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力发展农村客运 助推新农村建设
随着我县通乡通村公路的快速发展,加强农村道路客运管理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的一个关键问题。5月以来,东安县道路客运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先后在大庙口镇、石期市镇、端桥铺镇、芦洪市镇、紫溪镇、白牙市镇召开了发展农村客运座谈会,并邀请了该镇的部分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群众代表参会,广泛听取了参会人员提出的意见。整治办人员在会后立即对提出的意见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呈报县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研究,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提出了“依法审批运力、依法打击非法营运,确保农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农村客运发展工作思路。
东安县运管所围绕这一工作思路,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多方参与、互相合作”的原则,积极采取得力措施发展农村客运。
一是调查摸底,统筹规划。该所对全县现有客运班线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规范,共清理客运线路84条,客运班车252辆。在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和做好农村客运市场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统筹制定出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于6月10日,将拟投放运力数及审批程序在电视台连续播报以及在各客运站场张贴通告,大力增强行政许可透明度。
二是创新审批方式。我县的通村公路主要是采取国家部分投资与乡镇、村组织、村民筹资相结合的方式修建的农村公路,为认真落实“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东安县运管所委托各乡镇把关审批进入农村客运的主体,由当地村委会推荐经营主体,向所在乡镇政府提交线路可行性报告,并签署意见报县运管所审批。县运管所在20个工作日内召集沿线乡镇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县直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根据该线路状况、矛盾等方面提出初步意见,参会人员讨论,做出许可或不予许可决定。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培育农村客运市场。目前,针对我县农村客运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驾驶员无驾驶证、资格证,车辆无营运证、不定期参加二级维护、车况不合格,三轮摩托车、农用车非法载客等问题,乘客的生命安全很难得到保障。该所在审批农村客运班线期间,安排运政执法人员深入乡村道路或客运站点,定点定期核查,打击非法运输,为即将审批新增的合法经营户创造良好的市场运输环境,并抓紧抓好农村客运审批进度,对新开辟的农村客运线路,只要符合村村通客车总体规划的农村客运线路审批,实行随报随办,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使通村客运班车早日投入农村客运市场,尽快解决群众乘车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