作,致力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廉洁执法,实现了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执法文书、执法行为“四个规范”,树立了良好的行业执法形象。近五年来共查处路产案事件570起,行政处罚案事件1004起,路产索赔收入260多万元,行政处罚收入49万元,路政案事件查处率和路产索赔率连年分别达95%和98%以上。共依法检测车辆62.7万台次,查处纠正超限车辆10.2万台次,卸货4890吨,超限比率有效控制在4%以内,比“十五”期间下降6%,确保了干线公路的安全畅通。

  路政超限执法工作主要唱响三部曲:第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路政系统采取政治业务学习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分散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思想理论教育与行政执法实践相结合等方法开展学习培训,平均每年组织参加各类执法培训400人次。以落实《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行政许可手册》、《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为核心,切实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和处罚标准,实现“四统一”,即统一处罚卸载标准、统一处理违章车辆、统一制作法律文书、统一使用罚款票据。第二,交通运输坚持以路政和治超为主体,加大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紧抓全市“六创一迎”和交通部“迎国检”活动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加强对公路控制区的管理、严控违章建筑、综合整治过村镇脏、乱、差路段,打造整洁美观的通行环境。同时,按照全国治超方针,实行固定监测和流动监测相结合的治超措施,开展重点打击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超限车辆专项治理活动,确保境内道路和桥梁安全畅通。第三,强化纠风治乱,树立良好社会形象。认真开展交通部门政风纠风建设工作,向社会公开《路政超限执法承诺》,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按照交通部治超“十条禁令”、“五不准”要求,纠正执法工作存在的不正之风,从严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实现纠风治乱工作在全县位次明显前移,进一步提升了交通运输行业的社会认可度和公信力。

  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针对道路运输行业点多、线长、面广,规范运输秩序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该局坚持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道路运输市场为奋斗目标,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市场专项治理整顿,保障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为运输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客运经营进一步规范。在运输企业、客运站场和客运中心派驻了运政稽查人员,严把“三关一监督”,监督企业加强站务管理,制止违规车辆进出车站。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查处串线、倒客、甩客、宰客、卖客、客货混装等违规经营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取缔非法从事客运经营的“黑车”,查纠以不正当手段争抢客源,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货运管理得到加强。配合治超工作拟定《方城县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期间道路运输保障应急预案》。设立投诉电话,集中整顿货运市场秩序,对中间盘剥、垄断货源、欺行霸市和严重侵犯货主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依法重点治理。

  出租汽车整顿成效明显。与交警部门联合建立了出租汽车管理执法协作机制,重点整治违章违规经营“黑车”;在全县出租车行业开展“文明优质服务”竞赛活动,重点整治车容、车貌、车内卫生和文明诚信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开展市场调研,合理调整运力结构,逐步达到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从根本上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出租车经营秩序。

  维修市场治理收到预期效果。加大对全县维修市场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培训考核力度,提高了汽车维修工的技术水平,规范了维修市场,确保了汽车维修安全技术达标。

  驾培市场步入规范化管理。对全县驾培机构进行清理,重点查处无证经营、教练车老旧、经营行为不规范、无固定训练场地、擅自压缩培训时间和减少培训项目等问题。

  “十二五”期间,方城县交通运输规划总投资规模96.24亿元。其中:高速公路估算总投资60亿元,干线公路估算总投资18.18亿元,农村公路估算总投资15.88亿元,运输场站估算总投资1.75亿元。到2015年年底,全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量将进一步扩大,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将建成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30分钟交通网,形成环绕县内中心城区的快速环城通道和连通乡镇的循环网络,基本形成“能力适应、服务优良、安全环保、保障有效”的交通运输体系。 

(值班编辑:郭艳超)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