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正式发布
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从全市角度客观审视过去一年城市交通发展的成绩与不足,以全方位呈现北京交通供需变化、运行评价及发展展望为目的,以多源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为手段,融合经济、人口、就业、用地等多领域基础数据,为北京市交通及相关行业提供及时、完整的数据资源,成为一本重点突出、覆盖全面的交通领域常用工具书,为北京市委、市政府各部门提供交通决策参考。
《2022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主要由11个章节构成,从社会经济概貌、交通设施供给、居民出行需求、城市交通运行、智能交通发展、城市环境与交通安全等方面系统呈现2021年北京市交通整体发展及运行状况,并对下一年交通工作思路及目标、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展望。
2021年北京市交通发展综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冬奥交通筹备的决胜之年。北京市交通行业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交通运输部指导支持下,坚持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以构建人民满意交通为出发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为根本目的,统筹做好交通建设、重大活动交通服务保障和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坚持“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三大理念,贯彻“优化供给、调控需求、强化治理”总基调,提升区域运输组织和服务质量,深化协同法制政策标准,高质量完成 2021 年度各项任务,有力推动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保障了首都交通运行安全平稳有序,支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北京市完成交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减少,降至842亿元 ,并向公共交通领域倾斜。2021年,新开11号线西段等9条轨道交通新线(段),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783公里,公共汽(电)车客运场站较上年增加11个,达708个。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进入防控常态化阶段,市民逐渐恢复正常通勤,北京道路整体运行拥堵情况较上年有所加剧。中心城区高峰时段道路交通指数5.58,同比增长10.1%;高峰时段地面公交运行速度17.3公里/小时,同比下降4.4%。
• 中心城区工作日出行总量持续减少
绿色出行比例达到近六年新高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188.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万人,连续五年呈现下降趋势。中心城区工作日出行总量3530万人次,同比下降2.5%。绿色出行比例进一步增长至74.0%,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轨道交通出行比例与上年持平;公共汽(电)车出行比例为11.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达到47.8%,再创过去六年新高,其中自行车出行比例为 16.4%,同比增长0.9个百分点,步行出行比例为31.4%,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
• 交通运行平稳
道路交通指数有所提高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进入防控常态化阶段,全市交通运行逐渐恢复,但总体运行情况仍好于2019年。2021年,中心城区高峰时段道路交通指数5.58,同比增长10.1%,处于“轻度拥堵”级别,其中早高峰年平均交通指数5.35,晚高峰年平均交通指数5.80。高峰时段地面公交运行速度为17.30公里/小时,同比下降4.4%。
• 冬奥各项交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
持续优化保障流程
2021年,交通行业各部门精心做好、扎实推进冬奥各项交通筹备工作,编制交通保障总方案和运输工作专项方案,制定赛事期间城市公共交通使用政策、社会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和高速公路通行政策,完成京礼、京藏高速和六处冬奥临时交通场站建设以及无障碍交通设施改造、专用道施划,组织开展全要素交通保障测试和应急演练,全力筹备冬奥交通保障。
• 城市副中心各项重点任务有序推进
交通保障有力
2021年,副中心交通供给不断优化,实现1号线与八通线贯通运行,乘客通行效率大幅提高;6号线最小运行间隔缩至1分45秒,运力提高14.3%;建成广渠路东延、武窑桥改建、广渠路公交走廊、环球影城京哈立交和六环立交;推进东六环改造、京哈高速公路加宽、城市副中心综合枢纽等重点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环球影城北和通马路交通枢纽;签署通州与北三县4条规划跨界道路接线协议,开工建设厂通路,完成北三县京津冀一卡通系统改造;北运河(通州段)40公里游船全线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