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云南]和谐社会的诠释者们

2007-04-09 09:36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云南省临沧市交警支队宣传科 刘庆海

——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打造和谐交通环境二.三事

    通讯员刘庆海报道:如果说医师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解除病痛、营造和谐,那么披星戴月、默默无闻,战斗在交管执法第一线的人民交警并是护卫生命、和谐社会的诠释者。在临沧市11277公里的公路干线上,面对一起起悬在生死边缘的交通违法行为,他们晓之以礼、动之以情,仗剑执法,用赤诚无限,诠释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的殷殷情怀。这里记述的是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预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打造和谐交通环境、执法为民的感人片段。

    背着药瓶上一线

    在预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支队机关9个执勤点的民警中,年龄最大的莫过于勐撒执勤点的5位民警了,他们平均年龄46岁。放下背包,他们顾不上喝一口水并深入防控区了解交通状况、展开巡逻执勤,每天从7点开始直到夜间11点30,车稀人静时才收兵休整。前往一线看望执勤民警的市公安局副局长龙剑波发现:李正华(支队纪委书纪)、吴林达、候丽云3位民警的衣袋总是鼓鼓的,在指挥车辆、查车验证时,还不时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后来龙副局长才知道,3位民警都患有程度不同的“高血压”,在执勤中为了服药方便,他们把药背在衣袋里。

    历时180天的预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严防战役展开后,由于临沧连降暴雨,支队机关生活区后山挡墙发生坍塌,民警任云家受灾最为严重,落石摧毁防护栏滚进了家里,为了不影响严防战役,任云把对家中灾情的牵挂,深深埋在心里,拿起手中的电话问了一声“家人伤着没有?”并恪守在自已的岗位……

    羊耿公路多处塌方,险情告急:只要有山崖的地方,路面上时常伴有落石,影响正常通行,为此,民警们夜不能寝。一天,当民警们巡逻到羊耿线K54+800M处时,发现有许多巨大的落石堵塞了交通,李正华与民警们二话没说,投身抢修保通工程,清理路面落石,一干就是3个多小时。目睹此情此景,经过此段的驾驶员们深深被感染了,他们主动停下车来,加入到清理落石、疏导交通的行列之中。

    在勐撒执勤点的民警中,吴林达年龄最大,但睡得最晚、起得最早的是他。在进驻执勤点的180多天里,他没有要求回过一次家,民警们说:“老吴,嫂子经常出差,家里没人管,你回家看看吧”。但他总是一笑了之,“你们不也没有回过家吗”。一天晚上,一个摩托车驾驶人见执勤点只有老吴一个人,误认为只有一个人坚守岗位,于是,心里有鬼的摩托车驾驶人并加大油门,强行冲卡,老吴见此,不顾个人安危冲了上去,硬是把摩托车拦住。原来,这名驾驶人没有驾驶证,冲卡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无证驾驶的违法行为,面对老吴,深感渐愧的摩托车驾驶人无自自容,只好依法接受了处罚。

    如此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在303名一线防控实战民警中,有的夫妻天各一边,联系感情完全依附“夫妻热线”摇控联络。有的是父(女)子上阵。有的无法顾及千里之外暑假归来的孩子,可为了千万交通参与者的出行安全和幸福,他们舍小家、顾大局,无怨无悔。

    想不到你们这么好

    在众人的眼里,交警具有一副训斥的凶相,来不来就是开单罚款。然而,交警本身并不是“凶相”的化身。“他们也有割舍不下的感情。作为交通管理的执法者,面对事关危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而经多次教育屡教不改的极少数交通违法行为人,真的很想凶,但这毕竟是个别,更多的是在人性化的执法氛围中,演绎“严”字背后的关爱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环境。预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严防专项行动展开以来,笔者在长坡岭执勤点就亲历了一个个警民情浓于水的场面,记录下一组组令人感动的镜头。

    2006年7月26日,对于交通违法行为人李文专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他既因交通违法受到了交执勤民警的教育,又因无钱治病得到了交警的资助。这天下午20时43分,长坡岭执勤点民警查获一起无证驾驶摩托车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当驾驶人李文专被执勤民警告知“依法扣留二轮摩托车”时,李文专不知所措,竟在执勤民警面前大哭起来”,要求民警不要处罚和扣留他的车:“车是我与同村一朋友借来的,是为了向亲戚借钱赶往云县医院治病”。原来,李文专“肝硬化”的病情恶化,正在云县医院接受治疗,由于无力支付医药费,医院为此停了药,只好想方设法到处去借钱。执勤民警了解这一情况后,对此给予深深的同情。“借钱治病与交通违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证驾车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心须依法查处,扣留车辆”。在执勤点检查工作的支队政委段佑先苦口婆心。民警们在查处李文专无证驾车违法行为的同时,为了给李文专解决治病急需的医药费,在政委段佑先身先士卒的感召下,纷纷掏出了衣袋里仅有的钱,为李文专捐款400多元,并派警车将其送往云县医院。面对这些素不相识的交通民警,李文专热泪眼眶:“想不到你们这么好……”

    求助引出的故事

    “我是从保山回来的,我家的房子被火烧了,女儿装了一口袋东西给我,可我忘在已经开走的车子上了,那可是我的全部家当啊……”老人心急如焚、老泪纵横。

    这天中午,凤庆县雪山镇一名60多岁的老人气喘吁吁,来到交警支队机关凤庆扁口执勤点求助。“大娘您别急,我们给您查一查”。听了老人的叙述,执勤点民警对此深表同情,迅速翻阅了当天客车查验记录,确认老人所说的东西是忘在了保山经扁口至云县的云S. 08742中巴车上,并与该车驾驶员取得了联系,要求将老人的东西送到扁口执勤点,不到一个小时,老人高高兴兴拿到了自已的“家当”。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民警们得知老人已身无分文,又为老人买了从扁口到雪山的车票,连走时,老人不停地说“谢谢你们,你们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

     “不论白天黑夜、风吹雨淋、你们查车执勤太辛苦了!我给你们送送水,解解渴”。在扁口执勤点开店经商的老大娘,为民警们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点点滴滴爱民、助民的实际行动所感动,每天为民警送来一壶壶滚烫的开水、一杯杯暧心的热茶。而民警们谁也记不清大娘送了多少水,沏了多少茶。他们人人心中有团火,只有把人民的厚爱化为无尽的动力,才能回报于人民。他们克服执勤点生活、工作环境艰苦等困难,在汽车尾气熏天的公路上,用心、用情、用智维护着富裕、文明、开放、和谐临沧的道路交通环境、守护着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平安与幸福,书写着血浓于水的爱民篇章!

责任编辑:张鹏飞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