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2004年交通工作情况和2005年交通工作任务的总体概括

2005-01-07 09:29来源:中国公路网

 

    2004年工作困难大、创新多、难点多、亮点多,取得成绩显著。公路水路运输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农村公路建设深得民心;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初见成效;应对交通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提高,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基本稳定;交通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交通对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深化;行业文明建设推出了立得住、叫得响、影响广的新典型,宣传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2005年工作环境好、着眼高、立意新、基础强,工作目标明确。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总体部署,2005年交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发展能力,保障宏观调控,加快重点改革,强化行业管理,促进行业文明。
 
    2005年交通部门要切实贯彻落实好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高行政能力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着力提高“五个能力”,全面完成好“十五”计划,同时组织完成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推动交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进展,2005年将继续加快建设力度和步伐
 
    2004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进展,预计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21.2%。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抓两头”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全长4395公里的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道主干线和全长2389公里的北京至珠海国道主干线全线通车,“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全部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完成建设任务的86%,西部开发省际通道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19.9%。到2004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85.6万公里,新增4.6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3.42万公里,新增4400公里。江西温家圳至沙塘隘、广西南宁至水任、沈大高速公路拓宽扩建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通车,润扬长江大桥主体工程全部建成,安庆长江大桥、湖北巴东长江大桥实现贯通,苏通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加快,预计全年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51.8%;新改建农村等级公路25万公里,其中新增沥青路、水泥路13万公里,又有123个乡镇和11200多个行政村通了公路。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预计全年完成沿海、内河投资增长33%;沿海港口建成泊位67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47个,新增吞吐能力1.2亿吨;内河港口新增吞吐能力710万吨,改善内河航道里程691公里。
 
    2005年要加大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1、以国家高速公路网为重点,加快全国运输大通道建设。国务院已原则通过《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是国家运输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这一成果,统一思想、集中力量,保证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顺利实施。要结合“十一五”规划,尽快制定高起点、高水平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实施计划,加快地方高速公路网规划工作,高质量推进干线公路建设有序、持续发展。重视对建设、融资、运营、服务和养护管理等重要问题的深入研究,理顺体制,加强管理,降低成本,规范运营,提高投资效益和服务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宣传,取得方方面面对高速公路建设的理解、重视和支持,促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加快建设。2、加快让农民兄弟走上沥青路和水泥路的步伐,以实际行动支持“三农”工作。2005年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入,继续实施“通达”和“通畅”工程,中央投资补助项目计划建设15万公里。3、加强节能节耗,努力建设节约型行业。要研究制定引导节约能源的行业政策,努力节约建设成本,节约能源和资源,树立安全、环保的工程建设新理念,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
 
    要进一步推进水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沿海港口能力建设:一要加快沿海专业化码头和公用航道建设;二要拓展港口功能,优化港口结构,整合港口资源,把港口作为城市和区域的物流中心,带动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三要加强港口规划指导,落实好港政管理职能,强化港政对市场秩序监管的职能。2、加快长江航运建设,充分发挥黄金水道作用:一是加强长江航道整治和维护,保证航道畅通;二是加强长江航运综合协调和管理;三是研究制定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快长江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实现良性互动;四是加强长江干线特别是三峡库区的安全管理。五是研究并实施三峡长期翻坝方案,提高综合通过能力。3、切实解决京杭运河堵航问题:一是加大重点堵航航段、船闸及分流航道的改造、扩容建设力度;二是继续大力推进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工作;三是建立协调机制,制定排堵保畅应急预案;四是建立治理水上运输超载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公路、水路运输生产全面增长,2005年要继续加强交通运输的组织协调,重点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通畅
 
    2004年公路、水路客货运输生产全面增长。预计全年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163亿人和1.8亿人,旅客周转量8765亿人公里和65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1.3%、7%、13.9%和3.4%;完成货运量122亿吨和18亿吨,货物周转量7597亿吨公里和38900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5.6%、13.8%、7%和35.7%。沿海港口吞吐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全国港口吞吐量突破40亿吨,增长21.3%;集装箱吞吐量达6150万标准箱,增长26.4%。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3.8亿吨,宁波、广州和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均突破2亿吨。
 
    为贯彻中央加强宏观调控、保障煤电油运的部署,及早加强煤炭、原油等重点物资的运输协调。针对煤电油运紧张、电力迎峰度夏的状况,紧急组织和协调运力,实施铁水、公水煤炭联运,用最短的时间开辟了两条煤炭公水联运通道,确保了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预计全年主要港口累计完成煤炭发运量3.4亿吨,同比增长17%。组织港航企业挖潜扩能,加快原油接卸和转运,全国港口接卸进口原油1.1亿吨,同比增长37%。公路、水路运输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初步预测,2005年全社会公路水路客运量将达到173亿人,货运量149亿吨,分别增长5%和6.4%;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4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7500万标准箱,分别净增5亿多吨、1300多万标准箱。煤炭、石油、矿石、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仍将保持大幅度增长。
 
    针对预测的运输需求,2005年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运输保障工作。1、加强交通运输的组织、协调和领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健全应急运输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2、保障重点物资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运输需求。一要加强重点物资运输,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二要保障公路、水路交通干线和重要港口枢纽的畅通,全力保障石油、粮食、化肥、矿石等国家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军运、抢险救灾物资及农副产品和人民生活必需品运输。三要切实做好春运和“黄金周”假日运输组织工作。3、建立和完善公路、水运应急运输保障体系、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三、贯彻中央解决“三农”问题部署,农村公路建设等方面成绩喜人,2005年将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投入,走质量效益型之路
 
    按照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部署和要求,2004年交通部门及早采取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农村客运、保护农民工权益等实质性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1、把农村公路和国道主干线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作为服务“三农”的实质性措施,加大工作力度。2003年、2004年两年,全国建成农村公路35.2万公里,其中沥青路、水泥路19.2万公里,超过了1949年至2002年53年间农村建设沥青路、水泥路的总和。全年新改建农村等级公路25万公里,其中新增沥青路、水泥路13万公里,又有123个乡镇和11200多个行政村通了公路。其中加强了对革命老区农村公路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支持力度,确保了老区农民兄弟早日走上沥青路和水泥路;制定和实施了粮食主产区公路建设规划,有力推动了粮食生产区的公路发展。2、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做到路通车通,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化进程。全年新增农村客运班车8500辆,有286个乡镇、28424个行政村新开通了班车。3、加快解决交通建设拖欠工程款问题,确保中央资金投资项目不拖欠征地拆迁费,不拖欠农民工工资。
 
    2005年要加快让农民兄弟走上沥青路和水泥路的步伐,以实际行动支持“三农”工作。1、农村公路建设。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入,继续实施“通达”和“通畅”工程,中央投资补助项目计划建设15万公里。二要本着既加快建设,又量力而行的原则,因地治宜、科学确定适合当地实际的建设标准。三要加强质量监督和资金监管,把农村公路质量问题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关键,同时保证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四要抓紧做好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五年千亿元规划”的前期准备。力争到2010年东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中部地区80%以上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地区90%以上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同时,继续实施“通达”工程,力争到2010年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2、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继续完善农村客运站点设施,新建农村公路要同步规划建设客运站点,把客运站建在乡镇,把停靠点设在村头。3、切实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农民群众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严格按照“一事一议”和群众自愿的原则,不得搞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或强行摊派增加农民负担。要研究和调整资金政策,努力减少地方资金缺口,不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
 
    四、敢打硬仗、力克难题,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初见成效,2005年继续巩固和扩大已有成果
 
    治理超限超载运输难点在于:一是涉及范围广。涉及全国274.9万户道路货物运输业户,510.8万辆营运载货汽车,902.5万名从业人员,720家汽车整车生产和改装厂家。二是利益格局调整大。既触及超限超载运输业主的既得利益,又触及汽车生产及改装厂家的既得效益。三是协调难度大。既要协调综合部门,也要协调行业管理部门。
 
    开展治超7个月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车辆严重超限超载现象初步得到有效遏制。超限超载车辆从治理前的8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二是因超限超载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下降。三是运力结构调整加快。与发改委联合出台了降低车辆通行费标准的政策,10吨以上多轴货车通行费公路通行费标准下调20%—30%。四是通行效率提高,交通流量增长,物资供应正常,社会秩序和群众生产生活未受影响。
 
    2005年要继续巩固和扩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成果。要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按照“巩固成果、力度不减、突出重点、有效推进”的工作思路,综合采取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继续加大车辆超限超载综合治理力度。2005年力争将超限超载控制在6%以内,并使80%以上的“大吨小标”车辆的标定吨位得到更正。
 
    一是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推进国家强制性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贯彻实施,加强运输市场监管,加大对货物集散地的监控力度,对公路沿线小煤场及货物分装场加强整治,确保车辆在运输源头装载符合要求。
 
    二是加强路面执法。要抓住超限超载重点车型、以驳载为手段的短途超限超载运输方式、华北等超限超载严重地区这三个重点,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保持联合执法的高压态势,实行严管重罚。打击暴力抗法、野蛮闯关、威胁执法人员人身安全的恶性案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五不准”要求。建立群众举报制度,接受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组织明查暗访,严肃处理营私舞弊、充当“车托”等违法乱纪的执法人员。
 
    三是充分运用经济调节手段。降低车辆通行费标准,鼓励发展大型多轴运输车辆,降低运输成本。在收费公路上推广计重收费,规范计量设备,鼓励车辆合法装载运输。
 
    四是探索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在坚持运用法律法规、经济调节、技术管理等综合治理措施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性超限超载车辆监控网络。从2005年开始,各地在新建公路时要结合路网检测站点的总体布局,将治超检测站列为建设内容;合理布局非收费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并进行规范化建设;对现有公路上的治超检测站点,在合理调整基础上进行改造,达到标准要求,部将给予适当补助。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经济发展需要,交通整体规划与重点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开展,2005年重点完成好“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2004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自觉服务服从于经济发展需要,联系交通实际, 提升了交通整体规划与重点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的规划层次,增强了规划的前瞻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为交通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1、编制完成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三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2004-2010年)》,12月17日和1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原则通过。编制完成了《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并上报国务院。《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道及港口布局规划》、《水上安全和救助设施建设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2、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及早加快重点区域交通规划和建设。为大力推进公路水路交通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交通一体化发展思路,完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的编制, 基本完成《泛珠三角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的编制。加强了对革命老区农村公路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支持力度;制定和实施了粮食主产区公路建设规划,有力推动了粮食生产区的公路发展。3、编制了《公路水路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4、全面启动了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2005年重点组织完成好“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研究发展方针,准确把握发展阶段,认清发展“瓶颈”,选准发展重点,完善保障措施,实行规范化的民主参与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以及评估修订制度,全面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要做好“十五”计划的评估工作。部要在各单位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及各专项规划,指导全行业。
 
    六、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2004年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显著提高,2005年将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和应急救助
 
    2004年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显著提高。1、水上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继续重点抓好“四客一危”重点船舶、“四区一线”重点水域和春运、“黄金周”等重点时段的水上安全监管,加强源头管理,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危险品运输管理,加强搜救力量建设和动态值班,防止发生水上重大交通恶性事故。截至12月20日,全国运输船舶水上交通事故起数、沉船艘数、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14.7%、4.0 %、5.5%和5.8 %。2、公路“安保工程”和危桥改造进展顺利。210和109国道“安保工程”示范路段全部完成。全国共完成3.5万处、1万公里的整治任务。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和部分县乡路危桥改造,3年共投入63亿元,维修、加固和改造危桥8326座。进一步落实道路运输安全“三关一监督”职责,开展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大检查。3、交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组织编制了公路、水运和水上搜救3部综合应急预案和21部分预案,应急反应机制初步建立,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治安防范,港航治安形势稳定。深化救助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海上搜救的职责。成功组织了“11·16”“辽海轮”海难救助、“11·21”东航空难黑匣子搜寻、“11·26”“海鹭15”货轮海难救助、“12·4”东沙避风渔民救助、“12·7”船舶重大溢油事故处理等一系列水上救助行动。截至12月20日,全国共组织水上救援1028次,成功救起12827人,救助成功率达94%。
 
    2005年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和应急救助。1、水上安全管理要继续把“四区一线”水域、“四客一危”船舶和春运、“黄金周”时段作为安全监管的重点,特别要加强渡船及短途客船的安全管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乡镇渡口和渡船的专项整治。按照“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技术精湛,在关键时刻能起关键作用”的要求,加强交通海事和救助队伍、装备建设。充分发挥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进一步整合海上搜救资源,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指挥组织和协调,坚持专业救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加强搜救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加强防止船舶污染监管和水上污染应急反应机制建设,提高防止和处理船舶污染水域的能力。2、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监管要继续加强“三关一监督”,继续组织实施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加快整治全国国省干线公路行车危险路段。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防止出现施工重大伤亡事故。
 
    七、交通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继续推进依法治交进程
 
    2004年交通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道路运输条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相继出台实施,《船员条例》已提交国务院法制办审核,《水路运输管理条例》、《海上交通安全法》完成了修订送审稿。制定了《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交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规定》、《港口经营管理规定》、《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对行政审批项目和交通法规、规章进行全面清理,取消行政审批项目9项,改变管理方式、不再作为行政审批的4项,对18件行政法规和106件现行规章提出了处理意见。
 
    2005年将继续推进交通法制建设。1、加快交通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交。继续抓好《道路运输条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抓紧制定配套规章制度。做好《船员条例》的审核修改。抓紧《公路保护条例》、《海上交通安全法》、《国内水路运输条例》、《防治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等的制定和修订。加快《航道法》的审核准备工作。2、加强交通行政执法检查监督。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行交通行业政务公开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交通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交通行政执法程序,推行和完善执法责任制。加强交通执法队伍建设,完善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强执法资格管理。
 
    八、交通对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2005年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动对外合作与交流
 
    2004年交通对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正式签署了《亚洲公路网政府间协定》,为开展区域性公路运输合作提供了基础条件;《中国—东盟交通运输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建立长期稳定的交通合作关系提供了制度保障;《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公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便利运输协定》附件和议定书的谈判取得新进展;中老缅泰四国上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竣工;昆曼公路老挝段工程和中吉乌公路运输通道工程正式开工;交通施工企业承揽了印尼的马都拉大桥等大型工程。成功召开了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签署了12国部长联合声明。与美国、德国等签署了多项交通领域合作协议。参与了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多项国际公约的起草、制定或修正,完成了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的履约工作。
 
     2005年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动对外合作与交流。
 
    一是继续积极推进区域交通合作。落实中国-东盟交通合作谅解备忘录,加强海事、海运领域的磋商与合作,促进昆曼公路运输通道建设,完善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管理,加快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运输协定附件及议定书谈判,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公路运输便利化协定的制定和正式签署,积极开展中俄运输合作分委员会和中哈交通合作分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加快中吉乌公路运输通道建设进程,启动孟中缅印四国公路过境运输合作,加紧研究落实加入亚洲公路网的相关后续工作。二是进一步拓宽和加强与欧盟国家、发展中国家在交通领域的交流合作。继续推动有条件的交通企业“走出去”,鼓励支持以“工程换资源”、“贷款换资源”等多种合作方式,加快拓展国际市场。三是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相关工作,落实国际海事组织有关海上安全、保安和环保公约、规则的实施,积极参与世贸组织谈判,为我企业创造公正、公平的海外经营环境。四是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海上运输通道的多双边合作,保障我国海上运输的安全畅通。提高交通涉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五是抓紧做好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后,交通运输、建设市场开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九、树典型、正行风、鼓士气,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2005年继续推动行业文明建设向纵深开展
 
    2004年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行业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交通行业涌现出许振超、赵家富两个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许振超同志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赵家富同志是基层交通局长的楷模,这两个先进典型集中体现了交通系统多年来一以贯之加强行业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代表了交通干部职工队伍的主流,在促使社会了解交通、理解交通、支持交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振超精神”、“家富精神”极大振奋了广大交通干部职工。以学习宣传许振超、赵家富先进事迹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了交通新闻宣传工作,营造了有利于交通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
 
    2005年继续加强行业文明建设。继续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和创新“三学四建一创”活动内容,深入学习和弘扬“振超精神”,以赵家富同志为榜样,凝聚行业力量,推动行业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抓好创建交通文明执法、文明窗口、文明行业示范工程和示范站、点、路活动。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完善相关机制和制度,为交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十、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2005年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2004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反腐倡廉工作,及时总结推广了广东开阳高速公路、江苏润扬大桥等建设项目加强廉政建设,实行阳光操作、科学管理、制度创新、严格监管、以人为本的经验和做法,在行业内外产生了示范效应,促进了交通系统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建立。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进一步规范、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工作取得新进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深入推进。加大了建设资金、建设项目和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力度。制定实施了部机关政务公开规定和交通系统政务公开的指导意见,交通部门政务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2005年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工作有三项:一是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紧紧抓住工程建设招标投标、转包分包、物资采购、设计变更、资金拨付、公路经营权转让等关键环节,加强监督管理和源头治理。进一步强化对重点公路、港口项目及农村公路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对重点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建设资金使用和建设工程用地、征地拆迁、拖欠工程款等开展审计和执法监察。部将尽快出台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规定等措施。二是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公路“三乱”的措施,把纠风工作与行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继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切实解决执法不规范,乱收费、乱罚款、吃拿卡要、刁难群众以及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损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三是加强部机关和部属单位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要严格执行中央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加强对部机关和部属单位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规范从政行为。以重大项目审批、重大资金拨付、重要人事任免、大宗物资设备采购和维修以及办公楼、住宅楼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明确“三重一大”范围和议事规则,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实行领导集体决策,防止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和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要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抓案件查处与抓事前防范、源头治理相结合,抓全局性工作与抓重点项目相结合,抓直属单位与抓行业相结合,抓先进典型弘扬正气与抓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结合,抓紧探索建立具有交通特色的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责任编辑:张鹏飞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