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文名没有‘博世’那么易记,而且听起来就像一家连锁超市”,德尔福能源、底盘与转向系统大中国区总工程师陈玉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嘲,“说德尔福在做‘全国连锁’也没错,今天无锡德尔福大星电子公司已获批准,这是德尔福在中国的第15家企业。”
与博世这样强势的竞争对手相比,德尔福这几年一直在闷声发大财,德尔福全球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及中国总裁全春泽告诉记者,去年德尔福在中国获得约39亿美元的产品订单,今年第一季度又获得9.8亿美元订单。从1993年以来,德尔福的中国业务平均以30%的速度递增。全春泽表示,“中国绝大部分汽车厂都和我们有业务往来,他们需要一流的科技和本土技术支持,我们让他们感到放心。”
“中国汽车制造业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我们必须扩大生产能力来支持他们的成长。”全春泽表示。德尔福大星电子成立,使德尔福在亚太区多了一个机电系统产品的生产基地。2003年,德尔福在华6.5亿美元产值的20%销到了国外,“去年我们的业务收入仍然是6.5亿美元,与2003年持平,但出口量大幅上升。中国市场的短期波动不会影响到我们的业绩。”全春泽告诉记者。
虽然去年中国10亿美元营收计划未能实现,但在亚太区20多亿美元收入中,中国占了三分之一。此外,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还能节省40%。德尔福在中国挣的这6.5亿美元,比在美国更值钱。
德尔福在中国的业务具有垄断性质,本土销售量高低,取决于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但今年出口业务的持续增长,还是让德尔福收获颇丰。作为德尔福在亚太区的出口基地,中国的地位又一次被抬高。
4-8·韩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优势凸现 4-8·零部件业利润十年来首次缩水 4-5·汽配市场正处于中青年发展时期 3-31·2月份车用发动机产销量随整车下降 3-25·散件组装遭遇政策拦截 “拿来主义”日薄西山 3-23·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企业发展战略构想 2-16·汽车零部件行业会重新洗牌吗? 2-6·潍柴董事长:打破独立发动机厂商的宿命 2-1·2005年零部件市场规模5000亿元 1-31·东风D系列电喷天然气发动机随客车出口 1-26·200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达4400亿元 1-26·秦皇岛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概况与方向 1-25·汽车零部件行业会重新洗牌吗 1-13·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信用状况处于蓝色区间 1-12·朝阳牌柴油机2004年频频跨出国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