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有12项重点工作 听李小鹏在202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说了什么?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李小鹏在202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0年12月24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0年及“十三五”交通运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1年工作。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2020年交通运输工作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面对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行业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取得了交通运输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打赢了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战,(完成“两通”?)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取消了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了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逆势增长,开工建设了川藏铁路等重大标志性工程,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无愧于历史的答卷。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交通运输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部署,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力量。实践再次证明,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干,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无往而不胜!
(一)全力打好交通运输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坚决阻断病毒传播。在党中央统一指挥下,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全面织密交通防控网,严格落实交通运输工具及场站防控要求。严格“外防输入”,切实做好行业从业人员、入境人员疫情防控,有序开展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工作,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坚决做好首都等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精准高效应对局部地区散发性疫情。同时做好系统内部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全力保障应急运输。成立物流保障办公室,24小时实体化运转,发挥综合交通合力,保障应急运输。全力驰援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严格实施离汉离鄂通道管控,全力保障4.2万余名援鄂医护人员快速到位,高效组织防疫物资和重要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三是为复工复产当好先行。着力扩大交通固定资产有效投资,加快下达车购税资金3336亿元。分区分级恢复道路客运、城市交通服务,着力保障农资等物资运输和邮政快递、城市配送正常运营。全力做好春运错峰返程工作,采取“点对点”等举措保障1亿农民工返岗就业。两次延长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实施期限,免收通行费19.8亿元。2月17日至5月5日,全面免收全国收费公路客、货车辆通行费,共计1593亿元,同时“免费不免服务”,有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提出12项支持道路客运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举措,采取减免进出口货物港建费、航空公司民航发展基金,减半收取铁路保价、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等措施,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客运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举措,采取减免进出口货物港建费、航空公司民航发展基金,减半收取铁路保价、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等措施,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四是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组建国际物流工作专班,积极协调解决国际物流问题。采取“点对点”包机、“客改货”、加密开行中欧班列、开行快船运输等措施快速提升国际货运能力,全力保障“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
(二)决战决胜交通运输脱贫攻坚。一是“两通”目标基本完成。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全年新增29个乡镇和1146个建制村通客车,基本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目标。新改建农村公路26.9万公里,开展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抽查检查,安排22.38亿元支持1.55万公里农村公路灾毁重建,开展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评估,切实巩固“两通”成果。二是交通扶贫成效显著。《“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交通+产业”“交通+旅游”“交通+邮政”“交通+电商”等模式迅速发展,打造25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前期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开行“慢火车”和旅游扶贫专列,开展“快递进村”三年行动,于田等机场通航。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4个定点县、1个对口支援县和联系六盘山片区61个县全部摘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18项整改任务全部完成。持续抓好交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三是“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30个省份出台了推行“路长制”的政策措施。推动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全国共设置农村公路就业岗位70.8万个。开展“我家门口那条路”等活动“四好农村路”成为展现交通之美、乡村之美、中国之美的重要窗口。
(三)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一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落实。在刘鹤副总理亲自领导下,全力做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编制和报审工作。统筹推进“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两批34家试点单位的180余项试点任务有序推进,第三批试点工作压茬推进。统筹谋划推动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二是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完善。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247亿元,其中铁路7780亿元、公路水路25417亿元、民航1050亿元。预计全年投产铁路营业里程4585公里,其中高铁2416公里,新改(扩)建高速公路12713公里,新增及改善高等级航道约600公里,新颁证民用运输机场4个,智能快递箱超40万组,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00公里。经过集中攻坚与系统转换磨合,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运行稳定,ETC使用率超过67%,车辆平均通行速度提高16%,日均拥堵缓行收费站数量减少65%,省界收费站拥堵成为历史。三是运输保障有力。货运量连续多月保持正增长,其中11月同比增长7.1%。预计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45.7亿吨,同比增长4.4%;快递业务量突破800亿件,同比增长30%。客运持续稳定恢复,11月份营业性客运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7.4%,其中铁路恢复至79.4%、公路恢复至63.1%、水路恢复至72.6%、民航恢复至83.7%。全国36个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3.4%。深入开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道路客运联网售票覆盖率超过99%,11个省份超过800个二级以上客运站实现电子客票应用。全国303个地级以上城市和505个县级城市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研究解决老年人出行的“数字鸿沟”问题。民航航班正常率保持在80%以上。“司机之家”建设等9项2020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四是物流降本增效深入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深入推进,预计累计完成铁路货运增量7.8亿吨,水路货运增量5.7亿吨,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约3.7亿吨。三批70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480万标箱(TEU),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预计同比增长30%。在交通运输领域继续推进减税降费,预计全年可量化降低物流成本超过1300亿元。五是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推动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规范发展,网约车日均订单2100万,共享单车日均订单超4570万。定制客运加快发展,智慧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不断涌现。“互联网+货运物流”快速发展,网络货运日均运单量13万单。“快递进厂”加快实施。
(四)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一是京津冀暨雄安新区交通建设加快推进。京雄城际年底全线开通运营,延崇高速建成通车,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加快形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连通国际航点12个,国内航点138个,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雄安新区对外骨干交通路网基本形成。冬奥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输保障工作有序推进。二是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武汉至安庆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主体完工,引江济淮航运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铁水联运设施联通工程加快实施,高速公路省际间贯通路段、宜昌三峡机场改扩建等项目稳步推进。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9条长江主要支流应取缔的非法码头全部拆除。三是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加怏建设。广湛高铁、深中通道、珠三角航道升级工程、白云机场三期扩建等加快建设,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投入试运行。粤港澳大湾区“一票式”联程客运服务加快推进。粤港澳海事管理机构协同合作持续深化。四是长三角交通运输高质量一体化加快推进。盐通高铁试运行,南京长江五桥建成,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投入运营。地铁乘车“一码通行”,交通出行“同城待遇”加快实现。港航一体化、海事监管一体化加快推进。同时,我们还研究提出支持黄河流域交通运输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政策,与各地共推进交通运输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实。
(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是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推动铁路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稳定车购税等专项资金政策,用好地方政府债券和特别国债制度,防范化解交通领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快推进,改革配套措施逐步到位。加强监督检查,不断规范执法行为。二是交通运输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2项行政许可事项和40项证明事项,将40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清单。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深化“信用交通省”建设。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大件运输许可等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不断完善。三是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深入推进。印发《关于完善综合交通法规体系的意见》,《海上交通安全法》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铁路法》《海商法》修订草案已报国务院。《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立法审核基本完成。《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等22件部门规章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行政复议与应诉、普法宣传等工作不断加强。四是对外开放合作开创新局面。“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深入推进,中巴“两大”公路、“橙线”轨道等重大工程顺利完工,中俄黑河公路大桥具备运营条件。中欧陆海快线货运量持续增长,《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规定的6条线路开通。举办中国-东盟交通部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别会议、中德交通论坛等国际视频会议。推动国际海事组织向174个成员国等推荐多版船舶船员防疫指南等,向国际民航组织、万国邮政联盟等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分享我国交通运输防疫经验。深入参与海运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后续措施制定谈判。积极做好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筹备工作。《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发布。
(六)行业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与有关部委签订科技合作协议,编制形成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攻关方案。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项目科技成果在行业深度应用。认定16个行业研发中心和13个野外观测基地,交通运输科研仪器资源设备开放共享平台正式运行。发布231项多式联运、智能交通等重点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二是智慧交通建设加怏推进。推动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公路、智慧港口等加快发展。研究制定《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累计认定7家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部分地区向公众提供自动驾驶出行体验服务。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上线运行。港航区块链电子放货平台试点成效明显。北斗系统在道路运输、水路运输、邮政快递等重点领域广泛应用。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参与和组织网络安全攻防演练,行业网络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三是绿色交通建设成效显著。33个公交都市创建完成,两批46个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加快创建。公交、出租和城市物流配送新能源车数量分别达到40.9万辆、14.2万辆和43万辆。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政策全面实施,五类专业化码头泊位岸电覆盖率达75%。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全面推进。
(七)平安交通建设扎实推进。截至12月20日,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失踪)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4%、4.5%。铁路运输安全持续稳定。截至11月底,民航实现运输航空安全运行“120+3”个月、8853万小时的安全新纪录。寄递渠道安全平稳畅通。一是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加强。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年行动,深化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深入推进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整治,全面加强危化品运输安全生产治理,持续强化监管检查。二是安全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预计到年底,完成乡道及以上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8.1万公里,改造危桥6580座。全国17.1万运输企业“两类关键人员”通过安全考核,“两客一危”监控报警装置安装率达80%。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三是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应对台风等各类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妥善处置沈海高速温岭段槽罐车爆炸、长江口油船碰撞起火等突发事件。圆满完成“春运”、全国“两会”等重点时段和重大活动应急值守与保障任务。截至12月20日,组织协调水上搜救行动1662次,搜救遇险船舶1065艘、搜救遇险人员10350人,命搜救成功率96.0%。
(八)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理论武装,持续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开展“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行动。不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二是干部队伍和机关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组团参加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推进交通运输新型智库联盟建设。大连海事大学全面完成“双一流”周期建设任务。离退休干部工作取得新成效,工青妇工作不断加强,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坚实有力。三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深化政治巡视,完成16家部属单位常规巡视,党内监督和执纪问责全面加强。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四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强化行业文明创建,弘扬新时代交通精神,一批先进典型荣获国家级和部级抗疫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交通运输新媒体矩阵初步形成,全面小康、抗击疫情等主题宣传成效显著,推出一批交通题材文艺作品,行业软实力不断增强。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回看这5年,全行业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办成了许多大事、办好了一批难事、办妥了不少急事,抓住了“十三五”这个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推动交通运输在大的基础上向强迈进了一大步、在有的基础上向好迈进了一大步、在“基本适应”的基础上向“适度超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引领,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靠的是各地区、各部门的团结协作,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靠的是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在此,我代表交通运输部,向长期关心支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二、形势要求和工作思路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也是我们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交通运输行业要准确把握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风险挑战和新的要求。
(一)形势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准确把握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风险挑战和新的要求。
有利条件主要有:一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全面推进,中央有部署、地方有行动、行业有干劲、社会有共识、人民有期待,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二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从畅通循环的角度提升了交通运输的战略地位,必将有力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三是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出行需求将对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助推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运行,预计明年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4万亿元左右。四是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助力经济率先复苏,预计明年全社会营业性客运量同比增长50%左右,恢复至2019年的90%左右;营业性货运量同比增长6%-9%左右,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3%-7%左右。五是国家系统布局新基建,将加速交通运输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促进新业态、新模式、新能源发展,加快培育新发展动能。六是我国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举办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将为行业改革开放带来新机遇。
风险挑战主要有:一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地缘政治风险较高,给行业发展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二是全球疫情仍在扩散蔓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平衡、循环不畅,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畅通面临严峻挑战。三是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行业市场主体经营依然困难,保市场主体的压力不容忽视。四是用地、用海、环保等约束性要求不断强化,受疫情影响各级财政收支压力加大,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五是落实碳排放达峰目标要求,需要更大力度深化运输结构和交通能源结构调整,绿色交通发展任重道远。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交通运输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压力加大,行业安全稳定形势依然严峻。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认识到,交通运输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综合运输一体化融合水平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在城乡区域间还存在结构性短板,客货枢纽场站配套设施布局不完善,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规制还不完善,运输结构调整内生动力不足;物流运输总体效率不高,高品质运输服务供给不足,无障碍出行服务设施不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行业信息数据共享开放不足;重点立法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地方综合执法改革重塑行业治理体系正处磨合期,运用互联网手段治理行业的能力不足;行业安全稳定基础还不稳固,等等。总的看,这些问题仍是发展中的问题,是通过发展可以克服的问题。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交通运输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纽带和基础支撑,要从畅通循环角度把握对交通运输的新要求。一是要求扩大循环总量。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求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扩大循环规模。二是要求提高循环效率。畅通经济循环,要求加快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大力提升运输效率和衔接效率,加快发展快货物流,促进一体化融合,缩短循环周期。三是要求增强循环动能。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形成产业链供应链闭环,加快发展新基建、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四是要求降低循环成本。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五是要求保障循环安全。加快建立安全可靠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提高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这是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具体体现,要求交通运输内提质效、外保安畅,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好先行。
总的来看,明年交通运输发展总体处于恢复性增长期,稳的态势没有改变,进的基础趋于牢固,但变的因素明显增多,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紧紧抓住有利条件、有效应对风险挑战、认真落实新的要求,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筑牢底线、稳中求进,确保“十四五”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开好局、起好步。
做好明年和“十四五”时期工作,要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好先行。
交通运输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这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应的是质量变革。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既包括交通运输产品和服务高质量,也包括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的有机统一,是现阶段多重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核心是提高交通运输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和竞争力,进而提高经济循环的质量和效益。实质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依靠生产要素增加的粗放式增长向依靠生产效率提升的集约式增长转变。关键是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为价值导向,持续完善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以系统观念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二是推动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这是发展路径的转变,对应的是效率变革。核心是要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提高流通效率,进而提高循环效率。关键是要填平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协同不够、融合不深、共享不足等低效率洼地,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实现系统效率最优。必须紧紧抓住“十四五”这个窗口期,协同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硬联通和软联通,着力推进基础设施联通、客货枢纽畅联、运输服务联程、战略规划协同、体制机制衔接、技术标准兼容、发展要素共享、信息数据融合,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整体效益。
三是推动交通发展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这是发展动力的转变,对应的是动力变革。必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着力激发技术、管理特别是数据这个关键要素的活力,提高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要把数字化作为创新驱动的主引擎,加快推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交通运输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创新驱动并不排斥要素驱动,而是要用创新的办法来改造传统动能,实现“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协同并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交通运输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抓好“六个着力”。
一是着力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有效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实施。要围绕优网络找准补短板的主攻方向,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快速网要互联互通,着力推进高速铁路贯通联网,高速公路贯通联网、扩容改造。干线网要衔接高效,着力推进普速铁路覆盖连通,国省干线公路贯通衔接、提质升级,内河高等级航道畅通连通、拓展延伸。基础网要广泛覆盖,着力推进农村公路纵深延展、提档升级。要围绕“稳源、开源、降本、提效”强化资金保障。稳源,就是着力稳定好现有资金渠道。开源,就是要探索用好多种投融资方式。降本,就是要降低投融资成本,降低交通债务风险和还贷压力。提效,就是要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按照“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加快补系统性、效率性、服务性设施短板,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后续融资,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二是着力发展现代物流,有效支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围绕内提质效、外保安畅,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着力抓衔接、抓融合、抓载体、抓机制。抓衔接,坚持软硬并重,以“一体化”为导向抓好设施、装备等硬联通,以“一单制”为载体抓好规则、标准等软联通,把缩短衔接时间、减少中转次数、降低衔接成本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大力促进国内外、城乡、区域、干支、方式间有机衔接。抓融合,着力推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推进运输流与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融合。抓载体,着力抓好快货物流、多式联运、网络货运、江海直达、甩挂(箱)运输、农村物流、城市配送、物流枢纽、数据平台等载体,实化抓手。抓机制,充分发挥国务院国际物流保障协调机制作用,政企协同、上下联动、全力保畅。
三是着力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奋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这是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内在要求。要大力发展现代运输服务业。更多依靠政府力量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多依靠市场力量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推动出行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动货运、快递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要大力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以服务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便利化为主方向,瞄准出租、公交、城市拥堵、老年人出行等民生痛点,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坚持包容审慎原则,鼓励和规范交通运输新业态发展,倡导“出行即服务”理念,发展全出行链新模式和无接触交易服务。要大力推进碳达峰交通运输行动。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大力度深化运输结构调整,加快研究推动交通能源结构调整,推动交通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四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重点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导向,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放宽准入。着力放宽竞争性环节市场准入、放松竞争性业务价格管制,促进铁路运输业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和适度竞争,推动邮政普遍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通过引入竞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反对垄断。坚决反对垄断和不公平竞争行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重点防范一些互联网平台企业凭借数据、技术、资本优势从供需两端限制和排斥竞争,也要着力打破行政垄断、地方保护、行业分割。要统一规则。优先保障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相关的法规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全国各种运输方式间统一的运输规则、规制、标准,加强全链条标准体系建设,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公正监管。加快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着力加强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数据收集和监管。要坚持放管结合,确保放得开、管得住、搞得活。
五是着力促进高水平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更讲策略、善用巧劲、把握节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高水平办好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受疫情影响,大会推迟到2021年举办。要全力以赴将大会办成一届高效、务实、精彩、卓越、令人难忘的盛会。要认真研究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涉交通事项,做好协定生效各项准备工作,并以此为契机,研究建立与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国际运输规则,推动交通运输市场更高水平开放。要着力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乘势提升交通国际合作水平,提升“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和运输便利化水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强保障。
六是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工作的基本遵循。要全力保国家安全。加快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树立底线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全力加强交通运输保障国家安全的体系和能力建设。要全力保公共安全。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把春运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重点,把外防输入作为重中之重,继续落实“货开客关”总要求,坚持“人”、“物”同防,着力强化冷链运输防控措施,全力阻断疫情通过交通传播。要全力保行业安全稳定。统筹推进交通运输各领域安全,聚焦可能引发巨灾的重大风险点,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能力建设,着力排隐患、固三基、建体系,标本兼治,坚决钢重特大事故发生。要格外类心支持行业重点场主体,及时帮助纾困解难,全力维护行业稳定。
三、2021年工作安排
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着力提升服务供给质量,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着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先行,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明年要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重点做好以下12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枢纽城市及枢纽港站建设。加快补齐中西部地区铁路基础设施短板,加强高铁货运能力建设,全面推动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发展。推动一批高速公路、普通国道待贯通路段和拥挤路段扩容改造项目建设。推进沿海进港航道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提等升级和重点碍航闸坝通航设施建设,加强航道养护。建成贵阳机场三期扩建等项目。推动邮政寄递枢纽设备改造升级。二是着力提升交通服务水平。实施旅客出行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发展基于智能终端的一站式出行服务,积极发展公铁、铁空等联程运输服务。鼓励和规范发展定制客运。实现20个省份普及道路客运电子客票服务,推进实现“刷脸”进站乘车。持续扩大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与便捷应用。推动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安检流程优化。推动实施“交通健康行”计划。实施老年人日常出行便利工程。深化推进“厕所革命”。建设300个“司机之家”。优化完善全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技术保障、投诉处理、保通保畅和网络安全管理等机制。开展ETC服务专项提升行动。加强行业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三是推动货运物流降本增效。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单证互认和信息共享,加快全国多式联运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深入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有序推进江海运输发展。加快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四是加快构建现代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推动出台现代国际物流供应链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各项任务落地实施。提高中欧班列运输保障能力,优化完善海运航线布局,增强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推进国际邮件处理场地改造升级。建设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保障信息系统,推动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保障信息系统,研究推动设立现代物流发展产业基金。启动国际物流供应链协同发展及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五是着力激发交通运输新动能。推进网络货运等“互联网+”高效物流新业态发展。强化道路货运行业运行监测分析,研究构建基于电子运单的冷链物流监测体系。进一步推动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规范发展。推进海南邮轮港口海上游试点,支持本土邮轮发展。推动通用航空发展。六是促进融合发展。促进综合交通枢纽、道路客运场站、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等综合开发。推动枢纽经济、临空经济、临港经济发展。推进交旅融合,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旅游风景道、特色主题服务区和旅游航道,推出一批水上旅游客运示范线路。推进交通物流和生产制造深度融合,加快实施“快递进厂”工程。
(二)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当好先行。一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暨雄安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京滨铁路、京秦高速等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推动津冀港口协同发展。完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集疏运体系。力争建成京雄高速河北段等雄安新区对外骨干通道。充分发挥交通工作协调小组作用,统筹做好北京冬奥会交通运输保障工作。二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完成长江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建设,加快推进长江上游、中游航道重点工程建设,推进渝昆高铁、长沙机场改扩建等,推动省际间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扎实推进涉及交通运输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巩固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成果并完善长效机制,巩固非法码头治理成果。三是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发展。加快推进深中通道、广湛高铁等项目建设,推进西江航运干线和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推进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建设。促进大湾区航空物流高端化发展。深化大湾区海事协同合作机制。支持深圳交通运输创新发展。四是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宁淮高铁、黄千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引江济淮航运工程、京杭运河浙江段“四改三”工程,加快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推进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公交化”运营,全面推行客运“一体化”、货运“一单制”、交通“一卡通”和信息服务“一站式”。全面推进长三角船舶交通管理、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一体化。支持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推动浦东交通运输高水平对外开放。五是黄河流域交通运输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编制黄河流域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空间资源的严格管控和高效利用。因地制宜实施沿黄交通廊道生态绿化行动。六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运输发展。强化成渝地区双城之间的交通连接,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泸州至永川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加密川渝毗邻地区省际公路网,完善川渝省际客运服务网络。交通运输还要继续支撑区域协调发展。补齐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推进东北地区打造面向东北亚对外开放的交通枢纽,推进中部地区大通道大枢纽建设,推进东部地区先行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统筹支持新疆、西藏交通运输发展。
(三)全面做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其体工作。一是深入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加强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组织领导,完善部内运行机制,科学制定配套政策和配置公共资源,完善交通强国建设行业篇章,加强交通强国建设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研究出台交通强国建设指标体系。二是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出台《“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制定各行业和专项规划,做好与交通强国建设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目标任务的衔接。三是推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落地见效。加强统筹指导、评估督导,推动一批试点取得实效。加快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四是着力抓好重大工程。推进川藏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样板工程。组织指导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等工程前期研究。
(四)扎实推进巩固拓展交通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是提升农村公路发展水平,推动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因地制宜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有序实施农村公路联网路建设,强化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村内道路衔接。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有序实施窄路基路面加宽改造、乡镇通三级公路建设等。加强农村公路桥梁隐患排查和整治,严格落实农村交通安全设施与公路建设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二是巩固拓展交通脱贫攻坚成果。按照中央要求继续做好定点帮扶、对口支援等有关工作,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加快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在小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进一步开发“四好农村路”各类公益性岗位。三是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扎实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建立农村公路绩效管理考核机制,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组织开展“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示范市创建,深化“美丽农村路”建设。继续办好“我家门口那条路”活动。四是统筹城市和农村交通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成果,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继续推广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引导乡镇客运站拓展商贸、物流、邮政快递等业务。加快推动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深化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因地制宜优化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
(五)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改革。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地方深化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实施,建立完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协调机制。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优化部机关和部属单位机构编制,完成部权责清单编制。二是深化交通运输重点领域改革。推进铁路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推动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优化完善收费公路政策,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深化投融资改革,推动交通运输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持续稳定车购税、民航发展基金等交通专项资金政策,推动发行国家公路建设长期债券,研究统筹交通专项资金和长期债券使用政策。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用好各类新型融资工具。加强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研究开发政策性金融工具。推进交通运输领域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防范化解交通运输行业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底线。指导推动海南开展里程税改革试点。三是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加快消除跨区域制度性障碍,完善交通运输建设、养护、运输等市场准入、退出制度,破除隐性壁垒。加强运行监测,强化交通运输领域互联网平台反垄断,促进有效竞争。深化巡游出租车价格机制改革。完善港口收费政策。深化港口一体化改革,促进区域港口协同发展。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和上海临港新片区航运创新政策落地。健全支持交通运输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六)加快建设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一是健全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加快重点领域立法进程,推动“一法两条例”、《海上交通安全法》《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修订出台。加快推进《铁路法》《海商法》《民用航空法》《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道路运输条例》制修订工作。有序推进重点部门规章制修订。二是深化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出台全面建设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的意见。完善交通运输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健全合法性和公平竞争审核工作机制。改进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组织实施“八五”普法工作。三是提高执法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执法机构组建完毕、人员划转到位,完善综合执法运行机制。实施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持续深化“四基四化”建设。谋划执法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交通运输、公安部门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深化与公安、海关等部门协作,研究建立涉水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四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取消除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以外的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覆盖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监管协调机制,创新监管手段。依法依规加强交通运输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推进“信易行”和“信用交通省”建设。优化大件运输许可服务。深入推进交通运输证照电子化。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推进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高频服务事项等“跨省通办”。规范化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推行海事政务自助服务站建设。
(七)加快推动智慧交通发展。一是推动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推动长大桥梁、重要干线通航建筑物等关键设施结构健康监测、动态巡查和实时管控。推进“云网融合”的公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建设。深化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大数据共享和开放。二是提高交通运输智能化水平。推进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枢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推动智能铁路、智慧民航、智慧邮政等示范应用。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深化北斗系统行业应用。持续健全自动驾驶技术和测试体系,组织开展自动驾驶、智能航运等先导应用示范。深化基于区块链的全球航运服务网络建设。实施进口电商货物港航“畅行工程”。加强船舶远程检验能力建设。三是提高交通运输创新发展能力。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推动启动“交通基础设施”等一批“十四五”重点专项。推动一批交通运输科研平台纳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布局建设。深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研究扩大行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领军人才科研相关自主权。持续发布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加强新基建、安全应急、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标准制定。
(八)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一是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与生态保护。统筹综合交通通道规划建设,加强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资源优化配置、协调衔接。积极推进绿色铁路、绿色机场、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建设。二是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创新运输组织模式,持续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等重点任务,深化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区建设。推进货车车型标准化,全力推动完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中重型柴油货车淘汰任务。积极推进港口船舶岸电使用。深入开展港区污水、粉尘综合洽理工作。研究开展船舶污染监视监测能力建设。继续实施“碧海行动”。持续推进快递包装绿色治理。三是加快推动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制定碳达峰交通运输行动方案。加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船舶等推广应用,推动船舶LNG加注站加快建设运营,深入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推动在重点区域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枢纽等建设充电桩、充电站。发布交通运输行业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积极做好行业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九)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对外开放合作。一是高质量办好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适时调整筹备总体方案及实施方案,做好东道国协议修订完善等工作。深化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等研究。做好《北京宣言》编制和发布工作,策划推动大会永久性成果。做好大会调度指挥、技术支撑、安全应急和宣传工作。二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围绕“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实现中老铁路、中俄黑河公路大桥和同江铁路大桥通车。继续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中欧陆海快线高质量发展。加快双多边国际道路运输协定商签与落地实施,持续提升运输便利化水平。支持地方打造“丝路海运”“海丝论坛”等品牌。三是加强交通运输对外合作交流。认真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涉我部的事项,充分发挥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作用,加强与周边国家和中东欧国家的交流合作。深化与俄罗斯在跨境基础设施和国际运输等领域合作。稳步开展与欧美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务实合作。深化与非洲、拉美国家的互利交流合作。加强高铁、公路、港口等领域技术标准国际合作。积极开展交通国际产能合作,探索海外基础设施投建营一体化,做好行业海外利益保护工作。四是深度参与交通运输全球治理。加强与铁路合作组织、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民航组织、万国邮政联盟等事务合作。引导全球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争取连任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加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力度。
(十)建设是高水平的平安交通。一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做好国家安全涉交通运输工作。提升国家层面能源矿石、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保障能力,强化“保进保出”。推动“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我国管辖水域和国际重要航路感知管控能力。加强迂回通道等交通安全应急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韧性”。强化行业网络安全工作,做好交通运输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数据资源保护。持续做好货车、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群体稳定工作。常态化开展交通运输领域扫黑除恶和乱象治理。二是深化和完善交通运输安全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总要求,进一步强化安委会统筹指导下管行业管安全的工作格局,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化完善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机制,完善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反恐防范基础工作。三是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能力。落实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抓好交通运输领域重点整治工作。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改造公路危旧桥梁5000座。抓实道路运输企业两类关键人员安全考核。开展公路超限超载、危险货物运输、港口危化品装卸储存作业、水上交通、工程建设等领域非法违法行为治理。联合开展常压玻体危险货物罐车专项治理。持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寄递渠道安全监管能力。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四是提高应急处置和重大运输安保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及制度体系,加强巨灾情景构建,常态化组织开展演习演练活动。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运输保障体系。全力做好重大活动、重点时段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做好极端天气和各类地质灾害预警防范工作。推进现代化海上应急体系和专业救捞体系建设。
(十一)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是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因时因势调整、细化和完善交通运输防控措施。坚持“人”、“物”同防,完善疫情防控的指挥体系、政策体系、预案体系、力量体系、物资保障体系。全力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冷链运输保障工作。二是做好外防输入各项工作。公路水运口岸要按照国际客货运“货开客关”总要求,严格执行疫情防控举措。加强入境人员“点对点、一站式”接运。铁路、民航按要求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做好道路、航运、民航等领域国际运输一线人员防控工作。指导有序开展船员换班。加大国际冷链运输疫情防控力度。三是做好内防反弹各项工作。按照分区分级防控指南,严格落实交通运输工具及场站通风消毒、人员防护、乘客测温和信息登记等措施。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综合运输春运工作。
(十二)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一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继续开展“建功新时代”主题实践。二是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执纪问责。深化政治巡视,强化政治监督,实现部党组常规巡视全覆盖。持续强化审计监督。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和机关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部机关和部属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高干部“七种能力”。健全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担当作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继续办好交通职业技能大赛。推动交通运输新型智库建设。支持大连海事大学建设研究型世界一流海事大学。加快国际一流船级社建设。持续开创离退休干部工作新局面,加强和改进群团、统战、信访等工作,做好机关后勤工作。四是扎实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相关工作。按照中央有关要求,扎实做好系列庆祝活动。要举全行业之力,支持做好“沿着高速看中国”主题宣传活动。五是提高交通运输软实力。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加强融媒体云平台建设,推动行业媒体深度融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强化舆情监测引导。弘扬新时代交通精神,积极培树先进典型。开展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等主题活动。促进交通文化繁荣发展,讲好新时代交通故事,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营造良好氛围。
同志们!新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齐心协力、开拓进取,确保“十四五”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