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地方动态 >> 正文
[黑龙江]农村公路渐成网 农民腰包鼓起来
来源:中国交通报 2009年3月27日12:54

    因道路条件差,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长岭镇小王岗村村民养大一头猪,要请六七个劳动力抬着去卖,好几里路走下来,去掉运费,等于一头猪四条腿少了一条腿。由于到处都是翻浆路,尚志市亮河镇农民每遇秋季连雨天,就得眼睁睁地看着桨果烂在地里头,即使采摘下来的果子装上了车,外运时也常常因汽车在泥泞的山路上摇晃、颠簸,相互挤压的浆果几乎变成了“果酱”……

    曾几何时,在哈尔滨农村,这样被落后交通困扰的小故事,随便找个人就能讲几个。

    “让农民兄弟走出泥泞,走上致富路,彻底改变哈尔滨农村公路的落后状况,是农民盼的,更是党委、政府要干的。”哈尔滨市公路管理处处长戴连跃一语道出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攻坚的背景。

    2008年,哈尔滨市投资13.7亿元,启动了500多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使村道建设迈上了新台阶。目前,全市97%的乡(镇)、77%的建制村通上了沥青(水泥)路;16个区、县(市)全部实现县城到乡镇通上沥青(水泥)路;55个乡镇实现乡到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2009年,哈尔滨市将继续投入约12亿元,开工建设农村公路通畅工程近3000公里,改造危桥近60座,沥青(水泥)路通村率将达到85%以上。

    依靠农民 契合民意

    把数百条乡村土道变成光洁平整的水泥路,钱从哪来?要减负,还要动员农民参与建设,如何使修路更加契合民意?

    财政资金投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补一点——哈尔滨把财政投入、招商引资、资源变现、民间资助、受益单位捐资等多元筹集建设资金的通道,变成一把把打开农村公路建设筹资难题的“金钥匙”。

    哈尔滨市政府贷款4.025亿元,对农村公路建设予以定额补贴。各区、县(市)也纷纷聚集财力向农村公路建设倾斜。一些乡镇政府采取变卖闲置资产、发包“五荒地”和机动地、土地置换等办法多方筹集资金。

    各区、县(市)采取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公路建设。不修农民不想修、不愿修的路,不强行摊派、集资,不随意降低补偿标准,不随意征用农民宅基地和耕地,不乱采乱挖……一时间,这些契合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的“铁尺严规”,燃起了农民筑路情。

    听说要在村里修水泥路,尚志市元宝村一下子沸腾了。在村干部、党员带动下,村民们很快就筹集了40万元;村办企业也在有限的积累中拿出70万元;28家私营企业老板纷纷解囊,捐资数额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

    宾县胜利镇9个村的农户在《建设新农村“一事一议”农户筹资备忘录》上郑重承诺:自愿为修路筹资出劳。短短数周,农户筹集的80万元资金使工程建设如期招标、按时开工。

    有着在国外打工经历的尚志市河东乡农民们,不仅有力出力、有车出车,积极参与拉运土方、运输砂石料、整修路肩,而且动员各村老人们成立了义务修路议事会,昼夜义务巡查,严把工程质量关……

    无路不富 路畅业兴

    畅通无阻的公路网建好后,不仅使各县(市)的交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而且使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畅通的农村公路使“五常大米”每公斤收购价格提高了1元;尚志市珍珠山乡栽培栽植的食用菌每公斤价格提高了12元,仅此一项,农民每年可增收近亿元……

    腰包鼓了,农民生活也随之提档升级。现在,通乡路已全部完成、通村路已建成80%的通河县,城乡边界日渐模糊。不少村民将孩子送到县城里读书,一些村屯更是掀起了“轿车热”,祥顺镇大林子村甚至率先成为全县的“轿车村”。

    路网纵横,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县城特色品牌也借势登高。尚志市亚布力镇至庆阳镇通乡公路沿线的农产品也已形成收购、冷冻、仓储、出口的一条龙物流体系,“三梅”果酒畅销全国乃至世界。

    全国知名的中良美玉有机谷物有限公司、丰粟有机水稻种植合作社、北京嘉德兴业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亨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入驻哈尔滨市,经这些企业加工、销售的“五常大米”每公斤价格高达20元。仅五常市,公路沿线就引进项目56项,吸引国内外投资3.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全市公路沿线落户的乡镇企业增加了近300家,总投资超过60亿元。

(值班编辑:兰霞)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