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电动汽车百人会】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及梅拉达伦大学教授严晋跃:我们的资源变了

2019-01-15 17:12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

  1月11-13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9)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 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及梅拉达伦大学教授严晋跃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如下:


  



  感谢主办方邀请我过来,我从能源系统的角度来谈一下这个问题。很高兴刚才前面也提到了很多问题,可能我有些内容可以快速讲,可以为大家节省一些时间。


  我来自瑞典,属于是我的一个爱好做了一个主编,我的主业还是教授,我来自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还有梅拉达伦大学,我们称之为瑞典的“能源之都”,能源的工作主要在那个城市,我们有一个Engine Center,其中包括一部分工业界的支持。我先把这个重要的信息给大家,后面如果讲不完就结束。


  刚才有几个观点基本上昨天的演讲和今天的演讲都已经得到过认证了,首先就是我们的能源系统在转型过程当中,我们的题目也有能源转型和车辆融合的问题,如何协同的问题。由于它的转型,我们能源系统的特征发生了变化,这是从我们作为学者的角度来说,我们从资源的能源系统,逐渐集成变得更为重要,这种融合和协同也是系统集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我们能源系统的创新从原来很多大系统逐渐更多变成区域型、小型、分布式。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资源变了,我们最后的应用对象发生了变化,我主要围绕这几个主要的一些观点谈一些看法。


  这里面非常重要的就是如何和我们的E-Transportation进行集成。我本来在上半场来演讲,刚刚有一个启动仪式,也体现在这个领域里面E-Transportation变得更为重要。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小的故事,这是我们用了5年的时间编了一本《清洁能源手册》,一共六卷。这里面不是推销我的书,主要是谈一些我们在编辑书籍整个过程当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我们一共六卷,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源转换、减排、终端能源使用、储能和其他能源相关软科学问题。第一卷2010年的时候是替代能源的供给,现在是Renewable Engine可再生,逐渐的进入主流能源,这是很重要的转型。另外就是Engine Storage储能,其实这两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是可再生能源的介入带来的我们对储能的要求更为高了。这里面有一些现象,我们在2013年,我们新增长的容量,第一次可再生能源超过了化石能源。很有意思的是,2017年美国新增加的装机容量,94%来自于可再生能源,这个数字是非常令人吃惊的。尽管特朗普一直讲要把煤拉回来,整个投资市场上已经体现出来了这些东西。可再生资源的介入跟很多方面有关系,包括政策的变化。中国在可再生资源,有一个非常关于补贴大的变化。围绕这个问题,我们最近做了一点工作,我稍微给大家讲一下。


  我们把全国344个城市按照资源和发电情况做了两个指标,一个就是按照终端用户的电价,后来我们发现,如果按照现有光伏发电的成本来算,可以达到百分之百。当然,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煤油补贴,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按照我们所谓的标杆电价入网只有四分之一,24.35%,这是我们最近的一个结果。现在这个还没有发表,已经在审稿过程当中,我借此机会快速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看到这两种情节,黄线是低于1的情况下表示是有盈利的,稍微绿一点的颜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城市范围里面,344个城市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的资源和当地电价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制约着它到底能不能盈利,整个状况是什么,这是我们最近的阶段。


  从能源整个系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我认为能源系统是在Distributed,我们看到丹麦的情况,1990年的情景和现在的情景,大家一看图就很明白。整个新能源成本的下降,我们称之为能源领域的摩尔定律,每两三年减一半,这个规律基本上LED、光伏、风能都是这样的趋势,后面我们想储能也会按照同样的方式发展,在未来可能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技术空间。同时,北欧是最自由的市场,我们可以看到最低电价和最高电价差10倍。有这样大的波动,会带来很多新的商业模式,这里面我就不再展开了,这都是我们能源转型的一些特征。


  对于未来能源的系统,刚才实际上已经提到了,我们的能源从原来传统的资源型,需要我们更多的Flexibility,这就是我们能源的需求,是高效和安全,从Flexibility到如何满足需求平衡的问题,主要的工作就是电网,所以我们的储能和终端响应就变得更为重要了,这四大领域,我们可以看到Flexibility和我们新能源的需求是非常相关的。


  在这里有几个观点,未来我们的能源系统是什么样的负荷,按照传统电网还是要求稳定,这是我的一个观点,未来能源的负荷就是变化的负荷,变化的负荷就是我们未来所谓的新常态。如何去适应?这个需要技术、政策和商业模式,这里面有很多新的机会。关于ICT和能源的结合问题,就是所谓的互联网+,或者是能源和互联网之间的协同问题。这里也是我的一个观点,我认为简单的用互联网+是解决不了能源系统的问题。原因很简单,能源和信息不是一样的,物理特性不一样,信息的融合、交换是增加新的信息,能源的转换和交换是损失的,这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决定的,这是自然定律。很简单,当能源通过大幅度、长距离的传输和转换,都会带来很多损失。我经常举一个例子,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机,我们担心什么问题?是能源问题,不是信息问题,这是能源的储存和信息储存的成本完全不一样。所以每天回家你要充电,可能有一个充电器要随身带着,但是你不会晚上把你的照片移出去。很简单,因为信息的储存已经很便宜了,我们在很早以前不是这样的。什么时候如果我们的能源储存也能够像信息的储存一样,可能整个形态会发生很大的变成。所以我一直认为,信息是为能源系统提供的一种新的信息手段,而不是用简单的互联网+能够解决的能源问题。这是我的观点,不再展开了。


  能源的软成本问题,美国每一季度都会公布整个项目成本,我们看到软成本里面,逐渐占到我们项目的成本,从原来的30%,现在到了70%。这就涉及到商业模式是不是要创新的问题,我们知道在座大部分都是工程师,我们希望把东西做得更便宜,最后我们的工资也做便宜了,因为我们的学生出来挣得很少。从Business角度来说是把什么东西卖得更贵,Business的学费更高,教授工资也高,当然他们出来挣得更多了,这是不同的商业模式。这里面反映出来一个很重要的隐含的问题,假如我们的工程师、科学家再努力,把我们的硬成本减一半,那么70%我们从商业模式上和整个系统不去创新的话,那么我们未来的工作是非常艰巨的。如果把整个成本能够降下来,这是非常艰巨的,关键是不是做软成本的这些人愿意把这个成本降下来,我们从工程和科学的角度,这个Business Model是不一样的。


  在这里举几个例子,因为涉及到整个系统,这是我们在马尔代夫做的一个极端系统,是岛上的一个孤岛系统,马尔代夫希望是百分之百的可再生资源。这里面我们发现有几种情景,当你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实际上是可以赚钱的,达到大概50%左右。进一步增加到百分之七八十,百分之八九十的时候,还是可以接受的,就是要增加额外的一些成本。如果是百分之百,大家可以看到成本的增加会非常多。这是我们的一个结论,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尤其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成本的构成,储能成本非常高,非常贵的情况下,可能90%要远远比100%的可再生能源好,也可能在前阶段50%的可再生能源,在最开始的经济性是远远超过50%的。在这个里面,我们未来储能成本的下降,我们所谓可再生能源是一个极端情景。


  我们在做一些终端用户的负荷转移,一种方式是供热系统,瑞典供热的负荷非常高,这里面有两条曲线,我们可以看到,有调峰和没有调峰是完全不一样的。从供热公司来说是非常合算的,有一个结果,整个能耗增加4%,这是我们做能源系统里面发现的。从经济上这4%是转嫁到用户端的,瑞典是按照热负荷收费的,用户端从原来单一的收费模式来说,要增加4%额外的成本,就是等于你付的热费要高。实际供热公司来说是很合算的,这个里面就涉及到新的商业模式,如何在这种负荷调节的情况下,如何让终端用户和你的提供商也能够共同得到共赢,这是一块核算讨论做的案例。刚才说到Smart Charge,我们的车是一个很好的移动的载体,大家都提到了很多的方案,我就不详细说了。


  我强调最后一点,系统一定是Local Dependent,我们要结合当地的情况,尤其是电动汽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新的机会,谢谢!

责任编辑:魏美茹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