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交警打响“路改”交通安全保卫战
高温酷暑,烈日当空。在活动板围挡下的城区道路上,挖掘机、灌浆机、炮机、搅拌机、切割机等各种工程设备,在工人师傅的操作下,伴随雨点般的汗水,发出轰隆的马达声、沙沙的切割声。在围栏外的人行道上,车海人流,缓缓有序通行………7月20日启动“三改四化”首期路改工程以来,湖南常德市城区金钻广场周边百街口、鸡鹅巷等165条小街小巷,武陵大道、洞庭大道等42条主次干道升级改造,以及与之配套的智能交通系统、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基础设施同步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近半年施工期间,如何确保207条道路改造同时施工,全城开挖,又要让拥有60多万人口城市的公交车、私家车、摩托车、的士车及工程运输车等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对此,肩负重任的交警部门全警动员,全力以赴,打响了“路改”工程交通安全保卫战。
发起宣传攻势—为出行导航
从8月1日开始,打通人民中路(步行街),允许公交车、小型车辆通行……7月30日,《常德手机报》及时发布当日交通组织措施,提醒市民安全出行。“三改四化”宣传工作启动以来,由副市长胡丘陵亲自审编,市交警支队宣传中心与《尚一网》负责组稿和发布的《常德手机报》,坚持每天发布“路改”交通组织方案和路况信息,及时为市民安全出行提供导航服务。之前,由市委宣传部、市级各媒和市交警支队等单位组成的新闻宣传小组,从6月下旬开始,全面启动“三改四化”新闻宣传工作。市交警支队宣传中心首先向社会征集“交通安全提示语”300多条,及时通过官方微博、手机短信平台等载体,开展“路改”交通安全提示活动。
同时,为提醒广大市民文明出行、关注和参与“三改四化”建设、了解施工进展、支持和配合市委市政府工作。市交警支队利用《常德交通安全报》、官方微博、手机短信平台等自媒体以及《常德手机报》和市级各媒体,坚持每天发布“三改四化”建设路况、交通组织措施、领导动态、交通安全提示以及小街小巷典故等综合信息,为市民出行提供有效的交通安全指南,引起强烈反响。
筑牢交通措施—为施工保驾
炎炎烈日下,地面温度近60C度,每天从早7点至晚7点,由执勤交警、协警、警务大队、交通志愿者和劝导员组成的庞大队伍,分布在各施工路段路口,开展交通指挥劝导活动,维护交通秩序……自“路改”启动以来,武陵大道的三个施工段、五个施工区域,洞庭大道的八个施工段、十八个施工区域,沅安路的三个施工段、四个施工区域,以及金钻广场周边7条小街小巷的施工已全面铺开。
为确保长时间的路改施工建设安全顺利,道路交通秩序不出现长时间拥堵,支队长邱兵泉多次召开“三改四化”交通组织工作调度会,要求全警动员,全力以赴,打响交通安全保卫战,副支队长杜卫雄加班加点拟定严密的交通组织措施。交通秩序管理大队在各施工路段路口增设8个临时红绿灯,1000个反光锥桶、20个防撞桶、5个写有“道路施工,向右转通行”字样的移动标牌架,起到临时指挥交通秩序,保护施工现象安全和加强交通诱导分流作用。畅安服务公司人员不分昼夜对武陵大道等施工路段的交通护栏进行拆除。随后,打通人民中路,让步行街允许公交车、小型车辆通行,分流部分车流量,并对步行街通车后的交通安全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灯进行设置,规范各施工路段的交通安全提示牌。此外,禁止泊车位停车,并在各施工路段的停车泊位喷绘禁停字样,为交通畅通扫除阻碍。科技应用与管理大队组织民警对18条主干道智能交通设施管线进行摸底调研,便于下一步智能交通设施改造建设同步顺利进行。同时,“四警合一”民警调整日常勤务,在不影响110接处警和治安管控职能的前提下,每天坚持从早7点到晚22点,保持1/2以上警力上路,与109名交通劝导员加强疏导保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