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区里开配货站 居民夜夜难入眠
为了占据有利的位置赚钱,很多配货站建在了小区周围,长春市南关区中环小区11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它被一些配货站团团包围住。小区居民被配货站所带来的噪声、占道等情况影响了正常生活,但国家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来规定配货站的位置,这就使得居民们有苦说不出。
配货站包围居民区
近日,记者在长春市不同地段进行实地踏查,发现长春的配货站多数集中在有货可配的地方,很多配货站开在了距离各大商圈很近的居民小区内。南关区中环小区11区,就被配货站团团围住。
6月17日至18日,记者先后两次来到中环小区11区,该小区周围有几十家物流公司和配货站。
配货站昼夜不关门
在调查中,附近居民告诉记者,配货站建在小区周围已经三五年了,因为此处距离商业圈很近,货物运输和流量都很多,是运送货物的有利地方。记者在走访一些配货站时发现,多数配货站是全天24小时营业。“放心吧,你从四平运来的货物就算半夜到我们这,我们也一样能保证明天中午前后给你顺利运到吉林”。一位配货站的工作人员这样对记者说。在记者离开时,工作人员再次强调,他们站是24小时营业的,想要配货就可以打电话。
配货车辆“逼”公交车改线
记者注意到,配货站装卸货物的车辆基本上停在居民区内或街道上,昼夜装卸货物严重扰民,也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此外,配货站门口停的车辆,多数为大型的解放车,配货站所发送的货物都堆在了人行道上,而车辆就停在机动车道上,整条机动车道几乎被配货站的车辆占满。“配货站做生意,我们居民没有意见,但是配货站的车总是挡在小区人们进出的地方,出入实在是不方便。而且货物把人行道都占上了,装卸的货物也特别多”,居民们无奈地说。他们希望配货站在运送货物的同时,也能给市民留下一块行走的空地。
在走访配货站的同时,记者发现287路公交车本应该正常从乐亭街通过,到达新天地购物公园,但287路却绕道行驶,从旁边的马路通过。一位287路公交车司机告诉记者,配货站的车辆经常占道堵路,看到有公交车开过来,配货的工人也不会将车开走让路。这位司机表示,每天下午3点以后,是配货的高峰,车辆有时勉强从中间通过,但到了晚上6点钟左右,乐亭街被堵得严严实实的,公交车不得不绕行。
配货车影响居民休息
配货站作为货物流通的枢纽,的确给一些商圈带来了方便。但在方便运输货物的同时,配货站也让很多居民苦不堪言。配货站楼上就是住户,楼上的居民告诉记者,冬天相对好些,装运货物不是特别晚,现在正是夏季,很多配货站可以说昼夜不停地工作,每天晚上都装运货物到次日凌晨一两点钟,刚收工没多久,凌晨三点左右,新一轮的工作又开始了。而且工人还不止装货,经常一边装货,一边唱歌,再加上货车所发出来的噪声,居民们无法正常休息。
在楼下乘凉的一位大娘对记者说,她孙女现在正读初三,中考马上就到了,每天听着楼下的噪声,孙女根本无法学习,加上中考的压力,孙女经常哭,吵着要搬家。这位大娘说,她身体也不是很好,被楼下的货车吵得几乎整晚不睡觉,老人只能靠白天补充睡眠。
配货站相中小区
在中环11区开了多年配货站的李先生直言不讳,他说,这里是赚钱的地方,配货站守住这个圈儿,就是经营的道儿,离商圈太近不行,远了还不行,商圈与居民区交界的地方最好,如此,就免不了扰民。
中环11区有近60家配货站,记者来到几处居民楼下的配货站,发现这些配货站都与居民区无明显界线。对此,一些配货站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坦言,他们开配货站的目的就是为了接送发往各地的货物,所以配货站的地点必须离商圈不能远,要有货可配,如果开在商圈内,不利于配货的车辆进出,因此配货站只能开在商圈的周围,将商圈包围,配货站却无形中渗入小区,造成扰民。一配货站老板告诉记者,没有相关部门对配货站选址进行规范。
配货站开在哪没人管
长春市运输管理所货运科的工作人员在谈到配货站的管理时说,2003年以前,按他们的规定,市区内二环以内和小区内是不允许建立配货站的。2003年,国家出台《行政许可法》后,货运科被取消了一部分管理权限,现在只负责颁发道路运输许可证。对此,工作人员这样表示,按照国家出台的《行政许可法》,他们没有资格对配货站开在什么地方进行管理。至于长春到底有多少家配货站,因为数据统计不归他们管,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
办理普通配货站到底需要哪些手续呢?近日,记者找到长春市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普通配货站的执照办理很简单,如果是自己搞运输,办理执照的人出示交通部门审批的道路运输许可证的材料,携带本人身份证、照片以及场地使用证明,到工商局就可办下来执照。如果配货站属于信息咨询服务,则不需要这些手续。
记者询问了很多相关部门,他们都表示,自己并不管理配货站的地理位置问题,他们也不清楚应该由什么部门来管理这个问题。
18日,记者联系到长春市工商局的王处长,他告诉记者,目前配货站的经营场所是没有明确规定的,但空车配货工商局是不给审批的。按照规定,配货站的经营场所,以申请人将选择好的配货场所提交的材料为准,提出许可申请,工商局就可以审批,并不到现场实地察看。
王处长说,根据企业登记程序规定,按照《行政许可法》第31条规定,申请人需要申请行政许可,应当如实向行政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行政机关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与其申请的行政许可无关的技术资料和其他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