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物流背后的高标准发展
“仅2017年,郑州国际物流园区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物流服务业全年完成营业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106.6%;快递物流迅速增长,进出港快件13.8亿单,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3%和27.7%;医药物流总部企业快速集聚,完成营业收入120亿元,成为支撑园区物流产业的半壁江山。”一串郑州市国际物流园区业绩数字,让人不禁为现代物流的神速发展而惊叹。
作为河南省首个综合性现代物流业专业园区,郑州市国际物流园区通过全面对接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通道、两枢纽、三中心、四平台”物流体系,全力建设高效衔航空港、铁路港及出海港的现代综合物流公路港,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2016年8月,郑州市国际物流园区管委会及德邦物流、海通汽配、甲乙丙丁、宅急送、中通快递5家企业,正式被河南省质监局批准实施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2018年4月19日,郑州市国际物流园区管委会、河南海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河南宅急送快运有限公司3家单位又顺利通过了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现场评审验收。
近年来,物流园区管委会以试点项目为引领,积极加强自身规章制度、业务流程等物流管理服务标准化工作建设,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完善了专业化平台,鼓励园区内的物流企业推广标准化设备、标准化业务流程,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将试点各项工作分解到各职能部门,明确具体责任人,严格按照任务要求与完成时限督促各部门完成试点任务;成立了以园区管委会领导为组长的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督促指导5家试点企业的标准化工作,邀请省、市质监部门专家到企业进行指导,有效推动了园区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开展。
物流园区管委会还积极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了《会议制度》《督查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值班制度》《保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内部运行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组织干部职工学制度、用制度,大大提高了干部职工业务水平、工作效率和企业满意度。同时,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规定、应急管理标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服务礼仪文明用语规范、职业健康卫生标准、标准化工作监督检查制度、标准化持续改进制度等,切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有效提升了服务企业的质效。
经过认真梳理归纳,园区形成了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一线办公的“八个一”特色工作方法,即“会议在一线召开,矛盾在一线排查,问题在一线解决,队伍在一线磨砺,人才在一线发现,成绩在一线创造,经验在一线总结,形象在一线彰显”;建立“管委会领导—企业负责人”双向约谈机制,严格按照入区协议,推动项目、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解决。同时,园区还对主导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及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的企业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在政策激励下,园区物流企业积极应用标准化设备、推广标准化作业流程,普遍应用以标准化托盘为核心的标准化货架、标准化仓库、标准化装卸平台、标准化标签等设施设备;基于设施设备标准化,标准化的分拣、搬运、装卸等业务流程标准化也普遍推开。截至目前,该园区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35项、行业标准34项。
目前,2017年园区新引进产业项目15个,协议总投资266.9亿元。其中不仅包括总投资60亿元的上汽、总投资110亿元的宇通二期和总投资50亿元的中铁智能装备产业园3个中国制造领军品牌,还包括总投资30亿元的京东“亚洲一号”项目及九州通、中通、宅急送、本草、鸿泰等骨干物流企业的区域性总部及业务中心等,成为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中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