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山区首条规范化农村客运线路在夷陵区下堡坪乡开通
通讯员易仁敏报道:4月25日下堡坪乡青山坡村的秦大爷坐在新开通的下堡坪集镇到青山坡村的客运班车上心情特别好:“这回赶场可方便了,23公里的路以前来回要一天,现在半个钟头就到了......”夷陵区下堡坪农村客运试点的开通,象秦大爷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坐上了客车,多少辈人便捷出行之梦今日终于变成现实。
下堡坪乡地处夷陵区西北山区,是革命老区乡和省级贫困乡,有20个行政村,105个村民小组,2.4万人,乡域面积320平方公里,大多行政村都分布在山山坳坳中。“出门缺路,有路缺车”,拖拉机、摩托车载客事故多等问题曾经制约着该乡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山区经济的发展。随着夷陵区农村公路路况的改善和通行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近两年“村村通”公路改建,大多数行政村通水泥路后,农民群众的经济条件逐渐改善,对出行安全、舒适、便捷的要求更加强烈。
针对这一情况,夷陵区政府将发展农村客运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区交通局围绕湖北省交通厅提出的“路、站、运”一体化的要求,在下堡坪乡召开农村客运试点办公会,部署农村客运试点工作。坚持“车头向下,村口始发,四定一挂,程序简化,通村达户,平安到家”的服务理念,区财政、公安、安监、税务、工商、教育、物价等部门大力支持,区交通局和下堡坪乡政府对下堡坪乡各行政村人口分布、道路状况、客源流向,特别是节假日、周末学生往返等情况进行调研,编制了下堡坪乡农村客运站点建设规划。广泛听取和收集下堡坪乡及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就开通客运线路运力投放方式、运行办法、市场监管等展开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确定了客运线路方案。2006年在该乡硬化村级公路55公里,投资60多万元建成了下堡坪五级客运站、7个候车亭和8个招呼站,投资20多万元完善了乡村公路标识、标牌、会车道和安保设施,建成了下青线(下堡坪-青山坡)和土栗线(土地岭-栗子坪)两条规范化农村客运线路。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适应性车辆考察和经营者招投标工作。结合农村路况差、里程短、运输成本高、客运实载率低等问题,区政府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村道路旅客运输,为客运线路开通作了充分的准备。
据夷陵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洪福介绍,为服务新农村建设,近年来该区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实施交通畅通工程,截止2006年底,全区村级公路硬化总里程突破1300公里,建成了一批五级客运站场和乡村公路候车亭、招呼站,形成了布局合理、联接城乡的客运基础设施平台。下一步,该区将在搞好农村客运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农村客运事业发展,农村客运将尽快在全区推广,做到“乡镇有站、大村有亭、小村有牌”,让农村客运“开得通、留的住、有效益”,让农村群众真正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