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运输管理 >> 运管动态 >> 正文
[江西]修水人大五条建议为全县客运市场管理“把脉”
来源:吴定军 余武 2010年12月24日11:19

  为推动全县客运市场的有序发展,为群众出行提供安全便利的交通服务,修水县人大常委会日前组织对全县客运市场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听取县政府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实地察看部分乡镇及片区农村客运状况、到相关职能部门和客运企业进行走访座谈、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方式,调研组较全面地了解了全县客运市场管理现状。

  针对全县客运市场管理体制不够科学、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经营行为不够规范、运力配置不够协调、部门监管不够到位等问题,调研组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规范全县客运市场管理工作的建议:

  1、依法重拳整治客运市场。一是重拳打击非法营运行为。由公安牵头,交警、交通、运管、城管等部门配合,实施联合、联动执法,加大对非法营运车辆的查处打击力度。二是严格规范经营服务行为。对客运企业与经营者的客运车辆是否按批准的线路营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落实,驾驶员是否持有从业资格证,车辆是否按规定进行维护、检测,是否按照停靠站点上下客,是否遵守交通法规等方面依法严格监管到位。三是疏堵结合。按城乡人口比例及我县县情增加城市公交车、出租车数量,增加农村区间班线,以缓解客运运力不足,挤压非法营运车辆的生存空间。

  2、转变客运经营管理模式。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人车分离、公车公营”的原则,同步推进公交车、出租车、各短途车队 “公司化经营”改革,组建股份制的实体公司,实现客运企业“两权”所有(产权和经营权)的实体经营模式。提高客运企业准入门槛,实行服务质量招投标,让有实力、管理规范的客运企业进入我县公交车、出租车客运市场,打破城市客运垄断现状。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对现有公交车、出租车经营权重新进行确认,清理整顿经营权转让行为,杜绝出租车个体租赁经营方式。农村班线实行公司化片区经营模式,平衡主干线与区间线收益差距,提高符合通行条件的行政村的客运车辆通达率。

  3、科学便民规划线路运力。科学合理设置公交线路、客运班线线路,按人口规模与人流动向等特点合理配置运力。合理、便民设置公交线路,彻底改变目前公交线路过少、市民出行不便,尤其是群众到单位和部门办事乘车不便的状况;加强各公交线路的协调连接,形成完整的公交线路网络,提高公交车覆盖面;促进公交车辆的合理配置,按照不同时段的人流特点,合理安排调度运力,使各线路公交车辆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农村客运班线在线路布局上,要着力提高班线辐射范围和通达深度,通过线路的合理布局,分流运力、平衡运量、提高通达,形成较为科学、合理、便民的农村客运班线网络。此外,农村客运班线在学校放假、农村赶集等特殊时段,在片区内调剂运力,增加“学生车”、“赶集车”,解决群众特殊时段乘车需求。

  4、严格客运运行秩序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出台出租车与公交车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客运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加大日常稽查力度,采取各种方式,有安排、有部署、有重点地开展检查,严厉打击各种违章经营行为。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协调解决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真正做到摒弃部门利益抓管理,形成“部门联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把道路客运安全监管纳入县政府对乡镇目标考核的内容,拓宽道路客运安全监管渠道,树立各乡镇参与道路客运安全监管的责任意识。

  5、开展客运文明窗口创建。配合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公交车、出租车中开展城市客运文明窗口创建活动,让公交车、出租车成为宣传修水人文、历史的流动窗口。公交、出租车公司要广泛开展岗前培训,普及礼仪常识,提升从业队伍文明素质和礼仪修养,强化司乘人员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以整治车容车貌为重点,保持公交车、出租车辆卫生清洁,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加强营运纪律管理,维护公交车、出租车良好运行秩序。评选表彰 “文明服务标兵”,树立行业新风。

(值班编辑:兰霞)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