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试点先行 交旅融合 点亮您的旅途
“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专列、旅游风景道、旅游航道、自驾车房车营地、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发展,完善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解读:
交旅融合发展是交通运输和旅游行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建立完善规划、建设、运营机制,形成融合联动发展新模式。
》要完善交通设施的旅游服务功能,建设具有交通、生态、旅游、消费等复合型功能的交通旅游服务设施,提升交通设施的旅游服务能力。
》要开发具有吸引力的交通旅游产品,促进交通与沿线特色产业、旅游资源的对接融合,打造旅游专列、旅游风景道、邮轮游艇旅游、低空旅游等精品交通旅游产品。
》要提升旅游运输服务能力和质量,合理配置及组织旅游运输运力资源,构建公共交通与定制旅游交通相结合的旅游运输服务模式,推进游客联程联运,加强旅游运输综合信息服务。
“我们在乎的不是目的地
而是沿途的风景”
如今的交通
不再单纯是出行的路径
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一张张特色的名片
一起看看
重庆、湖南、贵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在交旅融合方面如何探索
重庆
● 打造立体畅联的交通旅游设施。建设高品质旅游码头,以长嘉汇大景区等“两江四岸”核心区为重点,完善水上航线停靠点布局,制定码头及配套设施美化修缮标准,打造长江上游山水旅游文化。充分挖掘山城航运文化底蕴,加强航运历史文化和沿线人文景观的综合保护与开发。加快推动主城区“两江四岸”轨道交通、滨江步道、滨江骑行道、跨江大桥垂直升降梯、中运量交通系统建设,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
● 创新山水特色旅游交通产品。打造集日常通勤、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高品质水上旅游交通体系,开行朝天门至九龙坡、朝天门至磁器口、朝天门至广阳岛等水上巴士航线,推动沿线景点“串珠成链”。深度挖掘和开发山城旅游和文化资源,推出重庆至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长江全域游轮产品。以主城区“两江四岸”为核心,形成以轨道交通、旅游巴士、水上巴士、山城步道为主体的环游体系。
● 提升交旅融合服务品质。大力推动交通、旅游服务数据跨部门共享、融合、开放和综合利用,提升交通、旅游等跨部门协调联动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开通至景区景点的旅游专线、旅游直通车,打造运游融合示范工程,构建“快进”“慢游”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大力推广移动支付,打造城市智能出行系统,推行便捷化、个性化“一站式”出行服务,实现公共交通“一码直达、全程诱导”。
预期效果:
通过1—2年时间,水上客运体系基本建立,朝天门至九龙坡、朝天门至磁器口、弹子石至广阳岛等水上巴士航线常态化运行,水上旅游航线“两江四岸”109公里范围内景点覆盖率达到30%以上。
通过3—5年时间,山水城市交旅融合体系基本建成。寸滩游轮港口建设运营取得显著进展,港口、产业、城市实现一体化发展。建成朝天门环形立体通道,形成多层次、一体化的高品质旅游交通体系,水上旅游航线“两江四岸”109公里范围内景点覆盖率达到50%以上。基本建成智能出行系统,乘客出行品质大幅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在滨水旅游城市交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政策成果。
湖南
● 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全域旅游公路发展体系,明确战略目标,建立长效机制,并将其纳入民生实事考核和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考核重点内容。
● 实施品牌工程。实施约10000公里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全面改善全省A级以上景区及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农林牧副渔相关产业园区、孵化基地等的交通条件,打造“湖南旅游公路”品牌。
● 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最大限度保护生态自然景观,优先选择通过路面专项、绿化、景观路设计等提质改造工程,增设错车道、服务区(停车场)、宿营地、步道景观道等配套设施,提高旅游公路品质。
● 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旅游公路新设计理念、新材料使用、新技术应用,大力发展“交通+旅游”“交通+生态”“交通+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孵化一批具有地方特点、富有竞争力的企业。
● 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健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机制,统筹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加大交通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公路建设。
预期效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全域旅游生态景观路顶层设计,研究出台关于交旅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以及省市县三级财政支持政策和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建立考评机制,完善投融资机制。实现全省A级以上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景区“最后一公里”通达,完成一批精品旅游公路、红色旅游路、省际旅游连通路、地方特色资源路产业路等的建设。
通过3—5年时间,全域旅游生态景观路基本覆盖,建管养运机制不断完善,“湖南旅游公路”品牌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建成约10000公里配套设施完善、安全绿色舒适的生态景观路,实现所有新增评级景区及省级风景名胜区等景区“最后一公里”通达,4A级以上及区域重要的不评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遗产等)二级以上公路连接,3A级及区域主要的不评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遗产等)三级以上公路连接。出台《湖南省服务全域旅游公路发展报告》等政策性文件以及关于旅游生态路的设计指南或地方规范。
贵州
● 创机制。研究出台省市县三级财政支持政策,设立旅游公路建设专项资金池,研究制定相应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建立“交通+旅游”融合发展领导小组,推动成立社会化管理机构,统筹旅游公路的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
● 连区域。结合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旅游公路道路体系,推动公路与核心景区、旅游资源有效串联,形成主题突出、特性鲜明、快进慢出的旅游交通快进慢游网络。
● 提服务。充分整合交通运输与旅游、气象、餐饮、住宿等服务资源,大力发展共享交通。增加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旅游公路等旅游服务设施,完善交通运输车辆服务,信息服务等内容,全面提升交通服务旅游能力。
● 树品牌。依托贵州荔波、梵净山和交通特大桥梁等精品资源,建设精品旅游公路。探索开发旅游航道、低空飞行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丰富旅游交通产品。
● 引资本。打通旅游与交通的共建共享融资渠道,将旅游资源与道路捆绑开发。逐步培育交通、旅游综合性开发企业,鼓励交旅投企业分别投资道路建设和景区建设,形成多方投入、社会融资的多元化融资模式。
预期效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贵州省旅游公路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制定,出台《贵州省旅游公路设计导则》,有序指导荔波喀斯特、铜仁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等旅游风景道项目建设,推动平罗高速平塘特大桥(世界最高混凝土桥塔)“桥旅融合”服务区项目建成,同时打造一批精品旅游路线,旅游交通经济带初显成效。
通过3—5年时间,完成贵州省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贵州省山地房车旅游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建立健全相关网站、移动平台等信息服务,打造“山地房车”等旅游品牌,旅游交通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依托高速铁路、民航、高等级公路等构建“快进”交通网络,完善满足旅游体验的“慢游”交通网络。深化绿色公路建设,推动旅游风景道发展。重点建设天山世界遗产廊道、独库公路风景道、帕米尔风景道、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景道、昌吉东三县南山伴行公路风景道、S340开都河风景道、G219新藏线风景道、草原丹霞旅游风景道、天马文化旅游风景道(S237伊-昭公路风景道)、东天山旅游风景道和阿尔泰山千里画廊生态旅游线、伊犁草原文化旅游线、帕米尔高原风情旅游线、丝绸之路民俗文化旅游线、环阿尔泰山中俄哈蒙跨境旅游线、环天山千里黄金旅游线、塔城博州边境旅游线、丝绸之路红色军垦旅游线、塔克拉玛干沙漠风光旅游线、中哈吉跨境自驾旅游线。
● 健全配套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加强服务设施改造,完善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宣传中心、道路观景台、临时停车带、停车场、自驾车房车营地等服务设施布局。完善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加强游憩小径、旅游步道等休闲慢行系统建设,推动红色旅游景区配套红色旅游公路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风情小镇等旅游景点配套乡村旅游公路建设。
● 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游客联程联运,加强公铁联运、陆空联运,完善旅游交通信息服务,打造“坐着火车游新疆”“丝路驿站”等精品旅游品牌。积极推进增开新疆主要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旅游专列、旅游航线、旅游包机、旅游班线等。推进高端商务、观光探险等定制化航空服务。加强旅游交通规划与景区规划、美丽乡村规划等的衔接,增强旅游交通的带动效应、串联作用。依托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力发展共享交通、定制旅游、互联网租赁等新业态,加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为旅客出行提供便捷的零换乘服务,打造精准客群定位的定制化、多样化的交旅服务,构筑全程无忧的旅游交通服务链条,实现旅游交通一路畅行。
● 完善“交通+旅游”一体化开发机制。探索交通支撑旅游发展、旅游反哺交通发展新模式,强化公路沿线土地利用。鼓励自治区及各地州交投、旅投公司或其他投资运营主体以PPP模式推动“交通+旅游”产品开发和项目建设。
预期效果:
通过1—2年时间,旅游风景道和自驾游精品线路基本建成,旅游交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共享交通、定制旅游、互联网租赁等新业态进一步发展,“交通+旅游”一体化开发模式基本得到推广。形成关于以PPP模式推动“交通+旅游”产品开发和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交旅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成果。
通过3—5年时间,旅游风景道和自驾游精品线路全面建成,“快进慢游”网络和疆内旅游环线网络基本完善,连通景区公路状况明显改善。打造形成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品牌,“交通+旅游”新业态得到长足发展。(来源:交通运输部 解读:部推进交通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左天立 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