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云南]德宏首创物流实名制 堵死毒品源头

2012-06-26 09:13来源:云南信息报

    2004年,在德宏州的看守所里,关押的人员80%都是涉毒嫌疑人,这一年全州共有2万5千多名吸毒人员。2012年,全州吸毒人数降至1万3千多人,而自2009年以来,全州超过30公斤的大案数量明显下降,2011年全年缴获毒品量仅1吨左右。去年,德宏州副州长,州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闻在全省创新推行了物流实名制和路长制,在堵源截流之战上打了个大胜仗。

  从上世纪80年代毒品进入德宏开始到三轮人民禁毒战的打响,这是一场人民的禁毒持久战。这个国际禁毒日,那些奋战在一线的缉毒英雄将为我们讲述这30年禁毒战役的点点滴滴。

  打击

  早期的“小米加步枪”

  一直以来,德宏州因为其特殊的地理条件,成为境外毒品渗透云南乃至中国的主要通道。1982年全省成立了第一批专业的缉毒队伍。1980年入伍的张华记得很清楚,在他入伍后的第2年,德宏缉毒队伍就建成了,“刚成立时,在人员配备上就有所倾斜,全州大概有100多位缉毒工作人员。”张华回忆道。

  1989年,19岁的穆晓康走上了缉毒的工作岗位。如今回忆起20多年前的缉毒工作,穆晓康用“小米加步枪”来形容,虽然当时带毒、藏毒的手段较为简单,但由于没有更多的高科技侦查手段,再加上通讯的落后,缉毒队伍的侦查工作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干警的经验与警觉。刚初出茅庐的他经历了接近毒贩、潜伏卧底的各种考验,“用一句最朴实的话来概括,这就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你跑我追,充满挑战。”

  应对

  农村打响禁毒持久战

  张华说,2004年德宏全州的吸毒人员达到了2万5千多人,而吸毒人员中90%来源于农村。也就在这样的形势之下,2005年德宏州三年禁毒人民战争拉开了序幕。

  提到禁毒人民战争,简单说来就是把禁毒工作的重点前移到宣传教育上来、把禁毒工作的重心前移到农村基层来。

  “入村进社工作队”是德宏州的特色做法。工作队中有这样的规定,每个工作队人员不少于3人,每年不少于200天要在自己挂钩的村寨中进行禁毒宣传工作,工作组日常深入农户家庭进行一家一户做访问,发动群众参与到禁毒人们战争中来。

  除了工作组在持续发挥着作用,农村文化活动室也纷纷建立起来,据了解,在第一个3年禁毒战争中,德宏全州建起500多个农村文化活动室。在2010年第二轮禁毒人民战争结束时,农村的文化活动室产生了质的飞跃,从500多个增至1000多个。

  “禁毒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靠一场或是两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就能取得完全成功,这是一场持久战。”张华说。

  创新

  物流实名制与路长制

  “我们最大的创新在于物流寄递业务的实名制和路长制。”穆晓康说,这是德宏州副州长,州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闻去年在全州推行的查缉毒品的新举措,这在全省都属首创。

责任编辑:邓大全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