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提倡课题研究 推进科研型警队建设
通讯员刘青春报道:提到课题研究,许多人总是想到那是专家、学者的事,与普通大众没有多大关系,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当今社会,是知识型社会。作为公安系统的窗口警种——交通警察,在这个知识型社会里,在与人民群众的交往中,必然要体现出一种素养——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这也正是我国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而需要的。如何在当今这个知识型社会中重塑交警新形象。我认为,提倡课题研究,推进科研型警队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一、提倡课题研究非常必要
交通警察的重要职责是努力促进人民群众成为文明的交通参与者,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畅通的交通环境,为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为更好地践行自己的职责,广大交通警察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目前的“三基”建设和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个大背景下,提倡课题研究就显得基础扎实,源头活水常在。
从民警个人的成长来说,提倡课题研究,可以让民警在工作中,努力地去发现问题,并努力地去想办法把问题解决达到最优。为使问题的解决达到最优,迫使他们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成为一名自觉的读书人。正是因为民警个人广泛学习,其个人的理论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其次,提倡民警参与课题研究,他们站的高度便会提高,“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必然会促使民警向成为交通管理专家转变。再次,民警在享受到课题研究成果的同时,他必然会感到自己生活的充实,一些低级的生活方式也会随之抛弃,“关注个人、关注集体、共创和谐”将会成为广大民警的自觉行动。
就交警管理部门来论,提倡课题研究,可以引导民警自觉地学习,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这些方法,将会为交警部门的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帮助。其次,提倡课题研究,可以更好的整合部门资源,集众智,更好地提升团队精神。再次,提倡课题研究,可以更好地转变部门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提倡课题研究,可以让部门领导的视野更开阔,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提升。
二、课题研究的主项和操作
对课题研究的主项和操作,我认为,作为交通警察个人来说,他们可申报一个或几个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课题,课题的包容面尽量小一些,便于操作一些,且一年或几年就可以完成。对于交警管理部门来说,则可以根据自己 的实际情况,申报一个或几个包容面较大,影响较大的课题。
对于课题研究的操作,我以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组成。有的课题可以是民警个人去承担和完成;有的问题可以是几个或十几个工作岗位相近的民警去承担和完成;有的问题可以是由一个科室、中队去承担或完成;对于包容面较大,影响较大的课题可以是一个大队或几个大队联合去承担和完成。
2、时间问题。课题研究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是1—5年。
3、课题选择。对课题的选择,我认为个人的实际、地方的实际或部门的实际是一个应着重考虑的因素,就如兴国交警大队来论,可以选择这样的课题《传承将军遗忘,推进“三基”建设》等让兴国文化与交警大队建设紧密相联的课题;对于于都大队来说,可以申报《长征精神在大队闪光》这样的课题;对于大队内部的科室、中队,我以为:如兴国交警大队宣教科,就可以申报《运用兴国山歌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让红土地文化进走政治学习讲堂》等课题;对民警个人来论,广大民警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选择,如《违章处理怎样体现人性化》、《办证业务如何提高效率》等课题。
4、注重积累。对于课题研究,要重视资料的积累工作,要建立专门的档案,把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资料随时积累起来,为日后结题提供依据,也为最后的结题报告提供依据,这些资料包括文本资料、相片资料、影视资料等。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推广
对于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广大干警和交警部门管理者应及时推广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让所有的交警部门和干警了解课题研究成果,并享受其成果。让各交警管理部门和民警在亨受个人或集体的课题研究成果中共同进步。
总之,我在查阅全国各地交警部门网站时,发现课题研究四个字并没有发现,我想这是一种遗憾。写下此文,或许会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同时也为建立科研型警队提供一些参考。
