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客运特写:春运回乡的那段路——关注2014春运(三)(图文)
她们是90后。
她们乘着好奇之心,2013年来到车站。
她们热情洋溢、神采飞扬,踏上了人生第一次春运列车。
姓名:张怡霞 20岁 岗位:检票
我是以一名实习生的身份,加入到无锡汽车客运站这个大家庭。这是我第一次与春运如此“亲密”的接触,正是由于这次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所有工作人员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因为是春运,旅客是平时的两倍多,也增加了很多加班车。班车发生晚点、停班时,面对旅客的质问,我心里很无奈,很委屈,每当要想争执的时候,身边的师傅们告诉我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旅客。每天下班到家总觉得骨头都散架了,但是想着每一张拿在手上的车票都承载着万千旅客回家的心,于是第二天又生龙活虎地去上班了。
姓名:许慧 23岁 岗位:危检
我的工作岗位在安检,看似简单而枯糙的工作,其实不然,站在候车大厅安检口,需要不停地嘱咐着旅客,“请把包都放上面,往里走,大包、小包、背包、方便袋,所有的包都往前放。”站在大门口,寒风对着自己直吹,一会儿就直打冷颤,腿也僵直了,只有轻微跺脚才能避免被冻僵。更要命的是,喊着喊着,就觉得口干舌燥,但水却不能多喝,因为多喝水就会想上厕所,大家都忙,万一没人替的话,要憋着,更难受。但对于我来说,每检查出一件违禁品,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为了大家的出行安全,所有的辛苦都有了意义。
姓名:范雅婷 24岁 岗位:售票
春运对于我而言,熟悉而又遥远。孩提时代,春运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印刻在记忆深处的是年关将至,身边许多人想尽办法只为买到一张回家的车票;学生时代,春运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偶尔看到新闻报道的一串串天文数字令人咋舌,同时感叹中国人口的庞大;大学时代,春运是一场侥幸擦肩的幸运,大学生放假是春运的前奏,餐前色拉自然比不上主菜的丰盛。今年亲身参与其中,终于体会到了这部贺岁大片的震撼。春运第一天,我从走进车站开始就发现人流量明显增大,到达二楼售票大厅,各个窗口早已大排长龙。从走进票房到坐到售票窗口上岗开始工作,直到下班离开售票窗口,抬头看玻璃外面的大厅,一直都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攒动。而票房里人人都处于一种战备状态,人流不息,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忙的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偶尔最后一个座位在摁下回车的时候发现已经被人抢走,只得无奈地请旅客另选其他时间,这时候才是切身体会到什么叫做“一票难求”。想到他们能够与家人团聚,再苦再累都值得。
在春运这场战役中,面对如潮的客流和艰辛付出,她们虽有些紧张,但没有退缩,学会了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她们绽放青春,笑迎旅客,热情服务,连续工作,在首次春运“大考”中接受考验,期望得到肯定。从稚嫩到成熟,向着幸福出发,她们代表着客运服务工作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