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立秋刚过,仍是酷暑,偌大的乡村除了知了的叫声,显得格外安静。在金湖县塔集客运站候车室内,陆大爷和一起等车去县城的乡亲们有说有笑。头顶上,壁扇以最大的力气为他们送上清凉。
“现在乘车比过去安全、放心、轻松多了”,陆大爷指着车站外面的乡村公路说,“过去乘车就在这路边等,车一来就招手拦车,车未停稳就往上冲,车门未关好就启动,非常不安全,特别是家里老人、孩子乘车,总是放心不下。”
顺着陆大爷手指的方向,笔者走上这条塔集通往金湖县城的公路。车辆并不多,路也狭窄,如果两辆大型汽车相向而行,就得占用两旁的路肩。即使是陆大爷他们常坐的中巴车,并行而过也得放慢速度,稍不留神就会发生“摩擦”。
在陆大爷看来,过去乘车站在路边等,车子什么时候来,心里没有底,有时候等半天,等得腰酸背痛,连找个休息的地方都没有。“现在好喽,乘车可以在车站里面等,既安全又可以休息,车子什么时候来心中也有个底。”说着,陆大爷提着口袋,噔噔噔噔上了开往县城的大巴。
以前农村公交多是小型中巴车,难道现在也“改革”成大巴了?“仅我们塔集线就新上了好几辆大巴呢!”塔集客运站站长万学金告诉我们,塔集客运站自2009年5月8日正式启用以来,不仅给了乘客一个良好的候车环境,车辆也更换、提升了。现在,塔集客运站平均日发运乘客2000多人,有效地改变了过去的客运秩序,实现了由过去的“马路市场”向客运站候车的转变。
在金湖县金南客运站,我们见到了同样的情形。金湖县运管所负责人告诉我们,目前金湖县已经建好了3个客运站,全县农村客运站建设实行“路、站、运”一体化的原则,统一标志、标识,设施齐全,基本满足客运站功能和公益设施的要求,已形成了满足全县农村客运需求的农村客运站点网络。通过客运站体系的建设,全县客运秩序从根本上得到好转,做到了车进站、人归点,乘客乘车方便,车辆行使快捷。同时,也带来了农村镇、村面貌的大改观,美化、亮化了农村环境。
那么,新车站、新客车,会不会带来车票的上涨呢?“所有农村公交票价严格按照物价局审批的标准执行,没人敢乱涨价、乱收费。”金湖县运管所负责人说,以前的“马路市场”管理常有乱涨价、超载等不规范经营行为发生,现在从发车、停车、上客、卖票全部形成了制度,不仅经营更规范,广大群众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据了解,近年来淮安市坚持把农村客运站建设工程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站(亭)建设步伐,完善农村客运网络体系,促进农村路、站、运一体化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的出行质量,繁荣新农村经济。根据全市“十一五”农村客运站建设规划安排,2008年到2010年,全市将建设45个农村客运站,加上已建成和在建的19个农村客运站,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将建成64个农村客运站,基本形成满足农村客运需求的农村客运站点网络。
目前,通过全市交通部门的努力,全市所有行政村中通农村客运班车的行政村达到了1338个,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4.8%。全市已建成35个农村等级客运站,230个农村客运候车亭和2542个招呼站牌。全市116个乡镇城乡一体化率达到了57.8%,建成城乡客运一体化站亭48个,预计到今年(2009年)底城乡一体化率达到70%以上。
“农村客运站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乡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直接影响着城乡运输网络功能的发挥,关系到农民群众出行的切身利益。”谈及加强农村客运站建设的初衷,市运管部门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的建设使用情况来看,农村客运站的集散功能发挥得非常好,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方便城乡居民出行,而且有助于创优农村客运运营模式,进一步实行人便于行、货畅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