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物流 江湖打探
随着茶马古道变成柏油高速,轰鸣的引擎代替叮叮当当的马铃,那些跟着骡马日夜兼程的“马脚子”们也与时俱进演变为“现代马帮”,正是他们成为现代物流业的中流砥柱。
《今车市·商用》版曾于2005年10月19日刊发过《卡车+物流=钱》一文,很多读者打电话表示对文中“马帮物流”的提法很感兴趣,并建议《今车市》应该更多介绍一下河南本地的物流状况,使“现代马帮”们在策马中原时能够知己知彼,挥洒自如。
万物生存,环境为先。让我们走近河南物流,先去熟悉一下它的生存环境吧……
有标可依 难改无序现状
“物流”在今天的河南,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但是,在中原策马扬鞭的物流企业却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在人们的概念里,物流企业更多还是停留在“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部电话”的形态上。在某物流公司做司机的小王说,买几辆货车,雇几个司机,租个门面,挂个牌子,他也可以做物流公司的老板嘛。虽然是在开玩笑,但小王的话确实代表了很多人对物流企业,至少是河南物流企业的普遍认识,这也生动地反映了河南物流业的现状。
记者从河南省物流协会了解到,国家颁布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价标准》将物流企业分为运输、仓储、综合服务三种类型。对于具备一定综合水平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按照不同评价指标分为AAAAA、AAAA、AAA、AA、A五个等级。据介绍,郑州市挂牌营业的物流企业有2000多家,而经过《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价标准》评定,达到A级标准的物流企业有3家,其中只有一家物流企业为AAAA级,另外两家为AAA级。这个数字比例是惊人的,但也是一种必然,目前全国也仅有58家A级物流企业。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河南的物流企业一直处于无序疯长的状态。随着《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价标准》的正式出台,长期隐藏在河南物流业的种种问题也暴露无遗,主要体现在经营主体过多、单车经营比重过大、服务专业化程度偏低、物流信息网络平台难以搭建。有业内人士曾对此现象总结了四个字:散、小、弱、差。
目前,物流企业虽然有标可依、有章可循,但也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物流行业杂乱无章的状况。
地杰路宽 宏伟蓝图待绘
“计划到2010年,使现代物流业在河南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圈层’、‘七大物流工程’、‘五个区域物流枢纽’、‘八类行业物流发展重点’;到2020年,使物流业成为郑州的支柱产业。”这是在2005年9月审议通过的《中国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核心内容。此计划将使河南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中原城市群为重点,区域物流枢纽、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为支撑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早在《纲要》出台前,沃尔沃卡车公司大中国区总裁吴瑜章就河南物流业的发展曾与记者有过一番交谈。他说:“河南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物流体系和先进的物流理念,是片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当时,吴瑜章正在着手沃尔沃卡车驻兵河南的战略部署,他认为,河南历来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美誉,而郑州则是“雄峙中枢、控御险要”,处于我国交通大十字架的枢纽位置,物流业潜力巨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对物流业成为郑州支柱产业也表示肯定。他分析,物流是成本的概念,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的比例越小越好,其最终目的是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物流不大会成为支柱产业,而只能起支撑作用。但是,物流业如果是在枢纽结点城市,如上海、深圳,包括郑州,是有可能起到支柱作用的。考量的关键是看其服务范围,也就是说看其是否能赚到外地市场的钱。他认为,现在河南物流业正处于从初级向高级攀升的阶段,对郑州这样一个在商流、物流方面具有传统优势的城市而言,发展现代物流面临着很多机遇。
有利有弊,有短有长——这就是培育河南现代物流业的土壤。只有我们一步步走近它、观察它的时候,才能深入地了解它,从而“扬其长,避其短”,在这片优势和劣势并存的土地上发现机遇、把握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