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云南]云南临沧市交警支队全力构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网络纪实

2007-04-03 08:48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云南省临沧市交警支队宣传科 刘庆海

    通讯员刘庆海报道: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群众出行难,“有车就上、没人座位就站”、防不胜防的交通安全隐患,交管执法如何作为?2006年来,临沧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立足市情,创新机制,在2.4万平方公里的临沧热土上,举力构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网,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临沧建设筑起坚不可摧的交通安全屏障。

    定位,立足市情

    临沧市地处滇西南边陲,总面积24469平方公里,在以佤族为代表的23种民族、236万人口中, 89.3%农业人口居住高寒山区,117435辆机动车,130764名驾驶人,分布在全市89个乡镇987个自然村。“十五”以来,随着“村村通公路、县县通油路”工程的实施,全市通车里程达11667.86公里,使农民出行、生产、生活步入了方便、快捷的快车道。但农村群众居住分散,乡村道路里程长,基层交通管理力量薄弱,安全宣传教育滞后,无牌无证、酒后驾车、无证驾车,低速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突出,给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不少家庭因遭遇交通事故家破人亡,重新返贫……构筑预防农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防控网络,瞻前:肩负重望。思痛:别无选择。

    创新,担压村官

    “扭住末端、迎难而上,立足市情、科学统揽”。面对新时期交管工作的挑战和肩上沉沉甸甸的重担,勇于创新实践的支队党委“一班人”以寝食不安、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先后组派12个调研组,就创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制,构建预防农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安全防控网对全市12个乡镇、10个客运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得出了交法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力度不够;对道路安全隐患的治理不够;对社会化管理长效机制落实不够;对良好的执法环境培育不够;缺乏对农村机动车辆的跟踪监管;缺乏农村交通协管队伍的结论。认为“五个不够”、“两个缺乏”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主要“瓶颈”。为此,“一班人”以重长效、建机制、夯基础的强劲和魄力,把健全农村道路交通管理队伍,作为拓展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渠道,创新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机制的切入点,努力构建农村交管新格局。“一班人”以全市89个乡镇、987个自然村建制为基础,把知民情、懂民意的987名村官纳入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队伍,赋予他们交通安全宣传、协管、协助交警处理交通事故中的群众工作等职能,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态势,延伸交管触角,夯实农村交管基层基础。

    保障,政府支撑

    担压村官,待遇从何而来?钱由谁出?拿多少?怎么拿?”这是困扰组建农村交通安全协管员队伍的一道难题,成为支队党委“一班人”考虑的焦点问题。为此,“一班人”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报请市政府批准,把987名农村交通协管员每人每月50元,每年共计592200元补贴,依据市、县政府职能,纳入市、县财政预算,以政府投入的方式,按月考核发放,确保了农村交通协管员待遇落实到位。与此同时,支队还以“四个一点”、“多条腿”走路,采取政府出一点、基层筹一点、公安机关奖一点、企业助一点等办法,为农村交通协管员意外伤害投保,解决他们履行交通协管职能的后顾之忧。 

    靠法律规范,用制度管人,是新时期人性化交通管理的崭新理念。预防农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安全防控网的形成,关键在于统畴兼顾,整体推进。“一班人”着眼打造精品、形成特色、展示亮点的总体思路,把尊重群众知情权作为贯彻宣传、整治、服务方针的突破口,支队领导分片挂钩、机关科室进入村社,在100个村委会落实责任挂钩制度,面对面宣传组建农村交通协管员队伍的作用、意义。以认识到位;人员到位;培训到位、管理到位,协管员待遇落实到位、考核、奖惩到位“六个到位”的有力举措,全面规范农村交通协管员队伍建设。并以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全市987名村官履行交通协管职能、一表二图三台账基层建设和交法知识进行了培训,签定了《责任书》,制发《上岗证》,做到目标、任务明确,职责、权限挂钩。到6月30日,全市农村交通协管员100%持证上岗,对辖区范围内的机动车、低速汽车、无牌无证、经常有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人底数清、情况明、管控重点突出。

    长效 ,铜墙铁壁

    为形成预防农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市、县、乡、村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行为,确保长效机制有所作为。交警支队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临沧实际,协同市安监局、并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制定下发了《临沧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十八条特别规定试行》和《临沧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县(区)、乡(镇)和村委会、交通、运政、交警、农机等各级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实行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追究制和告诫问责制,强化了县、乡(镇)、村三级交通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为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宣传,入心入脑

    为推动以点代面、幅射全市,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安全专职宣传队的职能作用,支队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打造交通文化精品为目标,以播放电影、文艺演出、展出展板、发放材料、举办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集中开展“百场电影进农村等3次大规模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共投入宣传资金260多万元,播放电影3100多场次,举办展览2500多场次,发放《临沧市道路交通安全特别规定》宣传册400000多份、《省厅通告》300000多份,制作宣传500多块,召开现场会806场次,到客运企业、中小学校、医院、临沧供电局、烟草公司、公路沿线村寨,举办交法知识讲座113场次,在市以上新闻媒体、新华网云南频道、云南日报网等滚动刊发新闻稿件400多篇,不断提升了广大农村群众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的法制观念和“关爱生命、平安出行”的自我防护意识,农村交通安全防控网络覆盖率达100%。

    打击,从重从快

    预防农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安全防控网启动以来,临沧市交警支队以上下联动、社会互动的整体态势,重点加大对农村地区三车载人现象的打击和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力度,以“交通安全无小事,生命安全重泰山”的实践活动,坚决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权威性。并以构建网络与重拳整治,宣传与处罚教育,流动巡查与移动监控、重点时段与重点车型查处“四个结合”,组织“地毯式”整治战役,对酒后驾车、无证驾车、客车超员、低速汽车违法载人、超速“飙车”和违法停车等8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据统计,防控网络启动以来,共出动警力 21700多人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2460起,暂扣机动车2152辆,查获被盗车辆26辆,破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53起,拘留涉嫌无证驾车、酒后驾车等交通违法行为人员219名。临翔区交警大队31小时侦破了“6.21”交通肇事逃逸案,耿马县交警大队一举抓获了潜逃8个月的肇事逃逸犯罪嫌疑人等,侦破了一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8县(区)依法报废、消毁非法拼装、改装和达到报废年限的机动车1500多辆,为营造富裕、文明、开放、和谐临沧交通大格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除了隐患。

    服务,便民利民

    在严管重罚的同时,全力推行阳光警务,打好车管服务主动仗。以流动车管、流动驾培、入户注册等方式,发放《车管业务宣传卡》,公开牌证办理业务、办理程序、告知应带证件、票据,联系监督电话等,全市交警以知民情,情况在一线了解,解民忧,问题在一线解决,暧民心,感情在一线融合的务实作风,架起了警民沟通、互信的桥梁。孟定镇罕宏村,共有二轮摩托车46辆,有牌有证、手续齐全的只有一辆,有牌无证的二辆,其余43辆均为无牌无证机动车。为彻底诊治该村无牌无证泛滥成灾的痼疾,耿马交警大队首当其冲、支队机关挥师增援,白天上门服务、办证入户。晚上重拳出击,整治秩序,将长期失管、漏管的43辆摩托车纳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耿马县交警大队还针对辖区摩托车销售行业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销售商之间促销手段翻新,赊车款扣留发票,允许购车者赊欠一部分购车款,尔后以扣留发票、合格证等有效凭据的方式,迫使购车者无法办理机动车注册落户手续,从而达到追回赊欠售车款的目的,致使许多无牌无牌车辆流入社会这一实际,对症下药,组织28家销售商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签订守法经营《保证书》,交纳所售摩托车注册落户保证金,实行销售、挂牌配套等举措,从源头上铲除了无牌无证滋生的士壤,确保了4月份以来1200辆新售摩托车的注册落户。

    预防农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安全防控网络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力地强化了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村官对农村机动车辆依法管理和跟踪监督的权责意识,而且从源头上铲除了无牌无证、酒后驾车、醉酒驾车等严重交通违行为滋生的土壤,从根本上为防止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确保农民出行安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责任编辑:武伟亭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