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山东]招远市交通局深入开展创建“五型”机关活动

2007-04-24 10:25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山东省招远市交通局 王克彬

    通讯员王克彬报道:去年以来,招远市交通局根据招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群众满意为标尺,深入开展争创“五型”机关活动,不断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有效地带动了机关工作的全面提速。

    牢记的是责任,提高的是素质

    争创“五型”机关,学习是基础。为此招远市交通局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始终把学习牢牢抓在手上,明确规定了各项学习制度,确保学习效果。在要求上,坚持先学、多学、深学;在方法上,注重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经验交流与理论实践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内容上,重点突出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党章、法律法规及交通业务知识等。通过不断加强学习,使全体干部职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强化了公仆意识、团结意识和大局意识,夯实了干好交通工作的基础。同时他们针对机关党员干部文化层次相对较高、工作分工各管一摊的特点,他们在组织学习中采取“一个不动”、“两个兼顾”和“三个结合”的方法,即每月结合工作例会组织学习雷打不动,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知识学习两兼顾,把学习与自我剖析、调研交流和考兼考绩结合起来,使学习的成果真正进入工作实践中去。去年以来,他们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开展了抓业务、学理论,抓载体、育新人,抓纪律、明执法等“三大”主题学习活动,建立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学习目标量化考核等制度,实现了由经验型机关向学习型机关的转变。

    干出的是事业,收获的是满意

    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是争创服务型机关的根本要求。近年来,招远市交通局牢牢把握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科学制订了三年村村通公路、两年村村通客车、全市“六纵六横”公路网的交通发展规划。三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53亿元,新增硬化改造农村公路887公里,使全市724个行政村98%通了车,通车里程、发车频率、客车档次、便捷程度等各项指标均列于全省县级市前列。至2006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242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30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86.6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烟台市各县市区第一位。全市基本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以蓬水线、黄水线、黄草线、龙水线、水夏线、丁路线南北大通路和烟黄高速、烟汕线、张新线、文三线、海莱线、方新线为东西干线的"六纵连六横、一环绕招城"的高等级主干线公路网,实现了招远境内“1小时生活圈”的目标,使全市47万农民彻底告别了"晴天出门一身土,雨天走路两脚泥"的历史。"交通形象由我负责"是招远交通人始终不变的服务理念,他们牢固树立"对上当好参谋,对内强化管理,对下搞好服务"的宗旨,按照"减量提速,接轨增效"的原则,对55项交通行政审批、核准事项的审批程序和时限进行了重新调整,取消7项,合并40项,26项审批核准事项和所有收费项目全部进了行政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了“一站式服务”、“一窗式管理”办理。全系统240余名党员发出了"我就是招远交通环境"的承诺和誓言,用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打造出了文明交通、和谐交通的"金字招牌"。

    增强的是活力,得到的是效能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围绕交通事业的发展,招远市交通局一班人自我加压,在工作理念上提出了想干事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近年以来,招远市交通局共完成对上争取资金2.53亿元,百分之百的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其中农村公路改造硬化887公里,是建国以来硬化路面里程的两倍;投资6000余万元,新建一处集客运、货运、配载、装卸、理货、维修检测、整车销售、配件供应、商贸服务为一体高标准的金都汽车站,客运站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候车厅面积3000平方米,站场拥有16个发车位,07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后将是烟台西部讫今为止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旅客转运枢纽。同时他们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工作重心下移,积极实施五大"畅通工程",即农村公路通达工程,使全市硬化路通村率达到了100%;老油路更新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路面完好率;农村公路养护绿化工程,把全市近887公里农村公路全部列入养护管理;农村运输网络工程,积极推进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农村客运站建设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站所一体化"建设模式,加快实现"交通设施完善、出行方便安全、服务规范高效、执法文明到位、环境整洁有序"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交通支撑和保障。在效能建设上,他们修订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颁布了交通系统八条禁令,认真落实了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委议事制度、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等10余制度,这些机制规范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行为,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

    规范的是行为,转变的是作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围绕创建法治型机关,他们以权力法治化、部门职能化、服务社会化为目标,严格规范以法行政流程。他们一是针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反映较强烈的有证照审批、执法中的具体行政行为和监督检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交通行政许可为重点,将行政许可范围、程序、标准、依据及部门工作人员全部列入公开范围,同时他们规定凡属于社会关注的交通工作或系统内的行政事务管理行为,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不违反法律法规和上级的规定,广大群众和车主、业户以及本系统内的干部职工都有权知晓。为此他们在《金都交通报》上开设专栏,对交通部门职能、规费征收、行风建设、治理公路"三乱"、公交车延伸、"村村通"工程、治理"黑出租"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开解答,收到了明显效果。二是深入开展文明服务活动。他们根据行业特点,制定了交通行政服务工作职责和服务规范,普遍实行了"三时、四办、五制",大力加强了交通系统行风建设。"三时"即:窗口上岗服务准时、办理事项不推不拖限时、特殊情况下服务延时;"四办"即:符合政策法规的坚决办、符合工作流程的立即办、一次无法办好的预约办、涉及多个部门的协调办;"五制"即: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领导干部值班制、服务意见反馈制、事故责任追究制,使交通行政服务窗口职能更加全面、职责更加明晰、程序更加简化、服务更加到位,有效地规范了交通行政服务行为,树立了交通部门的良好形象,2006年底被招远市人大常委会被评为信得过机关荣誉称号。

    树立的是形象,得到的是民心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招远市交通局党委在全系统中开展了"机关廉政建设年"活动,局党委成员在11个支部设立了党务、政务公开栏,聘请市人大、市政协及群众代表组成110余人的行风监督员,同时在招远政务网上开设了网上对话、热线电话、举报信箱,形成了自我规范、群众加压、社会监督的立体监督网络。为规范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他们还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对43种不当职务行为明确了处理意见,凡违反规定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扣发劳务费、调离工作岗位、免职、待岗或辞退等处理,情节严重的,同时给予党纪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质量责任事故、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败诉案件、群体性事件以及腐败、"三乱"问题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从重从快处理;同时对获得上级表彰奖励的,工作勤勉努力、典型事迹突出的,通讯报道和信息宣传工作出色的等共14种情况分别规定了奖励办法。通过加强机关建设,使机关的政治更强、业务更精、作风更硬、纪律更严、风气更正,内外关系更加和谐,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路是立着的碑,碑是立着的路。招远市交通局在深化"五型"机关创建活动中,以群众满意为标尺,把党员的先进性写进了行动中,写进了形象里,写进了自身建设里,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招远市交通局连续三年被省文明委、省交通厅评为省级文明机关,被烟台市委宣传部授予思想工作先进单位,保持了全省交通系统文明行业的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Online Team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