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 第四方物流浮出水面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物流运行仍保持较快增长,但与上年较高增速相比,社会物流总规模增长呈现减缓趋势,物流成本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增长速度也有所放慢。
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5.4%。2000年开始我国物流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今年以来,增速开始减缓,到今年上半年增速降至25.4%。与去年同期比,增长速度放慢了6.7个百分点。从物流运行的角度看,国民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时期。
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5%,这一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3.5个百分点,也比GDP增长幅度14.7%低1.2个百分点。由于社会物流总费用的增幅低于GDP的增幅,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也略有回落,由去年上半年的21.5%,回落至今年上半年的21.3%。
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为4396亿元,同比增长12.2%,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20.9%。今年上半年,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预计为3447亿元,同比增长26.5%,增幅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略高于全国平均投资增长水平。
我国已具备现代物流基础
我国现有的物流资源已经很丰富,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备。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一大批传统的仓库,这些仓库面积甚至已经超过了我们对仓储的需求量,还有大量的闲置。
这些年来,我国各种运力的发展速度惊人,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以及管道运输在内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很快。比如,我国已经有了超过3.4万公里的高速公路,排行世界第二;我国的一大批港口规模也排在世界的前几位,我国海洋运输运力排在世界第一的中远;几乎每一个大型城市都基本具备了航空运输网络和运输能力。
另外,我国的物流设施这些年来发展的也非常快,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被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运输工具;激光导引车、立体化仓库、自动化装卸的机械设备在我国也得到了普遍采用。近几年来,我国对信息化投入的力度也相当大,除了在供应链体系方面的信息化改造外,企业和物流流程的信息化改造也已经广泛地开展起来。所以,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现在差距主要表现在整合方面,即如何把已有的存量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如何使资源在整合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运转迅速的供应链体系,进而形成一种快速的流程,来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粗放型物流亟待改变
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很快,但真正能够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企业还不多。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造成物流效率低下,现有资源利用不足。2004年,中国的货运总量为161亿吨,货物价值总额为38.4万亿元,货运平均价值为每吨2384元,只是美国的40%。中国物流的对象主要是附加值低的产品,导致物流费用居高不下,也使得物流活动还处于低水平、粗放的阶段,很难适应目前多品种、多批次、少批量的流通方式的变化。
中国物流外包业务绝大多数还只是集中在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务,一些新兴的物流业务外包比重很低。
另外,物流综合协调能力薄弱,标准化、信息化跟不上物流发展的需要。中国物流管理费用占总费用的14%,远远高于美国3.8%的水平。因此,中国无论社会物流专业化水平还是社会物流组织能力和物流管理水平均有待提高。
专家建议,加快制定十一五全国现代物流业专项规划,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加强铁路、港口、多式联运和重要物流节点建设和对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为企业经营创造适宜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工商登记管理、财政税收、交通规费、配送车辆进城、土地管理、货运代理、物流市场规范、快速通关等几方面的政策。
未来物流业发展特点
当前物流市场呈现出的特点有:客户需求不断升级,客户个性化﹑差异化﹑专业化的要求,迫使物流企业参与到客户的采购﹑生产﹑运输等活动中,成为客户供应链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时间和质量以及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促使物流企业既要追求优质服务又要不断降低运作成本,双重压力使物流企业的经营风险系数增加;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随着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市场竞争已经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的﹑综合的;营销方式的不断革新使物流方式相应的发生变化,要求物流服务必须更快捷、更省钱,同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是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之一,是企业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智能业务﹑远程业务﹑全程业务早已广泛应用。
上述这些特点决定了当前以及未来能够适应客户需求的物流,应该是一种多环节活动,具有规模效益,拥有网络化的特征。当前企业大量兼并重组的整合行为,正是它们追求这些特征的表现。
资源整合成重要任务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已达数十万家,但普遍规模偏小、功能单一,服务水平和能力不高,绝大多数企业还不足以称为物流企业。如何把分散的物流企业和资源加以整合、改造和提升、增强服务功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企业群体,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任务。
我国在发展现代物流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一些比较大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很多人对现代物流还没有真正理解。一提到现代物流,首先想到的是要建设大型的物流经济园区,但是规划之后,大部分依然还是在做传统的仓储和运输业务。把现代物流单纯地理解为建设超大型的园区,理解成投资购进一些设备,理解成完全靠现代化机械来搬运。
中国社会物流虽然有了快速发展,但同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物流总费用与GDP之比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说明当前中国物流发展水平不高、效率偏低,经济发展的物流含量偏小,与发达国家在物流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方面确实存在明显差距。
专家分析,与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相比,中国社会物流尚有诸多问题,首先是物流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突出。中国铁路总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三,完成工作量居世界第二,每公里完成的货运量居世界第一,但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物流需求。全国各地每天向铁路部门申请车皮15万辆左右,实际只能满足9万多辆的要求。
如何整合物流资源
首先,突破规模瓶颈。
一定的规模是第三方物流生存的必要条件。在西方发达国家,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大物流系统十分发达,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利用率超过了75%,而在我国尚不足30%。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扩大规模、整合对手需要一笔大的资金投入,会给他们带来不小的风险。但第三方物流由于规模大、现代化水平高,加之契约制度的完善,因而能够有效地协调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物流活动。它通过和企业的契约关系,利用信息化高科技手段、专业化的设备,才能把物流活动的各环节,从点到面有机地串联起来,快速完成物流过程。
其次,发展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服务商通过整合和管理自身的以及其他服务提供商补充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远远超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服务领域,提供给客户更大的功能整合和更广泛的运行自主。第四方物流服务作为与客户的惟一界面,通过团队伙伴或联盟的形式管理多个服务商,将自身的能力和最佳物流服务商相结合来提供解决方案,是整合物流资源的有效方式。
第三,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的关键就在于建立跨企业边界的信息共享机制。在一个多利益群体当中,如果没有较充分的信息共享,就很容易出现机会主义行为,难以合作成功。信息资源整合离不开IT系统的支持,包括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软、硬件技术支持。由于技术支持的保障,现代物流的协同可以实现企业之间、功能小组之间、人员之间以及与顾客之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形态的协同方式,从而更好地将各自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共同为顾客提供优良、快捷的物流服务。
第四,建立物流战略联盟。
物流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开拓新市场等特定战略目标,可以分享约定的资源和能力。通过战略联盟,物流企业可以在未来进行大规模资本投入的情况下,利用伙伴企业的物流服务资源,增加物流服务品种,扩大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为客户提高一体化物流服务,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彼此相互依赖、有效而积极的信息沟通、共同的企业经营目标和凝聚力、技术上的互补能力、双方高层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的共同努力等,是物流企业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