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运输网 >> 道路客运 >> 零部件资讯 >> 正文
零部件产业集群不宜“大干快上”
来源:中国工商贸易网 2007年3月8日8:59

    多年来, 零部件产业集群热在许多地区升温和蔓延,并被许多地方政府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
 
    现在,全国许多地方从省市一级到县甚至到乡镇一级都在建立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在不少地区的发展规划中,零部件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有的地方官员表示:“到2010年,本地汽车零部件产业经济总量还要翻番。”
 
    一些地方建设产业集群,已经超过了当地的承受能力。在一些经济较落后地区,地方政府为建设零部件产业集群提供了非常优厚的条件,甚至凭一万元一亩的地价来吸引投资。显然,地方政府是要往里面贴钱的。
 
    地方政府通过建设零部件产业集群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政府在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行为过度,不仅不能收到相应的效果,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是为了追求政绩,已经脱离了产业集群的定义。一些地方政府虽然已经认识到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对产业集群运行机制缺乏了解,对正在成长的产业集群缺乏规划和引导。
 
    绝大多数正在建设或已经建成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处在低级阶段,缺少高附加值,暴露出以下问题:一是集而不群,集聚企业很多,但是产业联系不多,同行企业之间协作意识不强,集群内很多企业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二是创新薄弱,创新机制缺乏;三是部分产品陷入价格战;四是落地无根,成为零部件产业空间转移途中的一站。
 
    从当前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状况看,单纯加工的利润空间不断减少,能够承接小批量、多品种、高附加值订单的企业效益较好,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十分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功引入企业之后,地方政府并没有使这些企业把“根”扎下来。许多企业看中的只是地方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利用的只是地方政府的急迫心理。在一个地方的优惠政策即将到期时,有的企业便开始寻找能够提供更多优惠条件的地方。当收益大于搬迁成本时,许多企业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搬迁。

    此外,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受到行政区划限制的。行政区划制约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各地往往急于打造本地某产品名牌,施加行政措施,忽视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规律,不善于从专业化分工和市场细分或产业集群的内在联系中发现机遇和培育本地经济特色。

    中部地区某县城在一年前划出很大一片地,建设一个零部件产业园,但发展情况不是很好,仅有几家规模很小的零部件企业进去,远未达到预期效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各种要素的流动并非政府手中掌握的行政力量所能驱动的。产业集群建设并不像一些政府官员想象的那么简单,产业集群建设也要符合一定的规律。建设零部件产业集群,通常需要好几年时间。

    地方政府在打算建设当地产业集群时一定要考虑当地是否具备条件,应该因地制宜。

(值班编辑:吴奇)
最新通讯员新闻
信息检索
关键字
类  型
新闻阅读排行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更多>>运输刊物订阅
更多>>精品车辆
新闻回顾
更多>>专题新闻
更多>>通讯员列表
更多>>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