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广西外运:着力搭建区域物流平台

2006-04-13 09:45来源:广西日报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逐渐深入人心,作为两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展品运输和报关总代理的中国外运广西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外运)也逐渐引起众多商家的注意。而2006年3月30日~4月2日和4月7日~9日分别在菲律宾和新加坡举办的广西商品展览会上同样出现了广西外运的名字。“自2003年以来,广西外运先后在历年广西在东盟国家举办的商品展览会上承办展品运输事宜”,中国外运广西公司副总经理蓝春燕介绍,“4月15日~18日在越南举办的广西商品展览会上,广西的参展商品同样由广西外运负责运输事宜。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要搭建区域物流中心,就要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做支撑,广西外运将力争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突出品牌 强化优势

    “我们是一家综合性物流公司,并不仅仅是单纯从字面上理解的运输企业”,蓝春燕说。事实上,广西外运的主要经营项目包括了仓储、货运代理、船运代理以及合同物流四个方面。以广西2006年在菲律宾、新加坡、越南举办的商品展览会为例,广西外运不仅为广西参展企业提供货运服务,还负责提供报关出境、清关、展商宣传活动等系列配套服务。

    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在2005年12月底中国开始全面放开物流市场,从而给中国刚刚兴起的物流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据悉,我国的物流企业目前虽然有73万多家,但除少数几家规模较大外,绝大多数还是单纯的运输公司。目前,世界上的物流巨头几乎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而物流巨头独资的脚步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正愈走愈急。针对国内外的种种挑战,蓝春燕认为,广西外运只有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尽快做大做强,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广西外运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品牌优势。依托中国外运这个名牌,广西外运的企业资质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认可,这也为广西外运在商贸洽谈中与客户建立了互信基础。其次是网络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广西,还体现在区外和国外,目前广西外运不仅在广西的14个市设有25家下属公司,遍布广西各沿海、沿江、沿边口岸,还拥有自营船舶5艘,总运力2000载重吨,承担广西沿海、沿江至对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进出口货物运输。在公路货运上则拥有49台货柜车,其中25吨以上货柜车14台,60吨韩国现代拖车16台,总运力1503个吨位,货物运输辐射全国各地。广西外运已建立以仓储基地为集散中心,以信息网络为连线,集储运、调运、分拔、速递为一休的物流服务网络,而且还在云贵川等地设有办事处。同时广西还可以利用中国外运在海外的分公司和办事处,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了便捷通畅的渠道。再次是团队优势。作为成立较早、并拥有一定实力的物流企业,广西外运无论是在职工队伍、运作流程还是团队合作上都有着规范的操作程序和合理的流程,经过多年的培训,广西外运已形成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

    在未来两三年内,国外的物流巨头尚难以对广西外运造成冲击,因此广西外运要积极利用这段时间,迅速实现向国际运输“门到门”模式的转变。像过去割裂在道路运输、水运、空运、铁路运输业内的大小公司,将被全球级的多式联运企业整合在一起,以集装箱为媒介,把海、陆、空各种单一的传统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种国际间的连贯运输,实现“门到门”运输。广西外运将力争成为广西物流业提升运营手段的率先吃螃蟹者。在另一方面,广西外运还将加速纵向一体化进度,从2006年起,广西外运还将向码头管理、造船等方面实施产业延伸,并将继续购买车辆,增强陆路运输能力,增强广西对大西南内陆省份以及越南等东盟国家的货运投送。

    借助博览会瞄准未来市场

    物流资源的区域化整合浪潮也孕育着全球级物流枢纽的需求,而广西通过近年来航空港、深水港的强力建设,正牢牢把握住这一巨大机遇,迅速崛起为中国与东盟重要的航空、航运枢纽。这种区域化合作模式促使广西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外运同样受益匪浅。“2004年广西外运营业收入近1.1亿元,2005年迅速上升到将近3.1亿元,而2006年有望实现4亿元的营业收入”,蓝春燕介绍说,“这种快速的增长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广西带来的促进作用,为广西做大了市场蛋糕,增加了市场份额,也使广西物流业融入到区域经济产业链中。”

    目前在广西外运的业务中,进口业务要大于出口业务,在国际市场方面主要是以欧美国家、印度、澳大利亚为主,但东盟市场是广西外运目前最为关注的市场。相对于欧美、日韩市场,东盟国家由于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市场并未定型,市场的上升发展空间很大,因此也是众多国际物流企业积极争取的市场。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广西物流企业展开了广阔的市场,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广西物流企业进入东盟市场提供了便利渠道。因此,两年多来,尽管广西外运在为博览会提供服务中所获得的单纯经济收益有限,但广西外运在东盟国家中成功地建立了合作渠道,结交了商业伙伴,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为广西外运将东盟市场作为未来主要发展市场奠定了基础。

    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同国际市场紧密联系的同时,蓝春燕也提出了广西的企业目前在国际货运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客户对业务操作流程不熟悉,提供的单证不符或者不全。这需要物流企业给客户解释整个业务操作流程,以及提前通知他们所需要的各种进出口报关、报检单证。同时协调各联检部门和海关给予配合。其次是货到港口但正本提单未到,客户又急着要提货。出现这一问题时,就需要物流企业跟客户做解释工作,要凭正本提单放行货物。但同时可以先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先用复印件、保函先报关,等正本提单一到,就可以加快海关对货物的放行时间。第三是客户出口信用证期限很紧,这就需要物流企业协调港口尽快安排船舶靠泊,多增加工班,加快装货速度,及时签发提单,以便让客户在信用证期限内顺利结汇。广西企业与国际市场联系的增多,对广西物流企业的服务也将提出更高要求,这也要求广西物流企业不能只是被动的解决问题,而是要做好提前预测,针对未来的市场可能出现的新形势完善服务,把综合业务变成综合服务。

责任编辑:张鹏飞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