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兴市农村客运站规划
德兴市农村客运站规划
(2006年——2015年)
编报单位:德兴交通局
二00五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一、任务依据
二、规划目标、原则、方法
三、规划期限(至2015年)
四、主要结论
第二章 农村客运站及现状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二、社会经济交通状况
三、农村客运站现状
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第四章 客运量预测
第五章 农村客运站点规划
一、站点布局规划的原则
二、农村乡镇客运站点布局
三、行政村客运侯车亭布点规划
第六章 实施农村客运站规划的对策与措施
德兴市(2006年—2015年)
农村客运站点发展规划
第一章 概述
一、依据
为了适应新形势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德兴市国民经济发展和道路旅客运输发展的要求,依据德兴市“十一五”交通建设发展规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结合我市交通运输现状,从需要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德兴市农村道路旅客运输网络方法,制定德兴市(2006年—2015年)农村客运站点发展规划,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达到提高运输效率,方便广大农民群众乘车,促进农村交通事业迅速发展的目的。
二、规划目标、原则、方法
1、农村客运站点规划,坚持以“人便于行、车便于流”为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2、坚持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原则,逐步解决农村群众乘车难、侯车难的问题。
3、坚持农村客运站点建设与乡镇发展规划相协调的原则,调动乡、镇建设农村客运站点的积极性。
4、积极发展农村客运线路,以德兴市汽车站为中心,向全市农村辐射,构造四通八达的农村客运网络。
三、规划期限
德兴市农村客运站点规划期限为2006年—2015年。
四、主要结论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全面建设小康和构筑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满足广大农村群众乘车需要,促进城乡流通,全面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的需要。
第二章 农村客运站点现状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德兴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东与浙江省的开化交界,西与乐平相连,北隔乐安河与婺源相望,东南和西南分别与玉山、上饶、横峰、弋阳毗邻。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级市,山上盛产木材、毛竹和中药材,地下有铜、铅、锌、钨、金、银、硫、大理石、花岗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以铜的蕴藏量为最富,德兴铜矿是江西铜业公司的重要基地之一,市境内群山连绵,峰峦重叠。市区总面积2101平方公里,有建制镇7个、乡6个、经济开发区1个、行政村(居委)110个,现有人口约为30.7万人,城镇总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8.7%。
德兴市山势纵横、路窄坡陡、溪流滩多。解放后,交通事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已有省道、县道和乡村公路197条,总里程为1080.99公里。现有营运客车148辆、2847座,营运出租车45辆、总座225座,2004年完成客运量315.15万人次,完成客运周转量19416.23万人公里,开通客运线路70条,其中跨省线路19条,跨区、跨市线路18条,市区线路23条,总班次409班。已有上等级汽车站2个(德兴汽车站、铜矿汽车站)。
二、社会经济状况
德兴市属于典型的工矿型区域,市区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很大程度左右了市域城镇布局和发展,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布局分散,相对形成城镇规模的只有银城、泗洲、花桥三个城镇,其余乡镇、城镇建设相对滞后,面积普遍较小,范围狭窄。
三、农村客运站现状
目前,我市只有2个经交通主管部门审批并投入运营汽车站,一个是德兴汽车站(二级站),是全市的中心站,担负着全市80%以上客车的进站管理排班、发班及旅客的输送工作,一个是铜矿汽车站(三级站),原有的乡镇汽车站如:花桥汽车站、暖水汽车站、绕二汽车站、黄柏汽车站、新岗山汽车站、万村汽车站、李宅汽车站、占才汽车站、香屯汽车站、海口汽车站、张村汽车站等,由于企业改制和其他原因,在1995年前都已陆续撤消。目前,我市区乡客运站场已是一块空白,严重滞后于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和构筑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要达到这个目标,农村交通运输状况也必需得到相应的改善,农村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城乡流通必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农村广大群众的乘车环境和质量也应得到改善,规划建设好农村客运站点,是全面建设小康和构筑和谐社会要求。
第四章 客运量预测
我市总人口约30.7万人,农村约占总人口的62%,将近达到19万人。2004年度全市客运量315.15万人次,农村客运量约为195万人次,其中花桥镇客运量为25万人次,海口镇为15.5万人次,绕二镇为20.6万人次,新岗山镇为18万人次,占长乡为16.3万人次,皈大乡为15.8万人次,黄柏乡为22.3万人次,万村乡为11.6万人次,其余客运量为其他短途农村客运车辆运送。根据相关统计分析,我市农村客运流量每年将以5—6%速度递增,到2015年,我市农村客运量将达到320.65万人次。
第五章 农村客运站规划
一、站点布局规划的原则
根据我市农村客运量发展预测和当前我市农村客运站点相对滞后,严重影响农村客运发展的状况,加快农村区乡站建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市拟定在2010年前完成人口稠密和客流量较大、相对集中乡镇的客运站点建设,即2006年完成张村乡客运站点建设;2007年完成龙头山乡客运站点建设;2008年完成黄柏乡客运站点建设;2009年完成绕二镇客运站建设;2010年完成皈大乡客运站点建设;2011年完成花桥镇客运站建设;2012年完成占才乡客运站点建设;2013年完成李宅乡客运站点建设;2014年完成海口镇客运站点建设;2015年完成香屯镇客运站点建设。
二、农村乡镇客运站点布局(见附表)
德兴市(2006—2015)农村客运站发展规划表
表一
三、行政村客运侯车亭布点规划
1、德上线新营村客运停车亭,布点位置新营大桥头,面积30平方米。
2、德上线界田村客运停车亭,布点位置德上线界田村路口,面积30平方米。
3、德上线万村客运侯车亭,布点位置德上线万村路口面积30平方米。
4、德九线江田客运侯车亭,布点位置德九线江田路口,面积30平方米。
5、德九线立新客运侯车亭,布点位置德九线立新路口,面积30平方米。
6、新双线杨村侯车亭,布点位置新双线杨村路口,面积30平方米。
7、绕余线重溪侯车亭,布点位置绕余线重溪村口,面积30平方米。
8、汪岗线尚和侯车亭,布点位置汪岗线尚和村口,面积30平方米。
德兴市客运侯车亭建设规划表
表二
第六章 实施农村客运站点规划的对策与措施
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回报慢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没有明确的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资金筹措困难,管理难度大,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们的初步设想是:
1、在农村客运站点建设上,谁的积极性高、谁的条件具备谁先上。
2、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筹措建设资金,争取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多投入一点,市财政多拨一点,当地乡镇多挤一点,向个人筹措一点以及采取股份制合作的办法来筹措建设资金。
3、投资主体以当地乡镇政府牵头,寻找合作伙伴,投资方式不限。
4、建设当地乡镇政府在农村客运站点规划、征用土地、税费征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政策扶持。
5、农村客运站点由交通主管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各乡镇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以保证全市客运市场稳定和安全畅通。
这次编制的德兴市(2006—2015农村客运站点规划,主要是以德兴汽车站为依托,建设一个以市区为中心,向乡镇辐射的道路旅客运输站点网络,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和客运站点建设,促进城乡流通和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00五年十一月十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