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现“物流大阻塞”
中国正加速发展陆路交通网络,但却因卡车货运业结构支离破碎,而造成这个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大国出现"物流大阻塞"的现象。
据报道,很多制造商、采购商和中国国内零售业都申诉,陆路运输问题已给他们在中国的运作造成大困扰。
中国卡车货运业结构十分松散,无形中增加了商家的运输负担,一些大型零售商如沃尔玛(Wal-Mart)和家乐福(Carrefour)以及以中国为制造业大本营的商家都对此表示关注。
单单沃尔玛就在2004年向中国购买了总值180亿美元的货品,规模之大相当于中国第六大的贸易伙伴。
不过,不论采购量多寡,不论是外商还是中国国内的商家,它们的货物运输,全都得依赖结构不健全的卡车货运业。据家乐福供给部经理克里斯多福估计,中国卡车货运公司多达380万家,卡车总数有500万辆。
据报道,这位供给部经理最近在上海举行的一项物流业座谈会上说:"最大的瓶颈是运输业分散,有必要把它们给集中起来。"
如果问题不加以改善的话,大量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可能会受到影响。根据官方资料,中国单在去年就吸引到6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其中大部分是制造业的投资,它们都需要庞大的物流支援。
中国近年来在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花了好几十亿美元以扩大集装箱港、铁路及陆路的网络。
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在2004年的交通开支增加28.5%,达到66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陆路建设的投资。不过,行内人士表示,国内货运网络松散才是造成系统瘫痪的主因。
货运业中的大企业包括中国外运集团(Sinotrans)、中国远洋物流公司(COSCO Logistics)以及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等,但它们大多只在大城市运作。
而且,这些大公司只占市场的一角,中国的卡车货运业主要还是小公司为主,它们都只靠几辆卡车维持生计。
市场高度分散,意味货运涉及的文书工作既繁重又耗时。
由于无法取得经济效益,很多小型货运公司的利润都很低。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小公司因为没有正式的牌照,所以在使用高速公路时必须支付很高的通关费。因此,客户经常申诉说,他们每一次下单,都必须跟货运公司讨价还价。
一家厨房用具制造商的供给部负责人说,"在中国,你要找辆卡车,还得挂号排队。不像在美国,你只要打个电话给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他们就会帮你送货"。他说,其他亚洲国家的运输费比中国低30%至40%,中国的运输服务确实有太多"隐藏"的收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