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运输管理 >> 运管动态 >> 正文
[江西]南康交警坚持以民为本创和谐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江西省南康市交警大队 杨昌瑛 2009年2月5日15:8

    近年来,南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改善民生,亲民为民爱民,始终把爱民实践活动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开展之中,以党委政府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为出发点,以民生民意为切入点,把爱民实践活动贯穿于全体民警的自觉行动之中,既进一步有效密切了警民和谐关系,又取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理解和帮助,形成了“警爱民,民拥警”的浓厚氛围,有力推动了公安交通管理事业的新发展、新跨越,为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造了一个和谐平稳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典为范,民生为本,为群众疾苦前赴后继。

    2007年9月份,该大队唐江中队七年如一日帮扶一个交通事故受害者黄刘玉家庭的感人事迹引起了省、市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引来了《人民日报》、《江西日报》、《新华社江西分社》、江西电视台、《赣南日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并分别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唐江中队全体民警、职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忠实履行职责使命,七年如一日,为交通事故受害贫困家庭提供亲情化帮扶服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充分信赖,密切了新形势下的警民关系,促进了交通管理的顺利开展,为营造和谐交通、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此,大队党总支、市公安局党委、市委政法委、市委市政府和赣州市交警支队先后发出了向唐江交警中队学习的号召。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舒晓琴还亲自签署了为唐江中队记集体二等功的命令,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党委书记、总队长郁耀平同志获悉情况后,专门指示南康交管大队要进一步总结中队的经验,树好这面旗帜,并推广经验做法促进全盘工作。以此为契机,该大队迅速行动,以唐江中队为典范,把帮扶交通事故受害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作为一种制度抓落实,长久的开展下去,并组织各单位通过调查走访新增确定了13个因交通事故受害而特别贫困的家庭和孤寡老人作为帮扶对象,逐一制定了帮扶计划,明确了责任单位和民警,将扶贫帮困、亲民爱民这种优良传统形成制度化,变成了全大队民警的一种自觉行动,为帮扶对象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让社会各界看到交警处处以民为本、改善民生、扶贫解困的良好形象,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辐射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和谐警民关系,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龙回镇龙东村的交通事故受害家庭林世波老人一家是市区二中队的帮扶对象。林世波老人的儿子、儿媳妇在2000年因交通事故双双离世后留下一对年幼儿女随老人生活,家境十分困难,自开展帮扶活动以来,该中队中队长魏日辉坚持每月上门走访一次,还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嘱咐老人有困难随时联系,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其一家的生活困难,逢年过节还送上大米、猪肉和水果、慰问金等。08年7月的一天,老人突然发高烧,由于行动不便不能上医院,他首先想到帮忙的就是魏队长,打通了魏队长留给他的“救急电话”,正在上路执勤的魏队长了解情况后,立即赶往他家将其送往医院进行医治,还为老人垫付了医药费。现在的林世波老人是逢人便讲:“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照顾孙子幸福的活到今天,全亏了交警队的魏队长,他比我的亲儿子还亲哦”。现在,只要交警到龙回镇执法,村民不仅支持配合,邀请交警上门休息喝茶,还帮助交警开展工作,巨变的缘由,村民们说的很实在:“交警把群众当作自家人,我们没理由把交警看待成外人”。家住东山街道办事处平塘村的廖利华一家是巡逻二中队帮扶对象,其丈夫在2007年因交通事故死亡后,儿子在读小学二年级,67岁的公公肖芳莲中风常年瘫痪在床,婆婆邱玉英体弱多病无劳动能力,一家生活全靠廖利华打零工维持,中队全体民警积极捐款为其简陋的住房重新装修了一番,为肖芳莲老人买去了“活动椅”,便于照顾其日常生活,该中队还实行轮流上门走访制度,每周至少安排一名民警上门走访,及时了解帮助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每月定期送上日常生活物资,经常帮老人翻身到室外晒太阳,有时老人大小便失禁,民警们不嫌脏不怕臭,帮助老人擦身子洗衣裤。帮扶廖利华一家的事迹不仅感动了其一家,更感动了东山街办一方群众。去年11月初,东山发生一起逃逸交通事故,群众自发到大队提供有效线索,使该案件不到2小时就宣告破。群众感慨的说:“人都是有感情的,交警心中有群众,我们群众才会拥护交警,人之常情嘛!”

    类似例子枚不胜举,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该大队共结对帮扶对象21个,走访慰问达320余人次,为帮扶对象送去大米8000余斤,猪肉1200余斤,食油、水果等物品1390余斤,慰问金10000余元,累计金额达50000余元,为帮扶对象解决实际困难问题69个,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和上级领导的肯定。

    二、民声为导,民意为鉴,为群众期望不遗余力。

    民声民情是交警执法活动的“反光镜”,是交警队伍建设的“试金石”,是交通管理工作的“晴雨表”,直接关系着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南康大队针对新形势下交通管理工作要求和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期望,紧密抓住“三基”工程建设有利时机,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立足实际,不断探索与实践,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导向,把群众的评价作为检验,着力提高为民执法服务水平,不断适应新形势工作要求和群众新期望。

    近年来,大队传承“大接访”的工作思路,结合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机关效能监察”、“党员先进性”“公安机关队伍集中整顿教育”、“执法为民”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等主题学教活动契机,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开门纳柬,广纳民声,通过组织民警走访企业、学校、社区、乡镇村落,设置热线电话、意见建议箱,采取召开座谈会、面对面调查访问、发放意见征求函、接受来人来电来信访问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仅2008年,大队就先后两次邀请了市政协专门组员听取大队工作汇报,并提请政协委员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出谋划策,组织民警走访各界人士12300余人次,发放意见函15000份,接受来人来电来信访问120余件次,所征求的意见建议普遍反映了社会各界对交通安全工作的迫切愿望,大队迅速进行了统一梳理汇总,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同时,针对社会各界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落实了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及时将整改情况对当事人进行反馈,坚持做到有问必答,有访必复,有错必纠、纠而有果。如:针对群众反映的车管业务热点问题,大队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减免了部分业务规费,减少了办事环节和缩短了办事时限,对车辆保险、上牌办证照相实行了社会化,实行“三不下班制”(即不办完最后一件业务不下班、不办完群众急事不下班、不接待完最后一名群众不下班),在所有窗口单位实行“首问(办)负责制、业务导办制、一次性告知制和执法办案责任倒查追究制等;又如市区交通秩序整治问题,大队制定了市区交通秩序长效管理机制,联合城管、工商、建设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强化了市区交通秩序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集约化和科学化,较好的缓解了市区交通秩序一度拥堵的形势。诸如此类,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既提高了广大群众对交通安全工作出谋划策的积极性,又增强了群众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密切了警民关系,提升了交警公信力,实现了双赢的良好效果。2008年12月,大队在全市组织开展的“优化发展环境,政风行风评议”群众满意度调查测评活动中,大队测评结果群众满意率高达96.9%。

    三、结合主题,趁势而上,全面铺开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

    近期,大队根据省总队关于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要求,在深入巩固现有成效的基础上,迅速采取有力举措,全面铺开了“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活动开展以来,大队派出由党总支成员带队的督导组蹲点基层,重点走访乡镇党委政府、弱势群体、信访案件当事人以及基层中队民警。为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大队的每一名班子领导、所属各单位负责人和民警,都采取交朋友、结对子的方式,确定了特困群众或上访人员作为固定的走访帮扶对象,物建 “信息员”,并登记造册备查。同时,规定大队每名民警在活动结束前,走访普通群众不少于10户,并在每月工作讲评会上汇报走访活动开展情况,总结经验做法,剖析存在问题,提出下步工作措施。

    二是强化工作要求,确保走访质量。为确保走访质量,该大队规定机关民警要按照《“南康市公安交通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分批轮流到基层单位参与走访,每批次5天,走访户数不少于10户,确保机关民警在活动期间100%参与走访。同时,该大队在市人大、政协评议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主动征求群众意见,梳理出群众在交通秩序、事故处理、窗口服务、执法办案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改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依据和指引。进一步改进方式方法,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通过上门送一张平安贺卡,送一张笑脸、一句暖心话等形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真正做到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进得了群众门、说得上群众话、帮得了群众忙、交得了群众心,更好地融入群众,切实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突出效果应用。该大队统一印制了《警民连心卡》,一式两份,联系人和联系对象各执一份,作为警民心连心的见证和检查、考核的依据。同时,要求走访人员每天必须做好走访日记,记明走访户数、走访对象的具体情况,尤其要注意记录好走访对象反映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给予解决。此外,大队 “走访办”还对公安交通民警走访日记进行检查评比,并决定以此次大走访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树立交警新形象,进一步促进警民和谐关系。四是强化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大队在南康交警局域网搭建内部宣传平台,反映活动情况,总结活动经验,推动活动开展的同时,充分利用上级机关专栏积极展示该大队的工作成果,传播经验做法,并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通过邀请新闻记者随警深入基层实地采访,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开展正面宣传工作,掀起一个警爱民、民拥警的宣传高潮,树立公安交警为人民的良好形象。至目前,大队已走访乡镇政府21个、企业28个、农村弱势群体和信访当事人等达360余人次,广泛征求走访对象对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恳切了解民情民意,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23个,

    通过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的拓展延伸活动,大队民警亲民、为民、想民、利民意识进一步明显增强,规范执勤执法服务意识明显提高,队伍整体形象明显提升,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有力促进了整体交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值班编辑:Online Team)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