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村客运的“龙山模式”在全省推广
7月19日上午,来自省交通厅、省公路局、省交警总队、省运管局以及全省14个市州的交通局、公路运管处的相关负责人,在秦湘赛副州长的陪同下,一同从龙山县城出发,沿途察看了召市镇至县城的4个候车亭及召市镇的汽车站。这是7月18日至20日,在龙山召开的全省农村客运网络建设工作会议期间的一项重要内容。省交通厅副厅长邹和平在会上表示:农村客运网络建设的“龙山模式”,要在全省推广。
去年以来,龙山县成立了16家农村客运公司,开通农村客运公交线18条,全县70%的乡镇均开通了公交车,基本实现了以路、站、运一体化为目标的农村客运“公交化”, 30多万农民群众乘上了公交车,成为该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被评为龙山县“2006年度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十件大事”之首。
为了加快客运路网建设,龙山县除财政投入500万元之外,还从烟草等部门捆绑资金300万元。去年共启动了民安至白羊等12条通乡油路改造工程,完成路基160公里,路面工程54.9公里,今年计划完成路面工程101.9公里。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客运站点经营管理模式,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实行交通部门与乡镇政府、个人联合投资等方式建站,候车亭面积在25平方米左右,并设计一个小卖部,将其交给无偿提供土地的农户经营管理。各农村客运公司实行统一进站、统一票价、统一调度、统一发班、统一核算经营。16家公司,投入新中巴车125台(1950座),为农民进城减少开支1000多万元,有5家公司开通接送学生业务,共为200名贫困学生和优秀学生发放免费卡,有3家公司开通赶集车,发展赶集线路7条,乡与乡路2条,初步形成了县到乡、乡与乡、乡到村的农村客运网络。
龙山县对驾驶人员资质及客运车辆实行严格管理,防止非客运车辆、报废车辆、安全技术条件不达标的车辆进入农村客运市场,对赶集、节庆和其它大型集会等重点时段进行重点监管,安排人员上路值勤,强化路面监控。加强了对城乡客运企业的动态管理,由交通部门定期考核其经营资质、服务质量、安全生产及承诺内容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责令其及时整改,对考核不合格的缩短其经营期限或取消经营资格,从而确保参与城乡客运经营企业依法规范经营。
龙山县积极加强对公司的指导,狠抓服务质量,严格控制票价。通过培训、座谈等多种形式和活动因势利导,引导和督促客运公司强化内部管理,改进服务。运华等公司设立了老、残、孕等专座,联发等公司开展微笑服务,深受百姓好评。此外,通过严格控制公交线路上客车的营运价格,引导公司继续保持较低票价,让利普通群众,使广大农民坐上安全车、便捷车和实惠车。
记者从全省农村客运网络建设大会获悉,到目前,我州共组建农村客运公交公司23家,开辟农村客运公交线路25条,更新农村客运车辆181台,减轻农民出行负担1000多万元,惠及474个村50多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