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四川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客运
年内将建成农村客运站300个,已纳入省政府“十大惠民行动”
今年,四川省交通厅运管局提出全省运管工作要突出农村客运这一重点,按照城乡运输一体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市场主体集约化、运输组织信息化、服务水平人性化、市场监管法制化的原则,全面加强和改善道路运输管理。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四川省运管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四川省运管局要求各级运管机构编制农村客运发展规划,规划要明确“路站运一体化”的思想,坚持科学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客运企业意见、做好农村客运市场前期调查的基础上,依托企业,统筹制定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使农村客运发展与农村公路建设、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有机结合,重点做好农村客运站点规划、客运线路规划、运力投放规划。各级运管部门要结合规划的制定,对现有农村客运班线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规范。
据悉,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出台发展农村客运指导意见,届时,省交通厅将制定具体的工作规范,各地也将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保证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促进农村客运在高标准、规范化的基础上健康发展。为了提高农村客运经营的集约化、组织化程度,该省还将大力推进农村客运经营的公司化改造,积极探索采取服务质量招标的方式投放农村客运运力。
四川省运管局将分别在平原、丘陵、山区、高原地区选择四个典型进行农村客运试点,即:郫县模式,核心是城乡一体化、公交化,主要适合在成、德、绵平原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大城市周边;元坝模式,核心是建管养运一体化,运行公交化,主要适合在人口相对密集,而经济不发达的平原和丘陵地区;仪陇模式,核心是划片经营、干支衔接的网络化运行,开行赶场班车、循环班车,主要适合在经济欠发达、道路条件较差的山区和丘陵地区;阿坝模式,核心是疏堵结合,取缔非法营运,保护合法经营,开行长运距的农村客运班车,主要适合人口分布稀疏、运距较长的高原地区。
今年,四川省将建成农村客运站300个,这一任务已经纳入省政府“十大惠民行动”。各地农村客运站建设将突出中心站带招呼站建设理念,加大港湾式车站建设力度,在各个区域内形成运输站场的配套与衔接,为农村客运车辆公交化运行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枢纽站、县级客运站设计上要突破传统思路,改进和完善站场使用功能,扩大停发车区域面积,适应公交化流水进站发班的运输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